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传输线及顶空进样器
    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25948U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23662589.5

    申请日:2023-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样品传输线及顶空进样器,所述样品传输线包括管路、导热管、加热管及保温套,所述管路用于传输样品气,所述管路可拔插套设于所述导热管内,所述加热管套设于所述导热管外,所述保温套套设于所述加热管外。本实用新型的样品传输线设置所述管路可拔插套设于所述导热管内,当所述管路损坏,可直接拔插更换所述管路,不需更换整个所述样品传输线,操作方便,节约成本。

    捕集阱装置及检测系统
    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572447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3388041.6

    申请日:2023-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集阱装置及检测系统,所述捕集阱装置包括捕集阱模块、冷凝模块及温控模块,所述捕集阱模块包括连通设置的捕集管和第一接头,所述冷凝模块与所述捕集阱模块连通,包括具有通道的本体、冷凝接头及气相接头,所述通道包括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冷凝接头插设于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冷凝接头的插入端设螺旋冷凝道,所述第一接头插设于所述第二通道,所述温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捕集阱模块和所述冷凝模块的温度。本实用新型的捕集阱装置设置连通的捕集阱模块和冷凝模块,所述冷凝模块在样品气进入所述捕集阱模块前除去样品气中的水分,消除水含量影响,提高检测准确性。

    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可视化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539230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22920705.9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可视化监测装置,由反射机构、接收机构及位置调节机构组成,所述反射机构具有安装在底板上的棱镜,所述棱镜能够将光束反射到所述接收机构;所述接收机构具有安装在底板上的透镜结构以及布置于透镜结构的出光中心方向上的内窥镜;所述底板只能沿平行于透镜架轴的轴向移动,而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和调整钉,所述固定块具有U口而且固定在光学平台上,所述调整钉卡在所述固定块的U口中只能转动,所述调整钉的一端为螺钉头,另一端具有螺纹并且沿平行于透镜架轴的轴向的方向拧入底板端部的螺纹孔中。由于内窥镜布置于透镜结构的出光中心方向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清晰准确判断进样状态,本实用新型还能够方便地调整反射机构、接收机构的位置,快速达到最佳观测位置。

    一种角镜型迈克尔逊干涉仪

    公开(公告)号:CN209589255U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822222255.9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角镜型迈克尔逊干涉仪,包括:光源组件、分束器、定镜、动镜、直线导轨、音圈马达、探测器、激光器组件和激光探测器;所述光源组件产生红外光源,经光路转换,发射至分束器,最后会聚至探测器的焦点上;所述激光器组件产生激光光束,经光路转换,发射至分束器,最后会聚至激光探测器的焦点上;音圈马达驱动直线导轨,带动动镜移动;所述动镜和固定镜为:角镜。本实用新型所述角镜型迈克尔逊干涉仪具有小型化,光学件寿命长,仪器整体寿命长、可靠性高和稳定性高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双曲面四极杆质谱仪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71743U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20521273.7

    申请日:2012-1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测试仪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曲面四极杆质谱仪,包括套环和四个相同的极杆,四个所述极杆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极杆的内表面为双曲面,其外表面为圆弧面且与所述套环的内表面完全接触,所述极杆为金属杆,所述套环为陶瓷套环,所述金属杆的热膨胀系数大于所述陶瓷环的热膨胀系数。本实用新型的质谱仪中四极杆外表面与套环内表面完全接触,且四极杆的热膨胀系数大于套环的热膨胀系数,利用它们的互补功能可以弥补场半径在高温时的变化,使得质量稳定性大大提高。

    适用于冷原子荧光检测器的高温裂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496767U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22247701.8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冷原子荧光检测器的高温裂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毛细柱基座的底端密封插入毛细色谱柱,所述毛细柱基座通过助燃气基座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内设置绝热保温层,所述绝热保温层与所述助燃气基座构成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设置高温火焰喷嘴,所述高温火焰喷嘴与插入所述助燃气基座的助燃气路密封连通,所述高温火焰喷嘴还与插入所述毛细柱基座的上部气路密封连通,所述高温火焰喷嘴套设于陶瓷管上,供所述陶瓷管加热,所述陶瓷管的底端通过基座密封垫及基座压环与所述毛细色谱柱密封连接,所述毛细色谱柱还与下部气路连通,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形成持续稳定可靠的高温区域,直接使用火焰燃烧的加热方式,大幅降低色谱峰展宽。

    一种用于自动进样器的可拆分式样品盘

    公开(公告)号:CN211292943U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921867514.1

    申请日:2019-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进样器的可拆分式样品盘,包括母盘、子盘和清洗杯,所述母盘包括母盘上、母盘中、母盘下、支柱一和支柱二;子盘包括子盘上、子盘中、子盘下、支柱三和支柱四。所述母盘下上设有五个支柱二,五个支柱二上设有母盘中,母盘中上设有五个支柱一,所述五个支柱一上设有母盘上;母盘上设有每个孔对应的数字编号;子盘下设有定位孔,所述子盘下上设有三个支柱四,三个支柱四上设有子盘中,子盘中上设有三个支柱三,所述三个支柱三上设有子盘上,子盘上设有每个孔对应的数字编码。自动进样器有定位销,母盘与子盘设有定位孔,可实现精确装配以及便于拆分,且母盘、子盘、清洗杯为独立部件,容易拆分。

    一种应用于注射器的活塞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0290723U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20959386.7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注射器的活塞密封结构,包括注射器针筒、注射器端帽、死体积排出椎体、上碗状密封部、柱状密封部、下碗状密封部和活塞推杆。死体积排出椎体用于在活塞推杆的顶端运行到注射器端帽时排出注射器针筒中的液体,减少注射器死体积;上碗状密封部用于在活塞推杆向注射器端帽方向运动时使活塞推杆和注射器针筒形成有效密封,并清除注射器针筒内壁的晶体;柱状密封部起到活塞推杆双向运动时的辅助密封;下碗状密封部用于在活塞推杆向注射器端帽方向运动时,使活塞推杆和注射器针筒形成有效密封,并清除注射器针筒内壁的晶体。本实用新型采用PEEK与PTFE材料制成,能够显著改进现有注射器的耐低温性能差、易磨损的缺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基于FPGA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动镜扫描控制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09570268U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822237918.4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动镜扫描控制模块,包括激光探测器及信号整形电路、频压转换电路、减法器、模拟PID电路、电子开关Ⅱ、控制线Ⅱ、FPGA、D/A转换电路、起始力电路、电子开关Ⅰ、方向可控电路、控制线Ⅰ、控制线Ⅲ、光耦电路、功放电路、音圈马达;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频压转换电路中电位器的调整,可微调动镜扫描速度,这样可满足技术指标对速度的要求。FPGA本身在电路设计中有很多其它功能,加上对动镜的控制,是对FPGA的充分利用,减轻了主控CPU的负担,解决了资源浪费和CPU各功能之间的竞争,使系统运行更加可靠,高效。频压转换电路和模拟PID电路的双重运用,使得动镜扫描更加平稳、可靠、均匀。(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Ebert-Fastic光路与CMOS检测系统相结合的全谱交直流电弧直读光谱仪

    公开(公告)号:CN207280955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224453.8

    申请日:2017-09-22

    Abstract: 一种Ebert-Fastic光路与CMOS检测系统相结合的全谱交直流电弧直读光谱仪,其包括:激发光源以及激发光源之后沿光路依序设置的透镜保护片、第一透镜、光阑、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入射狭缝、凹面反射镜、平面光栅、平面反光镜和光电转换装置,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分别由一凸透镜和一凹透镜复合组成,其中:待测的固体粉末样品置于激发光源的电极之间,激发光源激发出的特征光经过第一透镜消除色差并聚焦后,将光阑的成像经过第二透镜聚焦,之后再通过第三透镜均匀投射至入射狭缝,由入射狭缝射出的复合光经凹面反射镜反射后分解为衍射角各不相同的多路单色平行光,多路单色平行光经过平面光栅后色散为单色平行光,之后再经凹面反射镜反射后成像至光电转换装置。(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