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39917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75506.7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电力用户服务需求预测方法,包括,采集电力用户数据,并对电力用户数据进行预处理;利用小波变换聚类算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划分电力用户类别;结合电力用户类别和历史电力消费数据,建立电力需求预测模型;通过电力需求预测模型对电力用户服务需求进行预测,并可视化预测结果;本发明通过结合聚类算法和神经网络,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了电力用户服务需求的精确预测,同时对预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实现电力用户精细化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562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14197.3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盛春 , 柳林溪 , 陈波 , 叶文波 , 肖祖才 , 陈稳 , 张玉平 , 余平 , 张雪 , 严家馨 , 柳懿桐 , 王宇航 , 刘颖捷 , 张华 , 陈泰屹 , 石书尧 , 任德江
IPC: H04N7/18 , H04N23/698 , H04N23/6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全景监控系统,包括:事件驱动单元通过监控设备检测到标记事件时,触发异常跟随机制;依据异常跟随机制,边缘协同单元进行调度指令的计算;通过调度指令,调度视角控制单元,对监控设备进行监控视角的调整,实现全景监控。基于事件驱动单元和异常跟随机制,自动识别并跟踪异常事件,实现目标的智能跟随和视角动态调整,提高监控效率。通过边缘协同策略和视角控制单元,实现监控设备视野的无缝衔接,消除盲区,确保标记事件持续跟踪,提升监控的全面性与实时性。边缘协同单元通过边缘节点进行分布式计算,降低中心服务器负载,减少延迟,提高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5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99452.6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是配电线路耐张杆带电异性伞状遮蔽罩,包括,伸缩组件,包括固定杆、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内部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和固定杆通过铰接件与绝缘软杆相连接;以及,绝缘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缘软杆侧壁的绝缘毯,用于对包裹点进行包裹绝缘,所述绝缘毯以固定杆的中轴线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绝缘毯之间通过锁扣件进行连接,通过滑动杆和绝缘软杆的联动设计,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带电区域的绝缘包裹。作业人员只需向下推动滑动杆,即可带动绝缘毯合拢,大大减少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绝缘毯能够快速且有效地覆盖带电区域,减少了作业人员在带电环境中的暴露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9440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53405.1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 H02J13/00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揭露一种电力系统的负控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收集电力系统负控运行时的响应数据,以及电力系统负控前的电力负荷数据,并根据响应数据得到负控后的电力负荷数据;基于负控后的电力数据构建实际负荷曲线;基于预设的负荷控制目的获取目标负荷需求,并根据目标负荷需求构建目标负荷曲线;通过计算实际负荷曲线和目标负荷曲线之间的距离获取电力系统的负荷控制效果;查询电力系统中的用户信息,并根据用户信息和负控相关参数获取评价指标;根据评价指标和负控前的电力负荷数据对负荷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力系统的负控效果评价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可以提升电力系统负荷控制的管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4341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33585.4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电接火线夹绝缘安装杆,包括,挂接组件,所述挂接组件包括线夹主体、与所述线夹主体配合的安装杆主体、与所述安装杆主体连接的第二接合块、与所述安装杆主体连接的触发件以及与所述安装杆主体连接的从动杆。本发明装置通过挂接组件能够在对接火线夹检修时方便工作人员对接火线夹在绝缘杆上的拆装,具体更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185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77213.4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A62C3/16 , H02S10/10 , H02S10/12 , H02N11/00 , A62C31/00 , F02B63/04 , F03D3/02 , F03D9/32 , F01N5/02 , F02G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减排中压发电车,包括,发电单元,包括车厢、设置在所述车厢上的柴油发电机、设置在所述车厢上的电能收集器、设置在所述车厢上的风力发电组件、设置在所述车厢上的余热发电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余热发电组件上的光伏发电板;灭火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车厢上的收卷组件、设置在所述车厢上的储存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车厢上的关闭组件。在火情发生时,其灭火单元自动打开,其存储组件存放的灭火剂落下,对火情进行抑制,且关闭组件将散热孔进行关闭,从而减少空气的进入,且在火情发生时,其柴油发电机的锁紧自动取消,此时可快速将柴油发电机进行拆除,避免火情传递至发电机处使得火情扩大。
-
公开(公告)号:CN1157766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505029.6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呼吸器油位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其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采集预定时间段内多个预定时间点的呼吸器油位杯中液面高度数据,然后,通过传输系统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取,确定预警的类别及归属范围,最后将结果推送到相应的终端,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呼吸器油位监测存在的实时性差,没有油位阈值没有系统统计及没有预判等技术问题,从而对呼吸器油位状态实时监测告警。
-
公开(公告)号:CN111063497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1166989.2
申请日:2019-11-2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B1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安装设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绝缘子的门型架组件,包括横臂和安装座,所述横臂和所述安装座之间连接有调整杆,所述调整杆一端铰接于横臂,另一端铰接于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横臂之间设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绷紧部。当门型架的安装受到地方位置限制时,工作人员可通过旋转调整杆和安装座,进行角度微调,使得安装座的位置更利于工作人员安装定位螺丝,避免因安装位置受限少打定位螺丝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门型架安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绷紧部的设置,使得安装柱和横臂之间的连接处于紧绷状态,防止晃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43191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238293.2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29/06 , H04L29/08 , H04L12/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安全防护方法,包括构建租户级虚拟安全资源池;建立流量引导机制,并构建一个云平台导流控制网络,对东西向流量和南北向流量按照既定的规则实施流转处理;利用安全策略实现系统域的安全防护模块和应用域的安全防护模块的管控;实现能源互联网云平台的安全防护,同样公开了一种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系统域的安全防护模块和应用域的安全防护模块;所述系统域的安全防护模块采用分层架构,包括基础硬件与网络层安全防护单元、云虚拟化层安全防护单元以及虚拟资源层安全防护单元;所述系统域的安全防护模块是所述应用域的安全防护模块的基础,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存储及稳定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14955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822859.9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3/008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直接负荷控制的微网系统经济调度方法,属于电网控制领域。该方法包括步骤:S1:建立DLC负荷的荷电状态模型,以及DLC可控特性建模;S2:获取微网系统参数、日前预测数据及相应的概率分布:S3:建立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S4:建立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S5:求解调度模型。本发明有效地反映了DLC的物理内涵,提高了调度模型的准确性。此外,由于DLC负荷的SOC被严格限定在[0,1]区间内,使得参与DLC的用户的用能体验得到充分保障,利于吸引更多用户参与DLC,提高微网的灵活性和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