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21164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88168.2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IPC: F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缸、外缸与阀壳的内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装置,包括:用于对内缸、外缸与阀壳焊缝内表面进行着色探伤,对除焊缝以外的内缸、外缸与阀壳内表面进行磁粉探伤的磁粉探伤与着色探伤设备;用于存储探伤数据的数据库服务器;基于所述数据,对内缸、外缸与阀壳内表面裂纹扩展寿命进行计算的计算服务器;用于输出结果的用户端浏览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内缸、外缸与阀壳的内表面制造缺陷的监控方法。本发明实现了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内缸、外缸与阀壳的内表面制造缺陷的裂纹扩展寿命的在线计算和监控,达到了内缸、外缸与阀壳的制造与加工阶段,对汽轮机和燃气轮机的内缸、外缸与阀壳的内表面制造缺陷的定量评价和监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4272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121229.0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料控制阀低周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设计与监控的方法,通过构建分析模型、数据收集、分析计算和寿命监控和优化改进步骤,实现了天然气和氢气燃料控制阀低周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的设计与监控,保证燃料控制阀的安全服役。
-
公开(公告)号:CN1176691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87835.2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灵活运行汽轮机轴向动静碰磨安全性设计监控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汽轮机在目标工况下关键部件的每一级动叶片的轴向动静间隙监控数据;获取关键部件的每一级动叶片的轴向动静间隙设计界限值;针对每一级动叶片,基于轴向动静间隙监控数据和轴向动静间隙设计界限值,确定关键部件的设计监控数据;基于设计监控数据,对汽轮机的关键部件进行结构优化。由此,使汽轮机在目标工况下轴向动静碰磨安全性处于受控状态,保障了汽轮机设计的长寿命与高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52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384945.3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灵活运行汽轮机的动静碰摩安全性的运行监控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在役汽轮机在运行工况下的转子轴向位移和胀差的监测数据;获取转子轴向位移和胀差的运行界限值;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和运行界限值,判断在役汽轮机在运行工况下的动静碰摩安全性是否满足运行监控合格条件;响应于未满足运行监控合格条件,则对在役汽轮机的运行策略进行优化。由此,本方案通过对关键部件的动静碰摩安全性进行运行监控和优化,保障了汽轮机设计的长寿命与高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59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64078.4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爬壁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机器人终端接收用户发送的检测指令;基于检测指令确定检测任务和检测任务对应的炉内空间分布信息;根据炉内空间分布信息确定检测任务对应的规划路径;其中,规划路径包括移动路径和区域路径;控制机器人终端根据规划路径完成检测任务。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根据检测任务将锅炉内空间分为各个区域,并根据各个区域为机器人准确的规划出最优路径,提高了爬壁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33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65857.1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96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陷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涉及设备表面缺陷检测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缺陷测试图片;将缺陷测试图片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目标缺陷检测模型,确定缺陷测试结果;其中,目标缺陷检测模型是基于分割模型和二分类分割模型构建、并以优化规则为指标训练确定的模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基于分割模型和二分类分割模型构建、并以优化规则为指标训练确定的目标缺陷检测模型,然后获取缺陷测试图片;将缺陷测试图片输入至预先训练的目标缺陷检测模型,确定缺陷测试结果,旨在重训练获取工业设备的缺陷边缘特征,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隐患,提升设备工作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35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79571.6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上海上发院发电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史进渊 , 谢岳生 , 江路毅 , 范雪飞 , 李汪繁 , 徐望人 , 徐佳敏 , 方宇 , 黄庆华 , 张宏涛 , 范小平 , 叶兴柱 , 祝海义 , 张琳 , 王宇轩 , 王得谖
IPC: G06F30/15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灵活运行汽轮机多维度的结构设计与运行监控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汽轮机的关键部件在目标工况下的第一监控数据集合,第一监控数据集合至少包括关键部件结构瞬态强度的第一设计监控数据和寿命相关的第二设计监控数据;基于第一监控数据集合,对汽轮机的关键部件进行结构优化,得到最终的目标汽轮机;获取在役的目标汽轮机的关键部件在目标工况下的第二监控数据集合,第二监控数据集合包括关键部件多维度下的运行监控数据;基于第二监控数据集合,对目标汽轮机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由此,本方案通过对关键部件进行监控和优化,保障了目标汽轮机设计的长寿命与高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855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85434.1
申请日:2023-05-2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 , G06F18/213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在役核电机组和核电汽轮机的可靠性高精度预测方法。方法包括:针对在役核电机组和核电汽轮机中的任一在役核电装备,在前一年或每年一月份,确定所述在役核电装备的可靠性预测类别;基于所述可靠性预测类别,对所述在役核电装备在当前投运年份下的可靠性特征量进行预测,得到所述在役核电装备的目标可靠性预测值。由此,可确定在役核电装备的可靠性预测类别,以对在役核电装备的可靠性特征量进行预测,得到目标可靠性预测值,提高了在役核电装备的可靠性预测的精度,适用于在役核电机组和核电汽轮机的可靠性高精度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365616B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10178018.6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型调压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压力管线调压技术领域。包括永磁电动/发电机、单级透平、离心压缩机、控制阀门、行星齿轮箱和3s联轴器;本发明通过单级透平用来实现减压功能,并发出电力,通过调整透平叶片角度位置调节减压幅度;通过离心压缩机用来实现小幅增压功能,通过调节永磁电动机转速来调节增压幅度。3s联轴器用来实现装置减压与升压的快速切换,行星齿轮箱用来调节转速、调整扭矩,实现减压发电与升压的正常运行。相比目前阀门调压方法,本发明既可以实现减压,又能小幅度升压,且调压精度高,基本不受来流工质参数的影响;可以在减压幅度过大需求下,将压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并加以利用,避免了能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274812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1454599.8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转子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探伤设备的探伤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根据外表面制造缺陷信息确定外表面制造缺陷分别在第一阶段下对应的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阶段下对应的第二安全寿命,根据第一安全寿命和第二安全寿命确定总安全寿命,将总安全寿命与目标寿命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转子的外表面制造缺陷监控结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生产制造阶段,实现对转子在两种疲劳损伤作用下的外表面制造缺陷进行监控,从而对转子在使用阶段的安全服役寿命进行预判,有利于在制造阶段对转子的外表面质量进行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