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21646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1665169.X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06 , C22C33/04 , B22D11/00 , C21D1/00 , C21D6/00 , C21D8/02 ,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低碳当量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及其制造方法,该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07%~0.11%;Si:0.10%~0.30%;Mn:0.80%~1.20%;P≤0.010%;S≤0.005%;Ni:0.30%~0.55%;Cu:0.25%~0.45%;Mo:0.25%~0.55%;V:0.08%~0.12%;Nb:0.065%~0.090%;Ti:0.020%~0.040%;Al:0.020%~0.050%;N:0.020%~0.035%;V/N>3;B:0.001%~0.003%;[O]≤10ppm;[H]≤2ppm,Ceq≤0.4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加热、控轧控冷、缓冷、离线回火热处理,应用本发明生产的钢板具有在焊接热输入10~200kJ/cm下,焊接接头‑45℃冲击功≥150J。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64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1664961.3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06 , C21D8/02 , C21D1/18 , C21D6/00 , C21C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厚规格高强度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及其制造方法,钢的成分包含C:0.10~0.14%;Si:0.20~0.40%;Mn:1.9~2.3%;P≤0.010%;S≤0.005%;Ni:0.41~0.60%;Mo:0.96~1.20%;V:0.06~0.09%;Ti:0.02~0.04%;Al:0.04~0.07%;N:0.007~0.01%;[O]≤20ppm;[H]≤1.5ppm。采用两阶段控制轧制+离线调质热处理,钢板室温拉伸强度≥730MPa,屈服强度≥650MPa,断后伸长率≥23%;250℃高温拉伸抗拉强度>690MPa,屈服强度>610MPa;‑45℃冲击功≥200J;TNDT≤‑50℃。钢板在经保温温度为615℃,保温时间为10h的模拟焊后热处理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力学性能,满足新一代大型压水堆核电机组安全壳对高强钢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64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65169.X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06 , C22C33/04 , B22D11/00 , C21D1/00 , C21D6/00 , C21D8/02 , C21D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低碳当量核反应堆安全壳用钢及其制造方法,该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如下:C:0.07%~0.11%;Si:0.10%~0.30%;Mn:0.80%~1.20%;P≤0.010%;S≤0.005%;Ni:0.30%~0.55%;Cu:0.25%~0.45%;Mo:0.25%~0.55%;V:0.08%~0.12%;Nb:0.065%~0.090%;Ti:0.020%~0.040%;Al:0.020%~0.050%;N:0.020%~0.035%;V/N>3;B:0.001%~0.003%;[O]≤10ppm;[H]≤2ppm,Ceq≤0.4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制造方法,包括冶炼、连铸、加热、控轧控冷、缓冷、离线回火热处理,应用本发明生产的钢板具有在焊接热输入10~200kJ/cm下,焊接接头‑45℃冲击功≥150J。
-
公开(公告)号:CN110793880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0942484.4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鞍山鞍山星源达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冶金还原矿料过程模拟装置及方法,能尽最大可能性的模拟生产实践中的工况条件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试验数据。可给出还原炉料的冶金性能的变化规律,实现高度模拟实际生产条件,从气氛配置到加载力及炉温度场的加热状态等条件均可开放式设置,根据对高炉内炉料不同层面的条件分别批次性的模拟和定性分析,然后形成一个系统性数据整合从而获得更真实有效的数据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70257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47155.9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鞍山鞍山星源达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分层检测透气性的铁矿烧结杯模拟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烧结杯,烧结杯连接负压箱,负压箱连接负压风机,在烧结杯上方设置空气分配器,所述空气分配器为多层同心圆筒相互套装在一起,然后在各层面所构成的空间上方连接管路,各层面间和顶部都是相互封闭,管路上设有流量计和调节阀,管路进口与大气相通;空气分配器外部设有可滑动的滑套,滑套可与烧结杯法兰口连接;空气分配器底部出口直接压在物料顶面上;多个压差传感器分别连接空气分配器各层面和负压箱。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113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610144762.8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种采用预烧结的超厚料层烧结方法,在原有带式焙烧机上增设套混合料布料器和点火器,整个烧结生产采用套抽风系统;先进行首次布料,通过底料布料器铺底料后,再通过混合料布料器布烧结混合料,首次布料层厚度在500mm‑900mm,点火烧结,在预先烧结时间8min‑40min后,在首次布料层表面进行第二次布烧结混合料,布料厚度在100mm‑650mm,烧结抽风负压保持不变,对第二次布料层进行点火烧结,第二次布料层完成点火时,首次布料层的混合料正在进行烧结,首次布料层厚度和第二次布料层厚度之和≥900mm;整个烧结过程中烧结机运行速度为1.5m/min‑2.5m/min,烧结抽风负压≥7000pa,在烧结机机尾处,首次布料层和第二次布料层都已完成烧结,整个烧结时间为20min‑70min。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114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610815440.1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预烧结的超厚料层烧结矿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烧结工艺中,在带式焙烧机机尾卸料处设置烧结矿分离装置,将温度≥800℃的高温烧结矿和剩余烧结矿分离成单独的两部分,分别破碎后,<800℃的烧结矿布料在环式冷却鼓风机上进行冷却,≥800℃的烧结矿经过热筛进行筛分,筛分后<5mm的粉末通过热交换装置对进入高炉热风炉的空气进行预热,最后返回烧结,≥5mm的成品烧结矿通过保温密闭运输装置直接送入高炉进行冶炼。
-
公开(公告)号:CN106381382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15324.X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预烧结的超厚料层烧结终点判断方法,在预烧结工艺中,设定上下层混合料同时在机尾预设点达到烧结终点,预设好的烧结终点对应的风箱及前后两侧风箱处对应的烧结机台车料层表面的上方安装有测风速装置,测风速装置可以在台车运行方向摆动200-500mm,在垂直台车方向可以上下移动,在预设终点的对应风箱前侧,安装有测风速装置处所对应的风箱个数不少于2个,在预设终点的对应风箱后侧,安装有测风速装置处所对应的风箱个数不少于1个,测风速过程中,通过返回的实时风速结果作为纵坐标与对应的测风速位置作为横坐标来确定点,各点可通过折线进行连接,通过以下3种情况可判断烧结是否达到终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5066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815343.2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B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B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预烧结的超厚料层上层烧结终点的判断方法,在预设上层烧结终点对应风箱及其前后两侧风箱位置所对应的烧结机机尾台车上端分别设置测温装置,测温装置可以在台车运行方向摆动165-350mm,每隔0.5-2min,测温装置同时插入到上层料层与下层料层交界处,测温后,测温装置返回料面以上,测温过程中,通过返回的实时温度结果作为纵坐标与对应的测温位置作为横坐标来确定点,各点可通过折线进行连接,判断烧结是否达到终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11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15307.6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预烧结的烧结矿冷却方法。在具有双料层双点火系统的预烧结工艺中,在带式焙烧机机尾卸料处设置烧结矿分离装置,将温度≥400℃的带有红火层的烧结矿和剩余无红火的烧结矿分离成单独的两部分,并相应配套单独的破碎装置,分别破碎后,无红火的烧结矿布料在环冷机底部,有红火的高温烧结矿布料到环冷机上部;分离烧结矿时,带有红火层的烧结矿料层厚度≤总料层厚度的1/2。焙烧机机尾处的分离装置随≥400℃的带有红火层的烧结矿厚度变化,沿烧结台车运行方向进行水平移动调整。应用本发明,烧结矿冷却效率明显提高,环冷机鼓风机数量减少,发电量提高,烧结成本降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