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22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111520253.8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浙江青核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可测量壁面温度场的耐高温环形电加热棒,包括环形金属包壳、内部发热芯体、贯穿式上端塞和封闭式下端塞;环形金属包壳包括由外至内套装的外包壳和内包壳;内部发热芯体包括陶瓷芯、电热丝和铠装热电偶;陶瓷芯固定于外包壳和内包壳之间,电热丝采用直布式结构布置于陶瓷芯的圆形贯穿孔道中,采用蛇形结构依次穿过不同的圆形贯穿孔道进行限位,铠装热电偶布置于陶瓷芯边壁处的半圆形贯穿孔道中,通过陶瓷芯的挤压作用实现与外包壳和内包壳的紧密接触;贯穿式上端塞和封闭式下端塞分别设置在环形金属包壳的顶部和底部。本发明填补了环形燃料热工水力实验中耐高温实验段关键部件的缺失,为开展环形燃料热工安全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86329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734671.6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映堆芯导向管栅元热工水力特性的实验装置及设计方法,属于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实验技术领域;所述装置主要包括内管、外管、各密封连接件及工质进出口管道;通过内管周向均匀加热模拟中心燃料棒,通过外管周向部分加热模拟导向管栅元的冷壁效应;在保证环管与导向管栅元水力当量直径和热力当量直径同时相等的基本原则下,计算得出环管内管外径、外管内径、外管周向不加热区域圆心角,并通过在外管加热区域镀银或布置电热丝的方式实现周向部分加热;通过调整内外管相对位置模拟中心棒弯曲问题。本发明以低成本的偏心环管实现了快速模拟棒束通道热工水力行为的功能,为复杂条件下反应堆堆芯热工水力实验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75880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95752.7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棒束再淹没试验用可视化试验装置,包括作为试验段的方形流道,方形流道的顶部设置有上腔室,上腔室顶部设置有用于贯穿加热棒束的上顶盖,方形流道上间隔设置有多组可视窗,每组可视窗设置在方形流道的三个侧面上,方形流道的底部设置有下腔室。本发明能够在模拟衰变热的900摄氏度高温条件下,针对高温棒束的再淹没现象进行可视化观测,更好地指导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464110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25992.X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温度传感器的轴向非均匀间接电加热棒,金属包壳的底端设置有端部内六角,金属包壳的顶端设置有固定连接件,固定连接件上设置有瓷头子,金属包壳内部从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有多个陶瓷模块,陶瓷模块之间设置有陶瓷绝缘模块,陶瓷模块内设置有电热丝,每个电热丝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导电棒的一端电连接,导电棒的另一端伸出至瓷头子的外部;沿金属包壳的侧壁轴向对称设置有长度不同的热电偶,热电偶的一端伸出至瓷头子外部。具有成本低廉,安全稳定,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59413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90076.X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实验装置,包括柱塞泵、孔板流量计、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加热段、印刷电路板式冷却器、科式质量流量计、降压孔板、涡轮流量计、水冷式冷水机、冷却塔、电动流量调节阀、二氧化碳储液罐、充排柱塞泵和电动充排阀组等;同时设计有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本发明以超临界二氧化碳工业应用技术为依托,采用了新型布雷顿循环的布置方式,采用柱塞泵替代压缩机,采用降压阀和节流孔板替代气轮机,节约了建造研发成本的同时可开展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动态特性研究、微通道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的稳态和动态特性研究、棒束流动通道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换热研究等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144752B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1911370177.X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核电厂失水事故安注流量需求分析方法,包括:考虑了失水事故瞬态过程中影响包壳温度演变过程的重要物理现象;基于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遗传算法;基于失水事故分析程序;实现了核电厂失水事故下自动搜寻最优安注流量需求的过程。与现有核电厂安全注入系统所提供的安注流量相比,本发明方法考虑了失水事故下堆芯内重要参数与安注流量之间的关系,实现了自动搜寻最优安注流量需求的过程,能够使反应堆在满足核安全准则的情况下,减少安全注入系统中关键设备的水装量,从而降低安全注入系统关键设备的建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0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88902.0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7 , G06N3/00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捕食者策略和粒子群算法的先进安注箱参数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先进安注箱的分析计算模型;基于捕食者策略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结合并行计算技术,实现了满足压水堆核电厂大破口失水事故下安注容量需求的先进安注箱结构参数的快速自动寻优设计。与现有核电厂先进安注箱结构参数设计的“试错法”相比,本发明方法结合优化算法和并行计算技术,实现了先进安注箱结构参数的快速自动寻优设计,能使反应堆在满足安全准则的前提下,获得更小的先进安注箱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876367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0463358.6
申请日:2018-05-1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求解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堆布雷顿循环瞬态过程方法,首先初始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堆参数;然后计算当前迭代步内控制体的质量、内能以及接管上的流量得到反应堆的瞬态堆芯功率;然后以循环冷却剂的状态作为反应堆燃料棒传热计算的边界条件,计算燃料棒内温度分布更新接管的压力、流量、焓值参数;计算各流体节点的内能变化率并进行判断,最后判断是否达到最终计算时间,从而形成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瞬态过程。本发明简化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反应堆布雷顿循环瞬态过程的求解流程,又保证了计算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714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67830.X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3D打印的核燃料组件定位格架,包括内部结构及外围结构;内部结构包括方形阵列的内部栅格单元,每个内部栅格单元由两个内部双面弹性夹持单元和两个内部双面刚凸单元组成;外围结构由外部单面弹性夹持单元或外部单面刚凸单元与内部结构外侧的内部双面弹性夹持单元、内部双面刚凸单元围成外部栅格单元,栅格单元内安装有燃料棒;内部双面弹性夹持单元和内部双面刚凸单元分别具有搅混翼;外部单面弹性夹持单元和外部单面刚凸单元分别具有导向翼,工作过程水流冲击搅混翼和导向翼,在燃料棒侧面产生搅混区域;定位格架整体是由金属3D打印自下而上一体成型;本发明具有夹持效果好、冷却水冷却和减缓核反应作用提升、格架外围变形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6876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67540.5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核燃料组件定位格架,包括内部格架单元,内部格架单元相互连接,组成了方阵;内部格架单元方阵的外侧和定位格架最外围的边缘格架单元连接,相邻两条边上的两个最外侧的边缘格架单元均与一个角格架单元相连,组成完整的定位格架;所述的内部格架单元、边缘格架单元、角格架单元分别具有四个、两个和一个搅混翼以改变水力场;所述的定位格架整体是由金属3D打印自下而上一体成型,材料选择锆合金或高温合金,各个格架单元间通过共接的桥路实现相连;本发明利用增材制造技术易于制造形状复杂、难以加工的结构的优势,设计出利于水流通过、搅混翼搅混效果更佳、易于安装的格架,大幅度降低制造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