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2973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206601.8

    申请日:2017-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开采方法。本发明的房柱采矿法包括盘区设置、采准切割、矿房回采和矿柱回采步骤,本发明将岩巷快速掘进机械化配套作业线引入矿房、矿柱的回采工作,实现机械化作业,变革了传统的房柱法钻凿扇形中深孔,电耙出矿的落后工艺;并且利用抛掷充填技术,克服了传统管道充填的局限,方便灵活,妥善的解决了传统房柱采矿法矿柱资源回收与维护采空区稳定之间的矛盾。

    一种倾角多变薄矿脉的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54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714406.X

    申请日:2017-0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采矿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倾角多变薄矿脉的开采方法,以解决在薄矿块回采中造成地下有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该倾角多变薄矿脉的开采方法,该方法包括矿块结构参数划分、采准切割、缓倾斜矿段回采出矿、急倾斜矿段回采出矿等步骤,为同一矿块中缓倾斜矿段和急倾斜矿段选择不同的采准工程、回采方法和出矿工艺,并将同一矿块中不同倾角矿段不同的采准工程、回采方法和出矿工艺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倾角多变薄矿脉的灵活开采。

    螺纹钢高压注浆锚杆及其加固巷道的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6787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310651636.8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一种螺纹钢高压注浆锚杆,包括锚杆主体,还包括排气管,锚杆主体外表面设有螺纹,锚杆主体尾端设有弯折,锚杆主体尾部外面焊接有注浆管,锚杆主体外壁固定排气管。应用螺纹钢高压注浆锚杆加固巷道的支护方法,孔网采用梅花型布置,孔网间距小于注浆液体二倍的扩散半径;锚杆孔孔径40~44mm,锚杆孔孔底端位于原岩深度1.2m处,锚杆孔孔深比锚杆主体锚固端深150~200mm;向锚杆孔插入锚杆,使弯折紧贴岩面,用浸泡好的水泥卷挤入锚杆孔孔口将锚杆固定,对巷道进行全断面喷砼,利用锚杆孔采用水泥浆对巷道进行加压注浆。水泥浆加压扩散使巷道围岩松动圈与充填浆体形成一整体承压拱,锚杆的抗拉增加承压拱的抗压强度,限制围岩松动圈进一步扩大。

    中深孔、深孔联合爆破技术回收矿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08622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74527.4

    申请日:2012-08-03

    Abstract: 一种中深孔、深孔联合爆破技术回收矿柱的方法,已采空矿房的间柱上布置中深孔凿岩巷道;中深孔凿岩巷道的壁上布置多排中深孔炮孔组;各中深孔凿岩巷道内布置切割槽平巷,切割槽平巷内布置多组炮孔组;顶柱内开凿深孔凿岩巷道,深孔凿岩巷道的壁上布置多排深孔炮孔组;导爆管雷管置于中深孔炮孔孔底,导爆管雷管置于深孔炮孔中部;采用复式网络结构联接各炮孔,采用非电导爆管雷管引爆主导爆索的方式进行爆破,由主导爆索引爆支导爆索,再由相联的导爆管将爆轰波传到各分段非电毫秒雷管,控制各排炮孔按顺序起爆,完成矿柱爆破;通风后即可回收爆破的矿柱。本方法一次性爆破回收底柱以上的间柱及顶柱,降低了贫损率,提高了回收率。

    一种束状深孔爆破回收顶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82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90002.X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束状深孔爆破回收顶柱的方法,先选择两个相邻近的间柱,在每个间柱中心自下向上开掘行人天井,再在间柱顶部的顶柱内开掘凿岩巷道,设置两个潜孔钻机凿岩中心,布置等间距的深孔排面线,以向外发散束状型布置,并依次编号;在每一排深孔排面线上自上而下开凿三个等间距的深孔,形成三排爆破面,装填爆破炸药,构成小抵抗线大孔底距的爆破网络;爆破时采用复式导爆索网络,第一排爆破面的爆破孔为1段,第二排爆破面的爆破孔为2段,第三排爆破面的爆破孔为3段,完成顶柱的爆破回收。本发明实现了小抵抗线大孔底距的爆破网络,极大的回收了矿柱资源,提高了顶柱资源回收率,降低了损失。

    一种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8314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90005.3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采倾斜及急倾斜薄矿体的方法,先沿矿体走向划分矿块,在矿体下盘向上开凿脉外行人通风天井、联络道和出矿巷道;采用由采场一侧向另一侧前进式、由下向上的回采顺序,钻凿炮孔,一次多孔多排爆破,回采过程中预留点柱,加强敲帮问顶工作,必要时采用锚杆进行锚固;先将矿石的三分之一通过出矿巷道由铲运车运出,预留点柱和崩落矿石一起支撑采场上盘围岩,待回采至顶柱位置,再进行大量放矿;再用浆砌石对采场穿脉巷道、出矿巷道等进行封堵。本发明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实践,在不新建充填工艺、不改变整体采矿工艺的情况下实现对倾斜薄矿体的开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一种中稳矿岩体强采强出的阶段空场采矿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3944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911158503.0

    申请日:2019-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稳矿岩体强采强出的阶段空场采矿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矿块划分、采准切割、矿块回采落矿、底部振动出矿、地压管理在保证回采安全的条件下实现连续出矿;本发明的具有回采效率高、工艺简单、作业安全、成本低等优点,利用空场法的崩矿强度大特点,应用微差导爆管和多排同段爆破技术,在补偿空间允许的条件下,采用大规模落矿工艺,底部出矿配套使用独特的连续出矿系统,实现了强采强出工艺,为空场法的广泛应用和机械化开采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一种水平滚筒式不规则物料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067432B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1711209247.4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滚筒式不规则物料分离装置,属于物料筛分设备领域。本发明主要包括漏斗、压盖、转轴、导槽、钢丝耙、机架、导管、挡圈、分流隔板和滚筒,向滚筒内加入物料,并为转轴提供动力,带动滚筒顺时针转动,当钢丝耙进入导槽后,就可以将待分离物料紧紧压住且随着滚筒的转动将该物料从物料堆中带出,当物料被携带至导槽右侧时,窗口与左挡圈和右挡圈之间的矩形开口对齐,物料挣脱钢丝耙后落入漏斗,完成分离;此时钢丝耙也从导槽脱离,在橡皮筋的拉力下回复原位,随滚筒继续转动且重复上述分离过程。该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可以将一定粒径范围内的不规则物料分级分离。

    一种用于进路式回采中的爆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2917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05399.7

    申请日:2018-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进路式回采中的爆破方法,岩石的动态抗拉强度低于充填体的动态抗压强度,周边孔起爆后,在矿岩与充填体交界处,由于充填体与矿岩波阻抗的不同,爆破应力波在两介质界面处将发生反射拉伸波和透射压缩波,通过计算周边孔与充填体之间的间距,确定掌子面爆破参数,使得爆破产生的应力波在两介质交界处产生的透射压缩波的应力波峰值低于充填体的动态抗压强度。保证充填体保持完整而不受破坏,同时,产生的反射拉伸波的强度大于岩石动态抗拉强度,增加破岩效果。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既能够保证进路中矿体能够充分爆破,又能保证进路一侧或两侧充填保持完整,不受到爆破应力波的破坏。

    一种菱形梯段胶结充填采矿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3955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632009.3

    申请日:2016-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16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矿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菱形梯段胶结充填采矿法,该方法将矿块沿垂直方向划分为5个分段,每个菱形采场设一条集中出矿巷道和一条充填平巷,可在不同的分段水平进行掘进、凿岩、爆破工作;采场每次爆破推进,当空区达到临界状态时,即开始充填;如矿体厚度不足以形成菱形回采状态,则将中间两条凿岩巷道规整为一条凿岩巷道,呈半菱形状采场上向梯段式回采,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充填采矿方法,能形成“∧”形顶板,这种顶板类型能够起到应力拱、应力隔绝和应力控制作用,可有效的解除某些赋存条件复杂的矿体中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的不利影响;同时可实现强掘、强采、强充,可空分发挥机械设备能力及使用效率,增大矿块生产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