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85132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029880.0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合木自动化生产系统及方法。该胶合木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强度分等机、横向优选锯机、梳齿榫开榫机、指形接合机、第一截断锯机、固化缓冲设备、第一四面木工刨床、涂胶机、拼板机、第二四面木工刨床、宽带式砂光机、第二截断锯机、加工中心、打包机和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该胶合木自动化生产方法基于该胶合木自动化生产系统实现。本发明能够实现胶合木的自动化批量生产制造,生产出来的胶合木可很好地满足实际用途下的受力要求。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生产效率高,可减少木材浪费,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303349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110190799.1
申请日:2011-07-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IPC: B27N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0B15/0088 , B30B5/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结构的连续压机,该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下环形钢带及各自的支撑和驱动机构、以及上下热压板,热压板与钢带之间设置有施压机构,其中,上、下热压板分别由若干个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列的单元对接而成,施压机构同样由若干个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列的单元对接而成,施压机构单元由辊盘构成。本发明利用辊盘替代以往的链毯作为施压机构后,使得热压板单元及其上所安装的辊盘均可象抽屉一样从压机宽度方向一侧插装到压机机架上,极大地方便了压机的安装、调试,同时也方便了以后的维护保养。
-
公开(公告)号:CN103241893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43457.3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串联-并联”可调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本发明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处理,构建生态沉降塘、悬浮物沉降池、表流湿地、潜流湿地和浮岛组成的复合人工湿地生态功能单元,经过分段分级组合形成“串联-并联”可调式功能,形成高处理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维护技术、低能耗、易管理、易维护、适用范围广的“串联-并联”可调式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本发明可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及污染程度,对复合人工湿地生态功能单元的顺序、级段数以及植物配置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308513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9880.0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合木自动化生产系统及方法。该胶合木自动化生产系统包括强度分等机、横向优选锯机、梳齿榫开榫机、指形接合机、第一截断锯机、固化缓冲设备、第一四面木工刨床、涂胶机、拼板机、第二四面木工刨床、宽带式砂光机、第二截断锯机、加工中心、打包机和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该胶合木自动化生产方法基于该胶合木自动化生产系统实现。本发明能够实现胶合木的自动化批量生产制造,生产出来的胶合木可很好地满足实际用途下的受力要求。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生产效率高,可减少木材浪费,节省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705679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0910241513.0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覆盖度固沙方法,该方法是:1~2行灌木或半灌木、或2行乔木平行栽种组成一个固沙防护林带,在防护林带与防护林带之间,留有一个植被自然恢复带;防护林带起到生物沙障,保护沙面稳定,促进植被自然恢复带内植被的自然修复的作用;其中,乔灌防护林带的覆盖面积为15~25%,植被自然修复带覆盖的面积为75~85%。本发明通过采用行带式的固沙方式,在覆盖度为15~25%时,行带式分布的固沙林降低风速的效果比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的高25-50%,能够充分发挥林木的边行优势,而足够宽的带间,沙面稳定后,有利于降雨的入渗和植被的自然恢复,形成占地仅15~25%的林带保护下,促进占地85%-75%的以地带性植被自然恢复的复合固沙植被。
-
公开(公告)号:CN102115261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623961.X
申请日:2010-12-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IPC: C02F3/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8 , Y02W10/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净化功能型湿地植物筛选池,包括配水池、至少两个种植池和出水池,配水池和出水池分别通过管道与种植池相连。将湿地植物或植物组合种植于种植池内,将配水池内的污水排入种植池内,一段时间后,测定种植池中的污染物指标,如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指标,从而筛选出具有净化功能的湿地植物或植物组合。本发明通过研究在野外自然条件下不同湿地植物配置方式的净化效果,筛选净化能力较强的湿地植物,为污染湿地水质净化和退化湿地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68415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0176671.9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古建筑木构件常用树种的现场识别方法及装置,技术方案如下:1)建立木材无损检测曲线与古建筑木构件常用树种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古建筑木构件常用树种的无损检测信息数据库;2)获取待识别木构件所处的建筑中部分木构件的无损检测曲线及其树种信息,增列至无损检测信息数据库;3)采集待识别木构件的无损检测曲线,将该无损检测曲线与无损检测信息数据库中的各无损检测曲线进行比对并输出树种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古建筑木构件现场无损检测曲线,快速获得古建筑木构件的树种信息,减少取样和后续树种识别的工作量;此外,通过现场无损检测曲线,在完成古建筑木构件所用树种的识别工作同时也完成了木构件内部残损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45235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415155.7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IPC: B29C64/106 , B29C64/379 , B29C71/00 , C08L1/04 , C08K3/22 , C08K3/3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弹性3D打印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浓度为1.5~12wt%的纳米纤维素水溶液与无机纳米颗粒共混,经均质处理后进行3D打印成型,打印水凝胶经吸湿性盐浸渍,冷冻干燥成型,即得。本发明提供的抗疲劳、高弹性3D复合材料,在物质吸附、水收集、生物工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11248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28586.0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取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野外原位土柱电动取样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机,所述安装板的底部通过轴承座连接有空心钻杆,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与空心钻杆相连接,所述空心钻杆内侧的顶部设置有卸土圆片,所述卸土圆片的外圆周壁设置有延伸出空心钻杆外侧的螺纹杆,所述卸土圆片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的外侧均匀设置的清扫毛刷,本发明中,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通过电机和空心钻杆进行取土工作,结构简单,方便快捷,代替了原有的纯靠人力在野外泥炭地或粘土地采集样品的方式,提高了效率,极大解决了野外取样工作耗时耗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75749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910752118.2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吸附与可见光催化双功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步骤包括:(1)活性炭的水蒸气改性;(2)将精氨酸取代酞菁溶于溶剂中配制成溶液;(3)将一定质量步骤(1)的改性活性炭加入到步骤(2)的溶液中,室温搅拌一段时间后调节溶液pH为10;(4)过滤、洗涤,一定温度下干燥10 h即得吸附与可见光催化双功能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活性炭与精氨酸酞菁光催化剂的协同作用,克服了活性炭吸附饱和后的二次污染,常规光催化光能利用率低、对低浓度VOCs光催化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在VOCs净化中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