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钢纤维改性碳玻混杂纤维增强聚合物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4783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746319.3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设计技术领域。一种利用钢纤维改性碳玻混杂纤维增强聚合物筋的方法,在碳玻混杂FRP筋中引入钢纤维,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相应类型的钢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根据混杂理论设计出具有不同应力‑应变响应的HFRP筋;确定HFRP筋中的各纤维的体积率。本申请通过掺入不同类型钢纤维,设计出具有不同应力‑应变全曲线的HFRP筋,达到改善碳/玻HFRP筋的弹性模量低、大屈服应变和延性差的目的,同时降低碳/玻HFRP筋的成本。本发明原理清晰,方法简单,为混杂筋设计提供了理论方法,对推广混杂FRP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一种高催化活性碳/硫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0389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32578.0

    申请日:2023-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催化活性碳/硫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水热反应制备碳材料的前驱体,碳化得到具有纳米棒结构的中空碳材料;将中空碳材料通过浸渍法吸附硝酸钯溶液;在快速搅拌条件下,将硝酸钯还原成钯金属纳米量子点得到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钯金属纳米颗粒负载的中空碳材料Pd@C;利用其制得高催化活性碳/硫复合材料并用于锂硫电池中。钯金属纳米颗粒负载的中空碳材料具有高比表面和大的孔容,能够吸附限制多硫化物的穿梭,且超细粒径的钯纳米量子点不仅可以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而且可以提高锂硫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限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显著提高锂硫电池的放电容量、大倍率性能及循环稳定性能。

    一种Fe-P-C-B-Al非晶/纳米晶合金薄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降解染料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1495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210876684.6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降解染料的Fe‑P‑C‑B‑Al非晶/纳米晶合金薄带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Fe‑P‑C‑B‑Al非晶/纳米晶合金薄带由铁、铝、硼、碳和磷元素组成,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如下:2%≤硼≤7%,2%≤碳≤7%,3%≤磷≤10.5%,80%≤铁≤85%,0.5%≤铝≤3%。本发明的Fe‑P‑C‑B‑Al非晶/纳米晶合金薄带表现出优异的催化降解性能和非晶形成能力,此薄带脆性比较大,在反应过程中容易破碎,增加了反应接触面积,提高反应效率,且抗氧化能力较强,稳定性好,降解后容易形成絮凝物,是良好的染料降解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一种Fe-P-C-B-Al非晶/纳米晶合金薄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降解染料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149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876684.6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降解染料的Fe‑P‑C‑B‑Al非晶/纳米晶合金薄带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Fe‑P‑C‑B‑Al非晶/纳米晶合金薄带由铁、铝、硼、碳和磷元素组成,各元素的原子百分比如下:2%≤硼≤7%,2%≤碳≤7%,3%≤磷≤10.5%,80%≤铁≤85%,0.5%≤铝≤3%。本发明的Fe‑P‑C‑B‑Al非晶/纳米晶合金薄带表现出优异的催化降解性能和非晶形成能力,此薄带脆性比较大,在反应过程中容易破碎,增加了反应接触面积,提高反应效率,且抗氧化能力较强,稳定性好,降解后容易形成絮凝物,是良好的染料降解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前景。

    用于锚固FRP杆材试件端部及钢套筒的通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649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84783.0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锚固FRP杆材试件端部及钢套筒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机构、多个第一夹持单元和第二旋转机构和居中固定单元;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第一旋转杆、圆盘、固定在第一旋转杆上的第一旋转轮;所述第一旋转轮设置在圆盘下方;每个所述第一夹持单元滑动设置在圆盘上,用于夹持固定钢套筒;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包括第二旋转杆和固定在第二旋转杆上的第二旋转轮;所述居中固定单元滑动设置于第二旋转轮上,用于居中固定FRP杆材试件端部。本发明可提高FRP杆材锚固效率,适用于不同钢套筒直径和杆材直径的固定,也可使FRP杆材试件居中于钢套筒的中心,同时又可多次重复使用,节省试验成本。

    一种高硬高导热多元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4660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0278812.2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硬高导热多元合金,该多元合金中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Zn 15~30%,Si 10~20%,Cu 10~15%,Mn 5~10%,余量为Al;其利用熔炼炉先将纯铝锭熔化,再按比例加入锌、硅、铜、锰等合金元素,最后加入精炼剂和除渣剂进行除气除渣后浇注而得。本发明通过改善合金成分,从而细化晶粒、改变合金中第二相的形貌,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导热性能,而且制备方法简单、成型和加工性能良好,可以广泛应用于快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5G通信设备等行业,保障了产品工作时的散热性能和机械性能,对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钢纤维张拉夹持夹具对中调距的固定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58796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996912.9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纤维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纤维张拉夹持夹具对中调距的固定装置,包括支撑台、固定单元、工作台和夹紧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将所述支撑台固定在基础平台上;两所述工作台左右相对设置在支撑台上,在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滑移锁止单元,所述滑移锁止单元用于调节两所述工作台之间的距离,并固定工作台与支撑台;各所述工作台上均对应设置有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用于钢纤维张拉夹持夹具的固定。还公开了一种钢纤维张拉测试方法。本申请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对钢纤维的有效对中定位夹持,避免夹持过程中对钢纤维的不定向拉压和扭转,提高检测的精确性。

    一种接触式快速退火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322366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592361.X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式快速退火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传送装置、热处理装置、冷却装置和收卷装置,所述热处理装置包括金属/石墨复合材料加热体,所述金属/石墨复合材料加热体与金属薄带的接触部分设置有气氛保护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筒体,金属薄带从所述传送装置发出经过所述热处理装置进行接触式退火热处理后进入所述冷却筒体内进行降温处理后最终通过所述收卷装置完成卷绕回收。本发明通过接触式加热对金属薄带进行退火热处理,最高能够达到105~106K/s的加热速率,不仅能够实现连续快速退火,大大缩短退火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减少了使用能耗量,降低了热加工成本,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甲状腺穿刺定位针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0812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589705.1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状腺穿刺定位针,包括:穿刺针筒,具有一两端开口的中空腔,所述中空腔的一端为穿刺端,另一端为手持端,所述穿刺端设置有第一超声显影标记;定位芯,所述定位芯的长度大于穿刺针筒的长度,其与中空腔套接相连,具有定位端和推拉端,所述定位端设置有第二超声显影标记,所述第二超声显影标记附近的定位芯侧面则设置有定位钩;其中,定位芯和所述定位钩在中空腔内沿轴向做直线运动,当定位端的端部与穿刺端的端部平齐时,第二超声显影标记与所述第一超声显影标记重叠,且定位钩穿出中空腔进行定位。本发明提供的甲状腺穿刺定位针,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安全可控,易于操作,安全、实用,具有良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人造金刚石合成块自动分离机

    公开(公告)号:CN11058782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91852.4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人造金刚石合成块自动分离机,涉及人造金刚石生产领域。本设备由上层分离机构、下层分离机构、端面切除机构、圆周面切除机构和芯柱复合体分离机构组成。所述的上层分离机构可将人造金刚石合成块初步分解并分类;所述的下层分离机构位于上层分离机构的下方,可将导电钢圈上粘结的石杯碎块分离并分类回收;所述的端面切除机构设置在上层分离机构的前方,可将合成棒端面的石墨皮切除;所述的圆周面切除机构位于端面切除机构的一侧,可将合成棒圆周面的石墨皮切除;所述的芯柱复合体分离机构位于圆周面切除机构后侧,可将芯柱复合体分离为两个独立的芯柱。该设备结构紧凑、稳定性强,能替代人工分离人造金刚石合成块的工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