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高温管路的可变质量动力吸振器及装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0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24579.X

    申请日:2022-01-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高温管路的可变质量动力吸振器及装配方法,包括质量环、管夹,所述管夹设置在质量环内,管夹外周经圆周均布的若干弹簧与质量环内壁相连接,弹簧沿管夹进行布置,所述质量环上对称安装有质量片组,质量片组有堆叠设置的至少一片质量片组成,所述弹簧内套设有金属橡胶柱,金属橡胶柱两端分别与质量环、管夹相连接;本吸振器解决了高温管路在运输气体产生脉动时的振动问题,吸振器结构简单,质量可通过增减质量片进行微调,在实现管路吸振功能的同时,减少了更换维护时因零部件容易丢失产生的安全隐患,吸振器质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以适应不同吸振频率管路的工作条件。

    基于金属橡胶孔隙材料磁流变高阻尼减振器及其减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514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89866.X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橡胶孔隙材料磁流变高阻尼减振器,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固连有多孔隙金属橡胶的半球形减振元件,半球形减振元件中部固连有活动杆,活动杆对面同轴设有固连在壳体上的固定杆,固定杆与活动杆之间设有防震枕,壳体内部空腔填充有磁流变液体。本发明的突出特点是减振器采用高阻尼性能的金属橡胶作为减振元件,磁流变液体与金属橡胶减振元件的有机结合,在受到外部载荷时,基于多孔隙结构特征的金属橡胶,减振器的阻尼是可变的。此发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以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中。

    一种用于乳液分离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96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343172.5

    申请日:2021-11-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乳液分离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属于金属材料改性技术领域。所述超疏水‑超亲油金属橡胶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基底金属橡胶、填充物碳纤维、粘结剂和低表面能修饰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橡胶复合材料,配方科学合理,工艺流程简单实用。采用机械性能优异的金属橡胶多孔结构框架为复合材料的基底,碳纤维可以牢固的嵌入其内部,再用具有低表面能和粘结性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包裹,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制备的超疏水‑超亲油金属橡胶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抗磨性能,也可以高效分离乳液。同时也为今后为开发耐磨的超疏水‑超亲油表面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探索,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种梯度多孔金属橡胶制动盘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3669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48397.5

    申请日:2021-06-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梯度多孔金属橡胶制动盘,包括夹设在两片制动盘本体之间的多孔金属散热件,多孔金属散热件为梯度多孔金属橡胶,梯度多孔金属橡胶从中心至边缘的孔隙度不断增大,以抑制涡流扩大的趋势。不同车速下,制动盘通风流道内存在涡流现象,而空气在涡流区域流速较低,不利于制动盘的对流换热;并且制动盘的涡流区域从中心至边缘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本发明采用梯度多孔金属橡胶,从中心至边缘的孔隙度不断增大,以抑制涡流扩大的趋势。

    高度可调且可实现小位移限位的三向抗冲击减振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257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37083.1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度可调且可实现小位移限位的三向抗冲击减振器及其工作方法,其中高度可调且可实现小位移限位的三向抗冲击减振器包括上部减振机构、下部减振机构和调高机构,所述上部减振机构包括上管夹、下管夹和均匀布设在上管夹、下管夹内周壁面上的若干组缓冲件,各缓冲件内端抵靠在管路的外周表面,各缓冲件外端抵靠在上管夹、下管夹内周壁面上;所述下部减振机构包括减振器壳体和盖设减振器壳体上的顶盖,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管路减振器无法在大冲击载荷下保护管路的问题,在实现管路减振功能的同时,在垂直方向出现大冲击时可以实现小位移限位耗能作用,提高了减振器的抗冲击能力,同时可进行高度调整,以适配不同管路安装面的安装条件。

    三向等刚度金属阻尼减振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81849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1119718.4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向等刚度金属阻尼减振器及其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罩设固定在底座上的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支撑体和均布斜设在支撑体下侧部与底座之间的螺旋弹簧,所述支撑体的上部与外壳内底面之间、支撑体的下部与底座上表面之间设有碗形金属橡胶。本发明减振器结构由弹簧、金属橡胶阻尼元件和其它金属连接部件装配而成,是一种可满足高低温、盐雾、湿热等复杂环境应用的纯金属减振装置;可实现减振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三个方向的等刚度减振要求;额定载荷下的减振器在受多向载荷时,其内部的碗形金属橡胶阻尼元件可以起到三向的阻尼耗能减振作用。

    基于真空电子束焊接的金属橡胶阻尼夹芯板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49707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920841.7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真空电子束焊接的金属橡胶阻尼夹芯板制备工艺,所述夹芯板的上面板和下面板均为金属的板材,芯材为以金属丝编织而成的具有空间网状结构的金属橡胶;所述工艺用于以焊接工艺使板材覆于金属橡胶表面以制备高阻尼夹芯板结构,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1、以超声波清洗板材和芯材,直至板材和芯材的焊接面处的氧化物和杂质被去除;A2、对板材与芯材进行装配,并以焊接夹具把板材与芯材固定形成待焊接件,把待焊接件移至真空室,以排气装置对真空室抽真空;A3、对面板板材与芯材间的焊接位进行预热后,以真空电子束焊机对焊接位进行焊接,使板材以焊接方式与芯材连接形成夹芯板;本发明能以电子束焊接方式制备金属橡胶阻尼夹芯板。

    基于多层金属橡胶的电梯曳引机减振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5088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10585022.7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层金属橡胶的电梯曳引机减振器,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至少4个减震垫固定座,所述减震垫固定座中心设置有凸台,在减震垫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呈半球形状的高密度金属橡胶,在高密度金属橡胶的下平面中心设置有与减震垫固定座中心的凸台相配合以利于限制高密度金属橡胶滑动的凹槽,在高密度金属橡胶的上方设置有呈半球形状的低密度金属橡胶,在低密度金属橡胶的下平面中心设置有与高密度金属橡胶半球曲面相配合的半球形凹槽;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多层金属橡胶的电梯曳引机减振器的工作方法。本发明能通过呈半球形状的高密度金属橡胶和低密度金属橡胶吸收各个方向的振动,并能通过限位挡块进行限位。

    可调式双层金属橡胶阻尼减振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72943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512027.3

    申请日:2018-12-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式双层金属橡胶阻尼减振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底座和固联在底座上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顶面与底座之间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端盖、上固定支架以及下固定支架,所述端盖与上固定支架之间连接有上弹簧组件,所述上固定支架与下固定支架之间设置有金属橡胶阻尼元件,所述下固定支架与底座之间连接有下弹簧组件。本发明结构合理,采用金属橡胶与弹簧的复合结构,主要通过弹簧调节减振器的刚度,金属橡胶阻尼元件不仅增加减振器的阻尼,而且可适用各种工况,通过二者的结合,使减振器的整体刚度与阻尼能调节到实际应用中最合适的性能参数区间,提高了减振器的综合性能,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一种基于金属橡胶的腰椎间盘假体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573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232835.4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橡胶的腰椎间盘假体结构,包括从上到下顺序设置的上终板、髓核以及下终板,所述上终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球面凹槽,所述髓核的上表面设置有球面穹顶,所述球面凹槽与球面穹顶相配合形成球窝关节,所述下终板的四角均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髓核设置在四个限位挡块之间;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橡胶的腰椎间盘假体结构的工作方法。本发明不仅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所述上终板相对髓核与下终板进行左旋转、右旋转、前屈、后伸、左侧弯以及右侧弯六个工况的自由运动,所述髓核沿着下终板的矢径、横径方向平行移动,良好地模拟了正常腰椎间盘的耦合运动,实现了高度的重建、符合腰椎间盘的生物力学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