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厂贯穿件与混凝土墙的模块化连接结构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889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0094530.6

    申请日:2023-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贯穿件与混凝土墙的模块化连接结构及方法,涉及核电厂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核电厂贯穿件与混凝土墙的模块化连接结构,包括箱型框体,箱型框体内侧用于与贯穿件周侧的连接板固定连接;箱型框体外侧均匀设置型钢抗剪键,型钢抗剪键上设置多个第一栓钉,相邻两型钢抗剪键之间交错设置套筒和第二栓钉,套筒用于连接钢筋,型钢抗剪键、箱型框体用于与混凝土墙组成钢‑混凝土组合构件以承担贯穿件的应力;此连接结构可有效减少钢筋数量,避免钢筋过密及与其他构件的碰撞等问题,便于施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一种多级摩擦阻尼器及减震方法
    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055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21847.2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振动和抗震、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级摩擦阻尼器及隔振方法。多级摩擦阻尼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连接板、第一摩擦板、内摩擦板、第二摩擦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摩擦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且第一摩擦板和第一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摩擦材料;所述内摩擦板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摩擦板连接,所述第二摩擦板设置在所述内摩擦板第二端的两侧,且第二摩擦板与内摩擦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材料,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摩擦板连接。本发明的多级摩擦阻尼器面对不同地震等级的输入下,匹配不同阻尼器出力,进一步提升建筑安全,实现结构多级响应控制。

    核电厂主控室降噪减振墙体结构和减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60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79566.7

    申请日:2023-01-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核电厂主控室降噪减振墙体结构和减振方法,减振墙体结构,包括:第一轴墙,其位于所述主控室的一侧;第一跨墙,其设置于第一轴墙远离主控室一侧;其中,从核岛引出的主蒸汽管道穿过第一轴墙和第一跨墙,且主蒸汽管道支撑于第一跨墙上。本申请的核电厂主控室降噪减振墙体结构和减振方法,将主蒸汽管道内由于流体运行产生的振动转移传递至主控室以外区域的第一跨墙,隔断了振动传递至主控室的传播路径,从而可以大幅降低主控室噪声,极大改善主控室声学环境,为主控室工作人员提供较好的声学工作环境。

    一种具有旋转正弦轨道层间隔震结构的新型核电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15411.6

    申请日:202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地震和冲击安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旋转正弦轨道层间隔震结构的新型核电站结构,包括核岛下部结构、核岛上部结构、层间隔震层和核设备,所述核设备安装在核岛下部结构内,所述层间隔震层连接在核岛下部结构和核岛上部结构之间,其包括隔震支座、正弦滚轮轨道、滚轮轴、滚轮、弹簧拉杆、连接板、制动装置、气孔和冲击传感器;本发明利用正弦滚轮轨道的特点,核岛上部结构随着正弦滚轮轨道的轨迹不断上下升降,使得核岛上部结构旋转动能一部分会转化为重力势能,也增大了动能通过摩擦转换为摩擦热能的效率;同时有上下高度差的正弦滚轮轨道会使核岛上部结构在势能最低点处停止,从而保证了结构的复位功能。

    一种应用于高地震风险区改善隔震设计竖向反应的水箱TMD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7808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758708.1

    申请日:2018-07-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3B11/12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高地震风险区改善隔震设计竖向反应的水箱TMD系统,所述水箱TMD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整体抬升脱离从而具有独立的水箱底板;加强底环托盘,所述加强底环托盘设置在所述水箱侧壁处;以及支墩,所述支墩设置在所述水箱与所述加强底环托盘间;其中,所述支墩的竖向调谐频率为式中∑K即为所有所述支墩的竖向总刚度,M为所述水箱的总质量,包括所述水箱和其中冲动水质量之和。针对三代核电厂位于超原设计的高地震风险区。在不改动其核岛上部结构和内部核设施全套的原标准设计前提下,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高地震风险区的水箱TMD系统来达到改善其核岛基础隔震设计的竖向减震效果。

    一种内置模块化桁架的双向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公开(公告)号:CN10689455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284656.4

    申请日:201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模块化桁架的双向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其包括底部钢板、栓钉、模块化双向桁架和现浇混凝土;所述底部钢板置于楼板的底部;所述栓钉按一定间距焊接在所述底部钢板上以形成抗剪件;所述模块化双向桁架由角钢和槽钢组成,包括上弦杆、下弦杆、竖腹杆、斜腹杆及节点板;所述现浇混凝土通过待所有其他部件安装完成后进行现浇以形成于所述模块化双向桁架内。本发明提供的内置模块化桁架的双向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从构造上保证了双向承载力和变形性能相近,提高了楼板的整体性能和材料利用率;而且施工安装上面实现了模块化部件,钢材部分的施工完全可以在工厂实现,减少现场焊接,保证焊接质量。

    一种用于SCS单元试件拉压试验的加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87227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83033.5

    申请日:201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8 G01N2203/0017 G01N2203/0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SCS单元试件拉压试验的加载装置,其包括:分别设置于SCS单元试件两侧的用于施加拉力的两个水平作动器、一个设置于SCS单元试件顶部的用于施加压力的竖向作动器、设置于水平作动器和SCS单元试件之间的水平荷载传递机构、设置于竖向作动器和SCS单元试件之间以及SCS单元试件底部的竖向荷载传递机构,其中,水平荷载传递机构和竖向荷载传递机构将荷载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均匀分布到试件测试区,从而实现模拟复杂情况下的SCS单元试件受力状态。本发明提供的用于SCS单元试件拉压试验的加载装置,多级荷载分流,保证SCS试件单元均匀受力。

    一种钢板混凝土叠合梁板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05822000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160360.7

    申请日:2016-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5/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混凝土叠合梁板结构体系,该体系包括混凝土牛腿、钢板混凝土预制梁、钢板混凝土预制板、梁板混凝土叠合层。钢板混凝土预制梁与预制板工厂预制,现场吊装预制梁与预制板后浇筑叠合层混凝土。所述钢板混凝土预制梁包括,梁底和两侧钢板、梁底T型钢、梁侧角钢与挑耳、梁顶纵向钢筋、梁中部拉筋。所述钢板混凝土预制板包括,板底钢板和T型钢、板底单向钢筋、板顶双向钢筋、板内斜向钢筋。梁板结构体系施工时,先将钢板混凝土预制梁安装固定在牛腿支座,再将钢板混凝土预制板安装在预制梁挑耳上,最后在预制梁和预制板上浇筑混凝土叠合层。整体性良好,抗震性能与现浇结构一致;组合构件截面高度小,可提高楼层净高。

    一种锚碇系统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3360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504748.X

    申请日:2015-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锚碇系统,包括混凝土底板、锚碇块体、缆索、锚固件,所述锚碇块体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底板的两端和两侧的锚碇块体都安装有锚固件,缆索将底板两端的锚固件与两侧的锚碇块体上的锚固件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当地震作用发生时,基础底板在地震作用下的滑动位移产生的滑移力通过缆索传递到远离底板的锚碇上,而锚碇由于与主体结构解耦且为稳定岩体或者完全埋置于土中的块体,抗滑移能力强,作用原理类似于船只的锚具,可以限制结构基础底板在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从而达到抗滑移的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