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以及空气调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9609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480082379.3

    申请日:2014-10-07

    Abstract: 热交换器(1)具备:主热交换部(10),其并列设置有多个第1传热管(11);副热交换部(20),其并列设置有多个第2传热管(21);以及中继部(40),其形成有将多个第1传热管(11)和多个第2传热管(21)连接的多个中继流路(40A),中继流路(40A)的一个入口部(40Aa)与一个第2传热管(21)连接,多个出口部(40Ab)的每一个与多个第1传热管(11)的每一个连接,使从一个入口部(40Aa)流入的制冷剂不会产生制冷剂的合流地进行分配,并使制冷剂从多个出口部(40Ab)流出。

    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164489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380076097.8

    申请日:2013-05-15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型集管(2)具备:第一板状体(11),其形成有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以及多个第一入口流路(11B);以及第二板状体(12),其层叠于第一板状体(11),并形成有将从第二入口流路流入的制冷剂向多个第一出口流路(11A)分配并使其流出的分配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以及使从多个第一入口流路(11B)流入的制冷剂汇合并使其流出至第二出口流路的汇合流路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板状体(11)或者第二板状体(12)具有至少一个板状部件,该至少一个板状部件形成有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11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以及供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在板状部件的、供流入至第一入口流路(11B)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与供流入至第二入口流路的制冷剂通过的流路之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贯通部或者凹部。

    冷冻循环装置和节流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12505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610095807.3

    申请日:2001-01-31

    Abstract: 一种冷冻循环装置,在构成冷冻循环的热交换器的附近或冷媒回路中且在室内配置有节流装置,该节流装置具有,内部具有经由节流孔而连通的、相对于流体的流动方向配置在大约直线上的两个空间的本体,使所说本体内部的两个空间与所说本体的外部分别连通的流体路径,以及以相对于所说本体内部的两个空间配置在大约直线上的状态固定在所说本体内部的、将所说两个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间分隔为所说节流孔侧与所说流体路径侧的多孔性透过材料。

    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940771U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20249288.1

    申请日:2014-05-15

    Abstract: 提供层叠型集管、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层叠型集管具备形成有多个第一出口流路的第一板状体、及安装于第一板状体且形成有将从第一入口流路流入的制冷剂朝多个第一出口流路分配并使其流出的分配流路的第二板状体,第一板状体和第二板状体钎焊接合,分配流路包括具有开口部、下端经第一连接部与开口部连通的与重力方向平行的第一直线部、及上端经第二连接部与开口部连通的与重力方向平行的第二直线部的分支流路,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及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与重力方向不平行,在分支流路中,制冷剂从开口部经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流入第一直线部的下端及第二直线部的上端,并从第一直线部的上端及第二直线部的下端流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