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985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68030.1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12N15/82 , C07K14/415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6/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花基因GhSWEET14在防治棉花角斑病中的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棉花基因GhSWEET14启动子区的EBE序列可被棉花角斑病菌识别激活,导致棉花角斑病的发生危害,对EBE序列进行定点突变可用于抗棉花角斑病棉花育种。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棉花中的GhSWEET14基因系首次报道为感病基因,其启动子区域含有棉花角斑病菌效应蛋白Tal1和Tal1b的结合位点也为首次报道。本发明获得了棉花与棉花角斑病菌互作的新的感病基因,该基因的获得为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手段创制棉花抗病品种提供了资源,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0046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532079.7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产吡唑三嗪的方法,通过吡唑三嗪的合成基因簇合成获得,所述吡唑三嗪的合成基因簇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吡唑三嗪的合成基因簇由psdA、psdB、psdC、psdD、psdE、psdF和psdG构成,核苷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2、SEQ ID No.4、SEQ ID No.6、SEQ ID No.8、SEQ ID No.10、SEQ ID No.12和SEQ ID No.14所示。含有上述基因的菌株在30℃和220rpm条件下,在TSB培养基中发酵36h,吡唑三嗪的产量可以达到5.14mg/L。吡唑三嗪(pseudoiodinine)和产生该抗菌物质的923菌株,可以用于农业和医学疾病的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042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975190.3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SF334及其应用。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SF334菌株已于2022年04月02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SF334,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378。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橡胶树炭疽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也表现出广谱的抑菌活性。同时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能产生具有促生作用的吲哚‑3‑乙酸类生长素。本发明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防病促生应用前景,为橡胶树炭疽病的防治提供了良好的生防资源,也为水稻稻瘟病、黄瓜枯萎病、辣椒疫霉病等病害研发新型的微生物菌剂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868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1532143.9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高地芽孢杆菌及其应用。该高地芽孢杆菌已于2020年6月23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样品名称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181‑7,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32,该菌株分离于中国海南省海口市海甸港湾花园辣椒地土样中。本发明的高地芽孢杆菌181‑7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表现出抑菌作用,同时对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菜豆枯萎病菌、大豆疮痂病菌等以及一些病原真菌如灰霉病菌、疫霉病菌和禾谷镰刀病菌等也具有抑菌效果。本发明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广谱的抑菌能力,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提供了良好的生防资源,为挖掘新型的微生物菌剂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85461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198705.3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SF327及其应用。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SF327菌株已于2022年2月18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为CCTCC M2022130。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对小青菜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能够产生吲哚‑3‑乙酸类生长素,同时对水稻黄单胞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条斑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植物病原真菌如稻瘟病菌、黄瓜枯萎病菌、辣椒疫霉病菌、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和橡胶树尖孢炭疽病菌等也表现广谱的抑菌活性。本发明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防病促生应用前景,为小青菜促生菌剂的研发,为水稻白叶枯病、条斑病、稻瘟病的防治提供了良好的生防资源,为橡胶树炭疽病研发新型的微生物菌剂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2625961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85926.3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短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所述短小芽孢杆菌株已于2020年8月24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名称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54‑2,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0446。本发明的短小芽孢杆菌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同时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豇豆枯萎病菌、辣椒斑点病菌、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等也表现广谱的抑菌活性,具有重要的生防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34963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143798.0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种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Xa14和Xa45(t)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Xa2、Xa14和Xa45(t)基因抗含有典型TALE蛋白编码基因的白叶枯病菌,不抗含有iTALE编码基因的白叶枯病菌小种。Xa2、Xa14和Xa45(t)基因转入感病品种中可使水稻由感病转变为抗病。转入Xa2、Xa14和Xa45(t)基因的水稻植株没有明显的农艺性状变化。Xa2、Xa14和Xa45(t)基因可用于抗白叶枯病水稻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125409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066582.9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229-15及其应用。该贝莱斯芽孢杆菌已于2019年9月2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样品名称为芽孢杆菌229-15 Bacillus sp.229-15,保藏编号为CCTCC No:CCTCC M 2019734,该菌株分离于中国甘肃省安宁区甘肃农业大学的校园土样中。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229-15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表现出抑菌作用,同时对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豇豆枯萎病菌、菜豆枯萎病菌等以及一些病原真菌如稻瘟病菌、灰霉病菌、禾谷镰刀病菌等也具有抑菌效果。本发明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广谱的抑菌能力,为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提供了良好的生防资源,为挖掘新型的微生物菌剂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1546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64158.0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株生防贝莱斯芽孢杆菌SF259及其应用。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株已于2019年9月20日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保藏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SF259(Bacillus velezensis SF259),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19735。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同时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香蕉细菌性枯萎病菌、豇豆枯萎病菌、棉花细菌性角斑病菌、灰霉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等也表现广谱的抑菌活性,具有重要的生防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82031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02978.1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113 , C07K14/415
Abstract: 一种柑橘溃疡病感病基因CsLOB,在柑橘中的序列如SEQ?ID?NO.1所示,启动子序列长度为500bp,ORF序列长度为711bp;CsLOB蛋白质序列如SEQ?ID?NO.2所示。CsLOB基因启动子中存在可被柑橘溃疡病菌PthA特异性结合的UPT?box,其序列如SEQ?ID?NO.3所示,长度为18bp。本发明获得的CsLOB基因能被来自柑橘溃疡病菌主效毒性蛋白PthA蛋白特异性识别并激活其转录,导致柑橘发生溃疡病。基因沉默CsLOB基因和遗传修饰UPT?box,可获得具有持久抗性的柑橘新种质或新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