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47483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1129369.9
申请日:2021-09-2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网群多层主体交易策略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针对微网群内的各微网,分别构建微网与用户之间的考虑利益交互的下层双层博弈模型;S2、求解下层双层博弈模型的主从博弈均衡解,获取各微网内部的购能价格和负荷需求响应,并上传至微网群运营商;S3、基于供需比方法,结合微网群内各微网反馈信息,上层微网群运营商作为公益体,以社会最大化福利的态度参与交易,求解与群内各微网的实时能源价格;S4、将实时能源交易价格反馈至下层各微网,返回步骤S2进行循环优化直至收敛;S5、输出实时能源交易价格与最优负荷需求响应解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较好收敛性和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03180B
公开(公告)日:2023-02-10
申请号:CN202110535230.8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制氢的甲烷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热化学循环制氢模块:以水和氧化铈为原料实现热化学循环制氢,生成高温氢气和高温氧气;高温气体余热回收模块:接收热化学循环制氢模块生成的高温氢气和高温氧气进行发电;生物甲烷模块:以工业废气和经过余热回收的低温氢气为输入,以高温气体余热回收模块发电提供电压环境生成甲烷气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运行过程工艺简单、节能降耗、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较低、对环境友好,制得高品质、适合广泛应用的甲烷气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116153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985768.4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Copula与堆叠式LSTM网络的园区多元负荷联合预测方法,利用Copula理论对冷热电多元负荷间及负荷与气温等其他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相关性进行分析,选定负荷预测的输入要素将选择出来的输入要素进行数据划分,得到训练集和测试集,向堆叠式LSTM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输入训练集;在Keras环境深度学习框架下对堆叠式LSTM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保存其训练的权值信息;加载训练好的堆叠式LSTM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对测试集进行预测模拟,并得到典型季下的冷、热、电负荷数据;利用平均绝对值误差MAPE和泰勒不等式系数TIC对冷、热、电负荷预测结果进行评价预测。本发明采用堆叠式LSTM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负荷进行预测,能有效地对园区多元负荷进行精确化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9929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29105.8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氢余热回收的冷热电三联产系统,包括第一级压缩机以及热电发电装置,热电发电装置的内部分别设有热介质通道、冷介质通道以及位于热介质通道与冷介质通道之间的热电模块;其中,第一级压缩机的高温氢气出口接入热介质通道的热介质输入端口,并通过热介质通道的出口将经热电降温处理后的氢气输送至换热器;冷介质通道的冷介质输入端口与冷却介质供应单元连接,同时冷介质通道的出口接入冷介质回收单元中;热电模块在热介质和冷介质所形成的温差作用下产生可储存的电能,换热器对接收到的氢气进行换热降温处理;本发明实现了冷却、发电以及热供应三联产的储氢余热回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86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658467.1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9/02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热网络与能量枢纽协同优化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规划将配电网、天然气网和供热网络进行耦合的能量枢纽模型;步骤2:确定能源需求数据,供给侧能源价格、可再生能源出力数据及能量枢纽中热电联产、电热泵、电制冷、吸收式制冷机和电、热、冷储能设备的基本运行参数;步骤3:建立目标函数,并根据配电网、天然气网、供热网络能源平衡约束以及能量枢纽的运行约束,完成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的建模;步骤4:求解得到多能源系统结构和能量枢纽内的配置容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研究局限于单一规划结构或配置容量的问题,且降低了单一规划造成的成本问题,充分发挥多能源系统的高能源利用率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39871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29209.7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耦合电厂捕集二氧化碳的生物甲烷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制氢子系统:用以通过接收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得到氧气以及作为底物气体的氢气;二氧化碳捕集子系统:以电厂烟气为源头捕集回收作为底物气体的二氧化碳;H2/CO2生物甲烷化子系统:用以以氢气和二氧化碳作为底物气体通过产甲烷菌的代谢作用生成甲烷并入天然气管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甲烷反应效果更好、二氧化碳转化效率更高、能量损耗更小、高效可靠、模块化建设且扩展性强、推广应用潜力大等优点,通过应用多种绿色低碳技术,构建了新型绿色的能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深度消纳和二氧化碳的减量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25620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27146.8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厂耦合吸收式热泵的供热优化方法,包括:步骤一、根据火电厂内汽轮机的数据和运行工况建立等效焓降模型,该模型根据不同循环水温度确定对应的汽轮机的排汽背压,再以抽汽压力和排汽背压为基础,计算出汽轮机效率和发电量;步骤二、根据汽轮机的特性建立火电厂冷端优化模型,对汽轮机效率和发电量进行修正;步骤三、根据吸收式溴化锂热泵的性质建立吸收式热泵模型,计算吸收式热泵耦合火电厂供热后的COP和供热量;步骤四、根据吸收式热泵余热回收供热系统设定不同运行参数(循环水温度和抽汽压力),再通过步骤一至三的模型进行联合计算,并按照当地上网电价和供热价格计算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得到最优的运行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216531236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254989.3
申请日:2021-12-19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光型蓄热式光伏光热空气集热器,其包括框体、聚光器和集热组件,聚光器位于所述框体顶部,集热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框体内部的光伏组件以及位于所述光伏组件下部的蓄热组件,所述光伏组件与蓄热组件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框体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框体另一侧开设有出气口。本实用新型既能够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同时聚光器还可以提高太阳辐射的热流密度,提高单位面积的太阳能转换利用效率以及吸收利用率,增大集热器出气口的温度调节范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