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8584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02415.X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G06F18/2321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F18/22 , G06N3/045 , G06N3/082 , G06N3/0985
Abstract: 一种面向微震波形的无监督聚类方法,其步骤为:1)对微震事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由噪声波形,微震事件波形和爆破事件波形组成的实验数据集;2)对1)中三类波形数据进行特征提取;3)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相似性度量得到相似性矩阵;4)将相似矩阵进行聚类,并对照评价指标保存最优时窗大小。本发明方法采用多组矿区工作面的微震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其他聚类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9701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210667851.6
申请日:2022-06-14
Applicant: 辽宁大学 ,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北方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06N3/006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能结构智能识别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防冲吸能构件设计;(2)构建有限元模型;(3)构件等效塑性应变研究;(4)基于鱼群优化算法的优化流程;(5)数值模拟模型:通过步骤(4)的优化流程不断迭代,输出最终计算得到的肋宽x、肋高y;构件与肋边缘通过命令tie绑定,以此模拟实际中的焊接。该方法基于现在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形预折纹吸能构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采用ABAQUS、MATLAB、PYTHON多软件与鱼群优化算法协调计算对支架进行结构优化,得到吸能构件的加肋区,并与吸能装置结合,使吸能防冲液压支架在面对竖向冲击与水平冲击时的防冲性能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6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345900.5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释能烈度的巷道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涉及矿山安全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根据待评价巷道围岩的物理力学参数,计算单位长度待评价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临界弹性储能量密度和;并针对待评价巷道,建立采掘工作面的精细化数值计算模型,计算单位长度巷道围岩积蓄的能量密度和;最后通过计算比较待评价巷道的单位长度巷道围岩积蓄的能量密度和与单位长度待评价巷道发生冲击地压的临界弹性储能量密度和的接近程度,从能量角度确定待评价巷道的冲击危险程度及其范围。该方法从能量的角度,评价能量指标更具有针对性,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工作面的实际能量积蓄状态,直接反映了冲击地压发生的能量本质,准确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470601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19857.6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0 , G06F111/08
Abstract: 一种煤矿井上下联合微震监测台站布置方法,其步骤为:1)确定台站候选点以及震源点;2)导入相关参数;3)提出最小定位误差优化目标函数:将最小定位误差设为目标函数,目标函数值最小时,被选中的候选点位置为台站实际部署位置;4)通过台站更新优化算法进行位置更新:首先提出了整数编码,将种群个体与空间台站候选点相互对应;其次引入交换算子和离散Levy飞行用于台站更新优化算法中对台站位置更新寻找最优解,对台站位置更新,计算出每次迭代适应度值;5)不断更新台站位置以及确定台站最终布局位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满足实际矿区监测工程需要的微震监测台站布置方法,具有可大量布置台站、寻优速度快、微震定位精度高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750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11826.9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 辽宁智震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冲击地压矿井微震事件时空强三要素定量预测方法,步骤为:1.导入微震事件时空强历史数据。2.对步骤1数据进行预处理。3.使用步骤2数据制作训练集和测试集。4.构建微震预测模型。5.输入步骤3训练集数据至步骤4预测模型训练。6.输入步骤3测试集数据至步骤4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评价模型预测效果。7.输入微震时空强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至步骤6中合格的预测模型,实现微震事件时空强预测。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实现微震事件时间、空间位置和强度三要素预测,具有定量预测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88471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1811404867.8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式煤、岩带电监测传感器,主要由敏感元件、绝缘材料、传感器电路PCB板、传感器外套组成,传感器电路PCB板的阻抗匹配电路与敏感元件连接,用于接收信号;积分电容放电电路、偏置补偿电路、电荷积分电路与阻抗匹配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用于处理信号;处理后的信号与放大电路信号输入端连接,信号经放大后,通过信号输出接口向外输出。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非接触、灵敏度高、价格低廉、抗干扰、适用性强,能够在恶劣的矿山环境下保持良好特性等特点,在煤矿冲击地压、岩爆等岩石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应用前景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484121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26595.9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微震多时窗智能P波到时拾取方法,步骤为:1)采集用于模型训练与测试的数据集,并根据到时标签将微震波形分为不同种类的微时窗;2)搭建CGAS的P波到时拾取深度学习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训练;3)使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测试评估;4)使用CGAS模型对波形进行P波到时拾取;5)当多个台站监测到微震事件后,使用CGAS模型对多个台站监测到的震动波形数据进行多时窗的P波到时拾取;6)记录微震事件和各台站的到时信息。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拾取精度低、微震事件漏检或误检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高鲁棒、高精度的微震多时窗智能P波到时拾取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58151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1405024.X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辽宁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感应原理的非接触式煤岩带电监测传感器标定系统及方法,包括有信号发生模块、极板电压监测模块、感应电荷量采集模块和屏蔽接地模块;信号发生模块包括有信号发生器和功率放大器,极板电压监测模块包括有电容式平行极板、电压表和数据采集器,感应电荷量采集模块包括有传感器敏感元件、带电监测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屏蔽接地系统包括屏蔽箱和接地连接线。本发明创造通过上述结构,配合相应方法,提供了一种非接触方式、监测准确、造价低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标定系统及方法,填补了现有技术中针对煤岩带电监测传感器标定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98282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22165.7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G01V1/28 , G06F18/214 , G06F18/2433 , G01V1/30 , G01V1/3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山动力灾害防治领域,为一种基于岩石变形局部化状态的矿震时间预测方法。首先,该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矿震与变形局部化之间的联系。然后,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和声发射监测技术获取岩石变形破坏的详细物理信息。随后,通过扩展的Saito理论构建了时间预测模型,并引入了声发射空间聚集性指标来识别变形局部化开始的关键时间点。通过分析声发射事件,确定了“平静期”这一重要的前兆特征,并将其作为预测模型的关键参数,成功预测了岩石的失稳破坏时间。基于微震事件,在现场实例应用中较为准确的提前预测出矿震发生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400436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063243.X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辽宁大学
IPC: G16H50/70
Abstract: 一种基于穴位‑疾病网络的关键穴位节点挖掘方法,属于信息系统与实证医学交叉领域。包括基于临床针灸处方建立一个有权无向的穴位‑疾病网络,基于穴位‑疾病网络提出一个高特异性的关键节点挖掘方法,结合中医取穴原则,本发明以经络分布特性为基础将局部区域对网络的贡献进行了平衡,并根据关键节点的评价指标选出对全局拓扑有高影响力的关键穴位。本发明利用信息系统领域复杂网络理论对人体各区域经络的关键穴位进行定位和挖掘,从新视角定位等对人体多类常见疾病具有显著影响的关键穴位,明确人体各局部经络中的其它关键穴位,辅助实证医学研究人员在资源约束下找到针对特定疾病的最佳处方用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