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线接触检测装置、芯线接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95251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10135442.9

    申请日:201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芯线接触检测装置、芯线接触检测方法,在通过剥离刀刃对电线的包覆进行剥离时,检测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芯线接触检测装置具备:振动检出部,可以检出包括由于芯线与剥离刀刃的接触而产生的振动频率在内的频域的振动;以及接触状态判定部,根据从上述振动检出部输入的振动检出信号的能量的大小以及上述振动检出信号的波形形状的至少一个,来判定有无剥离刀刃与芯线的接触。

    包覆电线检查装置以及具备该装置的电线处理机

    公开(公告)号:CN102072911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56588.0

    申请日:2010-11-18

    Inventor: 矢野哲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覆电线检查装置以及电线处理机,能够准确地检查剥离了包覆层的包覆电线端部是否良好。包覆电线检查装置(A)检查剥离了包覆层的包覆电线(D)的端部(T)的状态,其具备:第1摄像单元(3a),对剥离了包覆层的芯线(S)的端面(T)进行摄像;第2摄像单元(3b),对剥离了包覆层的芯线(S)的侧面进行摄像;以及判定单元(9),根据由所述摄像单元(3a)、(3b)拍摄的图像判定所述剥离是否良好。

    破碎装置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166580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580048292.5

    申请日:2005-06-30

    Abstract: 一种破碎装置(1),具备更换自如地安装在装置主体上的第一破碎单元(8)以及第二破碎单元(9)。第一破碎单元(8)具备外壳(11)、设置于外壳(11)的轴承(14a、14b)、支承于轴承(14a、14b)的旋转轴(12)、安装于旋转轴(12)的旋转刃(13)。外壳(11)通过螺栓(62)装卸自如地固定在基座部(7)上。旋转轴(12)通过环形链(80)装卸自如地与装置主体的马达轴(74)连结。第一破碎单元(8)一体地装卸。

    真空处理用腔室
    4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7861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680016257.X

    申请日:2006-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564 B01J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简化冷却用流路的配设结构的真空处理用腔室。本发明的真空处理用腔室,具有多片壁构件(1、2、3、4、11、12、13),该壁构件(1、2、3、4、11、12、13)的表面的一部分形成接合面,该接合面之间气密接合形成的接合部,将所述多片壁构件(1、2、3、4、11、12、13)加以接合,构成腔室主体(100)的真空处理用腔室,至少一部分接合部(10),是在接合面内形成沿该接合面延伸的间隙(30、31),而且该接合面的周围利用焊接气密接合形成间隙内藏型接合部(10)。

    电线处理机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99648C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410058614.1

    申请日:200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要根据电线直径的不同进行更换电线管嘴部的作业,便于缩短更换作业内容的作业时间的电线处理机。电线导向部(16)具备:固定辊(20);能自如地相对固定辊(20)接近或离开地支承着,与固定辊(20)共同从两侧夹持电线(2)的活动辊(21)。电线管嘴部(17)具备:固定管嘴导向部(28);配置成能自如滑动、与固定管嘴导向部(28)共同形成插入电线(2)的管嘴开口的活动管嘴导向部(30)。具备连接活动辊(21)和活动管嘴导向部(30)并联动的连杆机构(23)。具备向使活动辊(21)与固定辊(20)接近的方向施加力的施力弹簧(25)。根据用活动辊(21)和固定辊(20)夹持的电线直径的大小,通过连杆机构(23)使活动管嘴导向部(30)滑动,调整管嘴开口的大小。

    湿式集尘装置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72591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510116060.0

    申请日:2005-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湿式集尘装置,在外壳(10)的内部设置有划分第1空间(R1)和第2空间(R2)的隔板(15)、和在第1空间(R1)形成气体流路的第1~第4流路形成板(17a)~(17d)。在第2空间(R2)中设置有除臭件(40)。在外壳(10)的底部配置有向处理水(W)供给由送风机(32)送出的空气的气体供给管(31)。处理水(W)含有需氧微生物。通过由气体供给管(31)供给的空气,对处理水(W)进行曝气处理。在这种湿式集尘装置中,可在净化进行了排气集尘的处理液时,减轻净化槽的负荷,或不需要净化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