强化人工湿地去除药物残留物并防止耐药菌扩散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61236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351628.0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人工湿地去除药物残留物并防止耐药菌扩散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芦苇塔、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人工湿地和电化学反应区;所述芦苇塔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芦苇、第一反应池、第二反应池、第三反应池、第四反应池以及第一水槽;所述第一水槽下端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水槽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槽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与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人工湿地相连通,微生物燃料电池型人工湿地上端设有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与第三水槽相连通,所述第三水槽下端设有第四出水口,所述第四出水口与电化学反应区相连通。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根系分泌物与生物电化学的耦合作用促进人工湿地去除药物残留物并防止耐药菌扩散的方法,提高了对药物残留物去除效率,并且产生的电能用于电化学反应区中,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循环利用。

    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电极生物膜除磷脱氮系统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7968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6404.2

    申请日:2014-05-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化除磷脱氮的生态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电极生物膜系统,该系统由E-MFC子系统和BER子系统组成,E-MFC子系统包括E-MFC反应池、E-MFC进水口、E-MFC出水口、不导电的基质、E-MFC阳极电极、E-MFC阴极电极、植物,BER子系统包括BER反应池、BER进水口、E-MFC出水口、BER阳极电极和BER阴极电极。本发明还公开生态型MFC耦合BER强化污水除磷脱氮的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上述系统在强化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生态型MFC耦合BER充分利用MFC产生的电能来加强BER除磷脱氮的效果,既不使用化学药剂,又节省了能源,是一种低碳化的水污染控制技术。

    多级折流复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污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32826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191442.4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级折流复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进水区、折向流人工湿地单元、出水区和出水管串联组成,所述进水区、折向流人工湿地单元和出水区设有一组小型提篮填料池,所述折向流人工湿地单元为具有阶梯结构的一组反应池串联组成,所述小型提篮填料池底部和折向流人工湿地单元连通。还公开了该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提篮易于填料更换,可根据不同进水水质和不同排放要求,放不同功能强化型填料,解决了填料饱和后出水水质变差的难题,运行管理方便;利用多孔溅水板均匀布水,有效复氧,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反应池池壁采用砖砌或钢混,更换提篮中填料时,不影响整个湿地装置中已经形成的微生物和植物两者间的稳定平衡体系。

    一种富藻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616990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82766.X

    申请日:2012-03-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藻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富藻水经腐熟水解后得到藻液;b)将藻液厌氧消化;c)将厌氧消化后的藻液进行缺氧-好氧处理;d)缺氧-好氧处理后的藻液经水生植物吸收氮、磷后排出。本发明还涉及该处理方法所采用的系统。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太湖大规模蓝藻水华的处理处置难题,有效去除富藻水有机污染物和氮磷营养盐,在直接改善湖水水体质量的目标的同时,实现蓝藻有机生物质产沼气、氮磷农业资源化利用的目的;处理后尾水可以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与常规富藻水气浮浓缩方法相比,不仅去除效果更好,而且运行管理简单、节能效果好,更是大幅度降低了蓝藻的处理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人工湿地耦合MFC系统及其提高有机物去除效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1387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274372.X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工湿地耦合MFC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由人工湿地加载MFC构成,系统自下至上布有粗沙砾层、活性炭层、绝缘沙砾层、顶层导电材料层以及植物,活性炭层构成MFC的阳极,顶层导电材料层构成MFC的阴极,阴、阳极电极分别由导线导出与外接电路连接。本发明公开了人工湿地耦合MFC提高有机物去除效能的方法。人工湿地耦合MFC不仅拓展了有机物降解的途径,大幅度提高了有机物尤其是难降解性有机物的去除效能,同时提高了MFC的产电性能,在促进废水降解的同时获得了电能,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

    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促进多途径高效除磷的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945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26651.8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促进多途径高效除磷的装置及其应用,所述装置在阳极室内设有氧化铁‑铁‑碳毡复合阳极,阴极室内设有碳刷阴极。本发明阳极电极采用氧化铁‑铁‑碳毡复合阳极,相比单独的铁阳极、氧化铁阳极,兼具有耐腐蚀、溶出Fe(II)量多、提升氧化铁生物缓释Fe(II)效率、产电菌富集效率高的特点,大幅延长了阳极电极的使用寿命,降低体系的运行成本;而碳毡作为氧化铁的载体,可以更好地富集微生物,提升体系除磷效果;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城镇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含磷污废水的磷资源化和高效去除,环保安全造价低,维护简单,具有去除速率快、成本低的特点。

    基于排阵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供电的电芬顿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623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611240733.8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排阵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供电的电芬顿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系统包括: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的纳米铁碳微电解反应区;用于对纳米铁碳微电解反应区出水进行处理的电芬顿系统反应区;用于对电芬顿系统反应区出水进行处理并对其进行供电的排阵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其中,所述的排阵型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为多个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相连形成的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组;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组的阴极、阳极分别通过导线与电芬顿系统反应区的对应的阳极、阴极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通过整个系统的联合作用强化降解效果,无需外加能源,也无需投加药剂,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水处理技术。

    一种复合浅层叠加型植物生长模块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944591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359545.6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6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的复合浅层叠加型植物生长模块,在模块垂直方向上用隔板平均分成三层,分别为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模块四边选用柱子固定,柱子周围使用网状物环绕,模块每层均种植湿地植物;第一层种植自漂浮生长植物;第二层种植根系稳固茎部较长的水生植物,植物从侧面网中穿出,根系固定在第二层的隔板上;第三层种植根系发达泌氧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植物从侧面网中穿出,根系固定在第三层的隔板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模块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模块中三层湿地植物合理利用了不同植物的形体特征和生活习性,大大提高了植物在该模块中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本发明可以大幅度节省土地,适于大流量地表水的净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