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13949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80025147.9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B22F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7/65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74 , C01B32/176 , C01B2202/34 , C08K3/041 , C09D5/24 , C09D7/70 , C09D11/52 , C09K5/14 , H01B1/24 , H01M4/625 , Y10S977/742 , Y10S977/842 , Y10S977/9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以及使用所述方法获得的碳纳米管的分散体组合物,所述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制备尺寸均匀且微细的碳纳米管。所述用于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形成包含具有第一长度的碳纳米管束、分散剂和溶剂的分散体液体的步骤;以及使所述分散体液体能够连续穿过高压均质器的步骤,所述高压均质器包括入口、出口以及连接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且直径为微米级的微通道,其中所述分散剂为多种多环芳烃氧化物的混合物并且包括其中分子量为300至1000的多环芳烃氧化物的含量为至少60重量%的混合物,所述具有第一长度的碳纳米管束可通过在穿过所述微通道时在施加剪切力下粉碎或解缠形成具有比所述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的碳纳米管。
-
公开(公告)号:CN104878440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332187.X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成都虹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铜粉的设备,它包括工作台(1)、滤筒(2)、电机(4)以及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立柱A(5)和立柱B(6),转轴I(8)旋转安装在横梁(7)上,滤筒(2)的柱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型腔(10)连通的通孔(11),每个通孔11)内均设置有过滤网,它还包括集液袋(14),集液袋(14)环抱在滤筒(2)的外部,集液袋(14)与滤筒(2)之间形成有空腔,它还包括时间计数器(15)和PLC控制器(16),所述的PLC控制器(16)与电机(4)连接,时间计数器(15)与PLC控制器16)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分离铜粉彻底、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工人收集铜粉、防止废液四处溅射、自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216702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81521.X
申请日:2016-07-21
Applicant: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06 , B22F1/0048 , B22F2999/00 , B22F220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钛或钛合金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钛丝或钛合金丝为原料,以感应等离子体为热源制备球形钛或钛合金粉。本发明采用丝状钛丝或钛合金丝作为原材料,从源头上避免粉状原料带来的纯度不高、氧含量偏高的问题;结合采用感应等离子体作为热源的方法进行制备钛或钛合金粉,所制得的球形钛及钛合金粉末具有纯度高、球形度高、流动性好、氧含量低、粒度分布窄等优点,所制得球形钛或钛合金粉末的平均粒度在10~100μm可调,整个制备过程无电极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209526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425193.5
申请日:2014-08-26
Applicant: 苏州智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方鹏
IPC: B22F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细球形钛合金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选取氢化钛或钛与至少两种合金元素进行配料;(b)采用氢气或者氮气作为载气将所述配料送入等离子体炬中汽化熔炼,形成合金体,所述载气的流量0.5~5m3/h,送料速率为5~100g/min;(c)将所述合金体导入温度为150~300℃的热交换室内,形成微细球形钛合金粉。本发明微细球形钛合金粉体的制备方法,一方面利用氢气或者氮气作为载气将配料送入等离子体炬中汽化,使得钛与其它金属元素能够形成元素均匀分布的合金体;另一方面再将合金体导入150~300℃的热交换室内,使得合金体温度骤降而形成球形粉体,且粒径分布均匀;该发明操作简单、易于自动化控制,从而能够大规模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60137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210074382.3
申请日:2006-07-05
Applicant: FMC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06 , B22F1/0085 , B22F1/0088 , B22F9/082 , B22F2998/00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C22C1/0408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2 , H01M4/582 , H01M10/052 , Y02T10/7011 , B22F1/02 , B22F2202/17 , B22F2201/00 , B22F2201/11 , B22F1/00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锂离子的经稳定的金属锂粉的制备方法。提供了使金属锂粉稳定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属锂加热到超过其熔点的温度,搅动所述熔融金属锂和使所述金属锂与氟化剂接触以提供经稳定的金属锂粉。
-
公开(公告)号:CN105345017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07706.3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深圳力合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06 , B22F2009/065 , B22F2999/00 , H01F7/00 , B22F2202/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共振变异波谱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该磁共振变异波谱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步骤:1)装样:将铁铂粉置于含有耐热坩埚的感应复合加热制粉装置,抽真空后充入氩气,保持氩气压力为1KPa;2)熔化:启动高频感应电源加热,输入功率为10KW,加热至铁铂粉熔化;3)辐照:引入超声波源或超声波-激光复合源辐照源,调节氩气保护气嘴与金属液面之间的距离为20-25mm,得到黑色粉末,即磁共振变异波谱材料。本发明通过改变激光-感应复合加热制粉装置,以得到不同晶型比例的磁共振变异波谱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01480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252580.3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B22F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激光可控合成单分散活泼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以纯金属靶材为原料,再将处理好的靶材放入激光辐照装置中,通入氩气,再加入环己烷,并加入油酸,使0.05%<油酸体积溶度<0.12%;采用纳秒聚焦脉冲激光烧蚀靶材,制得纯金属纳米胶体溶液;再转移上述胶体溶液至另一激光辐照装置中,调节环己烷中的油酸体积浓度为0.14%~0.17%;采用纳秒平行脉冲激光对金属纳米胶体溶液进行辐照,制得5~20nm的单分散活泼金属纳米颗粒。本发明在常温常压下的液相中实现了形貌统一、且尺寸分布度<10%的活泼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副产物和杂质,为绿色合成工艺,适于合成大多数活泼金属纳米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4923796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19344.3
申请日:2015-06-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化制备石墨烯包覆纳米铝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烯溶于有机溶剂中,制成石墨烯分散液,对石墨烯分散液进行抽真空处理,至真空度高于10-2Pa,石墨烯占石墨烯分散液总重量的1%-99%;在惰性气氛中,向经过抽真空处理的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纳米铝粉,搅拌30-100min后,进行抽真空处理,至真空度高于10-2Pa,得到粗产品,其中,纳米铝粉占粗产品总重量的1%-99%,搅拌的速度为600-3000转/分;对粗产品进行高温热处理或水热处理,完成石墨烯对纳米铝粉的包覆。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纳米铝粉表面三氧化二铝钝化膜的形成,解决纳米铝粉表面易氧化的问题。
-
-
公开(公告)号:CN104755200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80054996.8
申请日:2013-05-09
Applicant: 三星精密化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04 , B22F1/0018 , B22F9/06 , B22F2202/11 , C07F1/005 , C08K3/08 , C09C1/62 , C09D11/00 , C09D11/38 , C09D11/52 , C09D13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油墨用金属纳米粒子的制造方法及使用该金属纳米粒子的金属纳米粒子油墨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在α位有取代基的金属前体溶解于有机溶剂的步骤;和通过包括应用能源或机械力的步骤来制造能够根据合成条件调节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度的金属纳米粒子的步骤;其中,将制造而得的金属纳米粒子进行分散来制造金属纳米粒子油墨,并且改善制造的金属纳米粒子油墨的分散稳定性和电气物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