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器、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73154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680090720.9

    申请日:2016-12-21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分配器具备:流体入口部、多个流体出口部、将流体入口部与多个流体出口部连通且将从流体入口部流入的流体向多个流体出口部分配的分配流路、以及形成在多个流体出口部各自的面对方向且供传热管插入的多个传热管插入部,在多个流体出口部分别连接有被插入于多个传热管插入部的传热管的末端部。

    制冷循环装置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61275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480079222.5

    申请日:2014-07-23

    Abstract: 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至少将压缩机、冷凝器、在压力不同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内部热交换器、存积制冷剂的制冷剂容器、第1减压装置、蒸发器依次连接,其中,通过第1配管将冷凝器和制冷剂容器连接,在第1配管中的内部热交换器与制冷剂容器之间,配置有第2减压装置。

    空调机的室外机
    4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64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80087032.7

    申请日:2016-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的室外机,在制冷剂配管的材料使用了铝的所谓的全铝热交换器中,由于制冷剂配管与室外机的铁制底板的不同种金属接触而使腐蚀的可能性升高。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具备载置板,该载置板设置在壳体的底板上并具有供热交换器载置的平面状的热交换器搭载面。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在壳体内产生的水和灰尘从热交换器搭载面落到底板上而排出到壳体外。其结果,即使作为空调机的热交换器使用了全铝热交换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制冷剂泄漏。

    油分离器
    4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648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480082830.1

    申请日:2014-10-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F25B31/004 F25B2400/02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油分离器中,本体容器内的捕捉件具有:被配置在流入配管侧的第1捕捉件部;以及被配置在流出配管侧,空隙率比第1捕捉件部低的第2捕捉件部,因此,由空隙率不同的捕捉件产生驱动力,利用该驱动力、重力和毛细管现象,本体容器内的油被输送到回油配管,能够防止油的再飞散,抑制油分离效率的降低,并且提高向压缩机返油的效率。

    热泵装置
    4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04302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280076240.9

    申请日:2012-10-05

    Inventor: 加藤央平

    Abstract: 热泵装置(40)从室外空气和其他热源双方采热,在该热泵装置(40)中,控制装置(30)通过对追加的热源的温度与当前的制冷剂温度进行比较来判断在单独运转中能力不够的情况下向同时运转的切换。若为制热运转,则在追加的热源的温度比当前的制冷剂温度高的情况下,切换到同时运转,在追加的热源的温度为当前的制冷剂温度以下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单独运转。作为其他的判断方法,若为制热运转,则推定追加后的制冷剂温度,在推定出的制冷剂温度比当前的制冷剂温度高的情况下,切换到同时运转,在推定出的制冷剂温度为当前的制冷剂温度以下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单独运转。

    空气调节机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3813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310480.8

    申请日:2011-10-14

    Abstract: 本发明得到一种不必过度加热压缩机,即可以防止制冷剂在压缩机中冷凝并积存,抑制空气调节机处于停止时的电力消耗的空气调节机。在压缩机(1)处于停止的状态下,在外气温度变化率(Tah)超过了零的情况下,开始第一加热动作,根据外气温度变化率(Tah),在加热能力上限(Pmax)以下的范围内设定压缩机加热部(10)的加热能力,根据外气温度变化率(Tah)和加热能力,求出作为即使通过第一加热动作也不蒸发,而是在压缩机(1)内冷凝的制冷剂量的残留制冷剂液量(Ms),在压缩机(1)处于停止的状态下,在外气温度变化率(Tah)在零以下且残留制冷剂液量(Ms)超过了零的情况下,开始第二加热动作,根据残留制冷剂液量(Ms),控制压缩机加热部(10),使冷凝在压缩机(1)内的制冷剂蒸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