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87644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410270442.8
申请日:2014-06-18
IPC: C12P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氢气提高白桦细胞中总三萜和白桦脂醇含量的方法。以白桦悬浮细胞为材料,按50g/L接种量接种于100mL B5液体培养基中,附加0.1~0.3mg/L6‑BA和0.5~4.0mg/L TDZ,蔗糖20g/L,酸水解酪蛋白1g/L,pH5.5~6.0。在细胞悬浮培养第8天通入氢气使其终浓度为0.5‑1.5mmol/L,培养12h后收获,白桦脂醇含量最高为1.11mg/gDW,是对照组185.1%。培养24h后收获,细胞内总三萜含量达到24.37mg/gDW,为对照组的181.32%。氢气具有无毒无害的优势,方便代谢产物的分离和纯化。该发明为解决天然植物药物来源紧缺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白桦三萜和白桦脂醇药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893858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110214552.9
申请日:2011-07-29
IPC: A01H4/00
Abstract: 一种通过培养龙牙楤木体细胞胚生产有用次生代谢物质的方法,其特征是:1)从无菌实生苗根段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别在分化培养条件和增殖培养条件下进行摇瓶悬浮培养;2)根据体细胞胚不同发育状况定期取材,并计算它们的生物生长量;3)分析体细胞胚各发育时期材料中楤木总皂苷、齐墩果酸、总黄酮的累积;4)体细胞胚苗中各成分含量最高,总皂苷占栽培植株根中含量的29.7%;齐墩果酸占栽培植株根中含量的29.9%;总黄酮占栽培植株叶中含量的42.8%,且体细胞胚苗中三种物质累积效率最高,分别为:总皂苷6.72mg/周、齐墩果酸3.42mg/周、总黄酮7.36mg/周。
-
公开(公告)号:CN101475929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71296.5
申请日:2009-01-19
Abstract: 一种利用白桦悬浮培养生产齐墩果酸的方法。该方法是以白桦成树一年生枝休眠芽、展叶芽和种子为材料,接种于WPM+6-BA 1mg/L培养基中获得白桦无菌苗,再以无菌苗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在培养基IS上诱导获得稳定、快速生长的愈伤组织,最后在B5培养基,激素为0.1~0.4mg/L6-BA和0.01~0.1mg/L TDZ的培养基中进行悬浮细胞系的培养,蔗糖为20g/L,pH值为6.0~6.5,接种量鲜重为30~50g/L。23~25℃,110~130转/min,光照8~10h/d,光照强度1400~1700Lx,15天继代1次,多次继代培养后获得稳定的白桦悬浮培养细胞系。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获得的白桦恳浮培养细胞中齐墩果酸含量可达到0.217~0.714mg/g(干重)。本发明是第一次在白桦植物中通过细胞工程方法生产齐墩果酸,此方法周期短,成本低,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为解决天然植物药物来源紧缺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齐墩果酸药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210231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710144877.8
申请日:2007-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没食子酸的茶条槭悬浮培养细胞。其特征在于将适量的茶条槭愈伤组织接种于WPM+TDZ0.002-0.01mg/L+6-BA0.05-0.15mg/L固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15-20天1继代。选择长势好的愈伤组织转入3倍的大量元素WPM液体培养基中,激素为TDZ0.002-0.010mg/L和6-BA0.05-0.15mg/L,蔗糖为2-3%,pH值为5.8-6.0,接种量鲜重为20-40g/L。23-25℃,110-130转/min,光照8-10h/d,光照强度1400-1700Lx,7-15天1继代,20-30天为一周期,1个周期后收集细胞。鲜重达478.2g/L,干重可达22.3g/L,没食子酸含量达2.29%,没食子酸产量0.51g/L,一年可收获6.1227g/L。本发明是第一次在茶条槭植物中能通过细胞工程方法高产没食子酸的悬浮细胞。解决了没食子酸生产上的原料问题,易操作,周期短,成本低,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保护环境,保护茶条槭植物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8120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46410.2
申请日:2024-04-15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曲柳与白蜡树种间杂种嫩枝扦插繁殖的方法,属于林业生物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扦插材料的复幼处理;(2)插穗的制备;(3)生根促进剂的选择和配制;(4)插床及扦插环境;(5)扦插及插后管理技术。本发明突破了基质关键技术环节,选出促进皮孔生根抑制愈伤组织形成的扦插基质,结合扦插母树截干复幼、高浓度IBA短时间处理插穗,解决了水曲柳遗传背景的大龄苗扦插生根率低的技术瓶颈,生根率可达94.9%,缩短了育苗周期2周,对水曲柳优良种质资源的快速繁育和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其它树种嫩枝扦插提供技术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104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58407.2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萌枝数量预测水曲柳扦插再生能力的方法,属于林业生物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采穗圃营建;(2)萌枝数量调查;(3)嫩枝扦插;(4)统计模型建立;(5)模型预测;(6)模型验证。水曲柳家系和无性系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9.085*X‑34.12(R2=0.914),Y=9.043*X‑33.71(R2=0.921)。根据萌枝数预测生根率,简化了基因型群体再生能力评价过程。该发明对水曲柳优良种质资源的无性繁殖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林木资源快速繁育和其它树种再生能力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104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458249.0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调控糖合成促进水曲柳扦插再生的方法,属于林业生物技术领域。通过调控扦插前截干促萌材料的光环境,影响其光合速率,降低枝条光合作用,减少糖的积累,使其保持幼态,有利于扦插生根。最佳复幼措施为截干、遮荫叠加组合,该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水曲柳扦插生根率。4年生水曲柳嫁接苗经截干后遮荫处理,萌枝中糖含量比CK降低了70.8%,生根率提高了1.5倍,高达93.2%。本发明为解决年龄效应提供策略和技术支持,为水曲柳扦插等无性繁殖生产应用提供保障,对林木良种、新品种扦插采穗圃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为其它树种无性繁殖奠定技术支撑和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7737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4582.6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曲柳强启动子及其应用,所述启动子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通过构建启动子活性检测载体、瞬时转化水曲柳幼苗、GUS染色及gus基因转录水平验证,证明所述启动子具有强启动活性。此外,所述启动子在拟南芥、烟草、杨树、白桦等不同物种中均具有启动活性。所述启动子为水曲柳定向遗传改良提供了工具,在植物基因工程及基因编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206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426005.X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胚挽救获得水曲柳与白蜡种间杂交F1代的方法,选择赤峰地区的白蜡树作为父本,选择哈尔滨地区本土优良水曲柳作为母本,在5月初,对雌花进行套袋、人工授粉、摘袋,授粉后35d开始取样,果实表面消毒后扒掉果皮获得无菌胚珠,将胚珠接种在发育培养基中,置于25±2℃环境下,黑暗培养7‑8周,胚珠逐渐发育成熟,然后转移至弱光条件下培养,光照强度为10μmol·m‑2·s‑1,光周期12h/d,温度25±2℃,子叶长出并转绿,对没有萌发的胚转入胚的二次萌发培养基中,光照强度为80μmol·m‑2·s‑1,子叶长出并转绿,将长出子叶的胚转移至幼苗生长培养基中,光照培养20‑25d,获得幼苗,该方法可以解决水曲柳与白蜡种间杂交中胚的畸形、幼胚败育、未成熟胚无法获得杂种植株等问题,对林木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703187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336608.6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 C12N15/10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proFmU6.7及其克隆与应用。本发明首次成功克隆了水曲柳RNA聚合酶Ⅲ型启动子——水曲柳内源U6基因启动子proFmU6.7,并成功构建了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活性检测载体,通过瞬时转化水曲柳幼苗、GUS染色验证,证明该启动子具有高效转录活性。实验证明一种水曲柳U6基因截短启动子proFmU6.7.4具有启动活性,并成功在CRISPR/Cas9系统中应用。水曲柳U6基因启动子proFmU6.7克隆及启动子活性的表达分析,为研究与水曲柳及近缘植物的转化研究提供了高效的启动子序列,也可以实现对水曲柳高效精准的种质创新与品种遗传改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