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层破碎带建模方法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67022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410232885.8

    申请日:2014-05-29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层破碎带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识别断层破碎带的内部结构;步骤二、用两个面模型对断层破碎带两侧的破碎带边界进行表征,两个面模型之间的距离由断层破碎带的宽度决定;步骤三、根据断层破碎带与上升盘和下降盘的位置关系以及断层破碎带的内部结构,对断层破碎带采用相应的网格处理方法;步骤四、再次网格化得到断层破碎带的体模型。本发明能够准确模拟断层破碎带的内部结构和不同部位的封堵性,建立起更符合地质实际状况的断层模型,可以广泛应用于油藏描述领域。

    一种疏松沉积物变形的室内实验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304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31947.7

    申请日:2016-06-17

    Applicant: 长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疏松沉积物变形的室内实验模拟方法,它包括设置在水下的石膏斜坡,调整石膏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为10度,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取天然河道砂用清水进行反复淘洗,直至天然河道砂变得干净无杂物,将淘洗后的天然河道砂晒干,进行粒度分析,选择粒径在0.18‑0.15mm之间的河道砂留作备用;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诸多国内外学者对疏松沉积物滑塌变形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不能达成共识的缺点,具有由于不同层的材料之间粘滞系数的差异,造成流动速率不同,使得河砂层在滑塌作用带动了下伏泥层被撕裂,沿断裂面侵入砂层中,形成地层的波状隆起。随着坡度增大,逐渐形成各种滑塌变形褶皱。

    快速评价复杂油藏中单个流动单元动用状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1232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410853036.4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长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0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评价复杂油藏中单个流动单元动用状况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单一流动单元剩余储量计算、单一流动单元开发状态参数分析、单一流动单元评价指标求取和单一流动单元调整目标排队与目标优选的四大步骤,最终快速评价复杂油藏中单个流动单元动用状况。该方法基于地质研究所获得的基于构造格架和油层分布,计算单个流动单元的原始地质储量;依据油藏地质特点和开发历史,快速获取单一流动单元采出和注入量,结合原始储量,确定动用程度、剩余油潜力和开发现况;依据油藏潜力和开发现况,选取相关指标对单一流动单元的调整效果进行定量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排队,确定调整单元的序列,优选最有利的调整目标,提高油藏开发调整的效果。

    一种刻画河道宽厚规律性变化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31589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132227.1

    申请日:2014-04-01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刻画河道宽厚规律性变化的建模方法,属油藏描述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河道中线的产生;2、确定河道的方向角和流向以及宽度、厚度变化趋势;3、建立河道中线上每一点处宽度、厚度的分布函数;4、根据分布函数随机抽样产生河道中线每一点处的宽度和厚度;5、建立河道三维模型。本发明根据河道宽度、厚度的变化趋势,构建河道中线上每一点处河道宽度和厚度的分布函数,通过随机抽样获取河道的宽度和厚度能够反映先验地质认识上的这种趋势,使模拟结果更加真实,能够提高模型精度,提高油气采收率。

    一种预测高成岩阶段低孔低渗碎屑岩有效储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2048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010624522.0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高成岩阶段低孔低渗碎屑岩有效储层的方法,属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影响孔隙度的地质作用过程分析、模拟和定量评价,建立起地质过程响应关系,确定储层原始孔隙保留和次生孔隙增减情况,进而定量评价处于高成岩阶段的低孔低渗储层目前的孔隙度,预测有效储层发育,为油藏评价提供依据;本发明预测性强,能够准确预测处于高成岩各阶段各类碎屑岩有效储层的分布,可对研究目标区段有效储层分布进行精细预测,预测单元平面可达到百米级;理论依据扎实,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对采样点数据的过份依赖;定量性好,适用性广,资料要求相对较低;为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具有不同资料基础的评价提供了方便。

    一种基于岩相模型的储层连通程度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45480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32974.3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岩相模型的储层连通程度评价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研究区储层解释数据,并根据储层解释数据建立岩相模型;根据储层解释数据对岩相模型的每个三维网格点进行赋值,三维网格点包括砂岩网格点和泥岩网格点;识别所述岩相模型中的砂岩网格;并逐层叠加每层砂岩网格,形成若干个独立的砂岩三维连通体及其网格数;根据所述砂岩三维连通体网格数计算得到评价参数,根据评价参数对储层的连通程度进行评价。根据评价参数对储层的连通程度进行评价,能够很好地评价储层连通程度,对于石油储量的勘探具有很好的效益,能够提升石油储量的开发的精准度。

    少井条件下基于多属性智能融合的储层构型解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127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008064.0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少井条件下基于多属性智能融合的储层构型解释方法,包括:建立多级别构型模式;提取目的层层间多种地震属性;建立地震属性与钻井砂体厚度的相关性,进行地震属性优选;针对地震属性进行自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形成聚类分析属性融合图;在聚类分析属性融合图上设置虚拟井位,计算虚拟井点处砂体厚度;设计深度学习网络,将多种地震属性作为网络的输入层;随机处理将输入数据的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学习训练输出人工智能融合属性;基于人工智能融合属性及单井构型解释结果,分级次刻画构型空间展布。本发明提高了少井条件下地震融合属性表征不同级次构型单元界面的能力,大大增加少井情况下各级次成因砂体预测的准确性。

    一种分支河道型三角洲前缘训练图像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05981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1810509271.8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支河道型三角洲前缘训练图像建立方法,该方法中每一条河道的产生均包括分步骤(1):在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范围内获取河道的沉积原点;分步骤(2):形成河道充填体;分步骤(3):将河道充填体投掷到三角洲前缘储层沉积范围中发育,在发育过程中判断是否分叉和汇流;以及分步骤(4):判断河道占比。本发明所述方法解决了分支河道型三角洲前缘训练图像自动获取的问题,可以快速的将统计资料转化为数字模型,实现了河道的分叉与汇流。

    基于岩芯图像的砾石磨圆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53766B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610271870.1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长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岩芯图像的砾石磨圆度测量方法,涉及一种砾石磨圆度的测量方法。它包括在被作为研究对象的探井中选取多块岩芯样品,并根据采集到的岩芯样品图像建立岩芯图像库;将岩芯图像库中的图像导入专业绘图软件中,然后利用专业绘图软件提取出每张图像的砾石颗粒轮廓;将带有砾石颗粒轮廓的图像导入IPP6.0软件中,通过IPP6.0软件测量出每块岩芯样品中各个砾石的地质参数,通过IPP6.0软件对每块岩芯样品中各个砾石的地质参数进行收集;根据收集到的砾石地质参数,以及磨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每块岩芯样品中每颗砾石的磨圆度。本发明大大提高磨圆度测量的准确率,能够反映真实地层中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为地下探区具有类似的沉积特征提供了可靠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