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前盖和压缩机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8239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94037.X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前盖和压缩机,压缩机前盖包括盖体,其内侧形成有分油通道和用于通入油气的进气室,进气室与分油通道相邻设置,盖体的外侧设有排气口,分油通道的顶端与排气口连通;分油管,竖直设于分油通道内且顶端与排气口连通;回油组件,设于进气室内,回油组件包括阻隔件,阻隔件可拆卸地安装于进气室与分油通道之间以将进气室与分油通道分隔开来,阻隔件上设有连通进气室与分油通道的出气口,出气口水平朝向分油通道。以此,在不对盖体的外壁进行切割破坏前盖密封性的前提下实现将进气室与分油通道水平横向连通,油气从阻隔件的出气口水平切入到分油通道内与竖直安装的分油管接触,油气分离的效果显著,压缩机排气的混油率更低。

    一种压缩机前盖和压缩机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8239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94036.5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前盖和压缩机,压缩机前盖包括盖体,其内侧形成有分油室和用于通入油气的进气室,进气室与分油室相邻,盖体的外侧设有连通至分油室的排气口;分油构件,包括第一分隔件,多个第一分隔件沿水平方向依次分隔设于分油室内且与分油室的侧壁贴合以将分油室在水平方向上分隔出多个隔室,相邻两个第一分隔件之间为一个隔室,第一分隔件设有连通口将相邻两个隔室连通;其中,排气口与第一个隔室连通,进气室与最后一个隔室连通。以此,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油气在通入进气室后,油气在多个隔室内碰撞流动,使得油气中油液与气体充分发生分离,相比于分油管的分油方式,油气分离效果更显著。

    一种排气结构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851741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77208.2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结构和具有其的压缩机,其中排气结构包括平衡块和推杆,推杆的第一端与平衡块抵接,推杆的第二端与弹性部件抵接,弹性部件设置在排气管内。平衡块具有凸轮廓线,在平衡块带动推杆运动的过程中,凸轮廓线形成周期性的运动轨迹,以周期性地关闭排气管的排气口。当平衡块旋转到一个角度范围内时,推杆相对于排气管向内运动,推杆挤压弹性部件,此时推杆关闭排气管的排气口。当平衡块旋转到另外一个角度范围内时,推杆相对于排气管向外运动,弹性部件恢复形变,此时推杆打开排气管的排气口,将压缩机内的气体排出。周期性地关闭排气口可以延缓油气混合物的排出过程,可以更好的实现油气分离,防止压缩机在高频工况下缺油。

    压缩机、空调器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45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46935.5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空调器,其中压缩机,包括:外壳及均油管,所述外壳上具有压缩机排气管,所述外壳的容置腔底部形成油池,所述均油管的顶端与所述压缩机排气管连通,所述均油管的底端凸出于所述外壳的内壁面设置以与所述容置腔连通,且所述均油管的底端设置高度与所述油池的上限油位对应设置。本发明仅通过对均油管的底端与外壳的内壁面的相对位置的调整即可有效降低压缩机排气吐油率、并保证压缩机容置腔内润滑油的有效回油,结构极为简单,无需其他复杂的组装步骤,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压缩机制造成本。

    一种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282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223148.7

    申请日:2023-09-21

    Inventor: 李晓文 廖熠 徐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及空调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油气分离后的润滑油无法及时回流至油池的技术问题;涡旋压缩机,包括筒体、泵体组件、电机组件和油池,泵体组件靠近筒体的顶部设置,油池设置在筒体的底部,电机组件设置在泵体组件和油池之间;泵体组件和电机组件之间形成排气腔;电机组件的定子固定在筒体的内侧壁上,定子上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第一端与排气腔连通,第一通道的第二端与油池连通;从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第一通道逐渐朝向预设方向倾斜;排气腔内设置有导气部件,导气部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泵体组件上的排气口连通,由出气口排出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与预设方向相同。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5089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77425.8

    申请日:2023-08-24

    Inventor: 廖熠 李晓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压缩机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泵体组件,泵体组件包括曲轴和和气缸组件,气缸组件设置有相连通的排气通道和工作腔,曲轴的偏心部在工作腔内对冷媒压缩后,冷媒沿排气通道排出;转子组件,转子组件至少包括转子,转子开设有供曲轴穿过的轴向中心孔,转子上还开设有沿轴向方向贯穿设置的流通槽,流通槽为至少一个,转子的靠近偏心部的端部与排气通道具有距离地设置;第一分离组件,第一分离组件设置于转子朝向偏心部的一端,第一分离组件具有第一分离空间,第一分离空间与排气通道、流通槽均相连通地设置,冷媒沿排气通道排出后,在第一分离空间内进行第一次油气分离。本方案可降低冷媒的含油量。

    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泵体结构、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5573903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05315.5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泵体结构、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涡旋压缩机的泵体结构包括:曲轴和动盘,动盘的部分结构套接在曲轴的端部外周,曲轴的端部外周壁上开设有第一螺旋齿,动盘的部分结构的内周壁上开设有第二螺旋齿,第一螺旋齿与第二螺旋槽形成螺旋配合,第一螺旋齿的齿壁与其配合的第二螺旋槽的槽壁之间形成间隙,润滑油能进入间隙中,第一螺旋齿能随曲轴的转速不同而产生对于间隙中的油的不同大小的作用力,进而作用于第二螺旋槽的槽壁上。根据本发明能根据不同的转速提供对动盘上不同的支撑力,实现了动盘背压能够随转速的不同而自动调节的效果,解决了固定的背压压力无法兼顾冷量的泄露和动静盘磨损的问题。

    泵体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45090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39579.8

    申请日:2022-10-11

    Inventor: 李晓文 廖熠 徐嘉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和涡旋压缩机,属于涡旋压缩机领域。该泵体组件包括动涡盘和静涡盘,所述动涡盘和所述静涡盘围成压缩腔;所述动涡盘于所述压缩腔处设有贯通两侧的第一排气孔,所述静涡盘于所述压缩腔处设有贯通两侧的第二排气孔。本申请在动涡盘上设置贯通两侧的第一排气孔,能导走处于涡旋齿中心部的压缩气;结合静涡盘上的第二排气孔,能够不影响压缩腔结构同时增大排气量,降低排气损失,提高涡旋压缩机的能效。

    泵体组件和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0506527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560724.6

    申请日:2015-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和压缩机。泵体组件包括:同轴设置且彼此独立工作的至少两个气缸;至少一个隔板组件,相邻两个气缸之间设置有一个隔板组件,隔板组件具有与相邻两个气缸分别连通的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通过在相邻两个彼此独立工作的气缸之间设置隔板组件,以保证相邻两个气缸的工作互不干扰,并通过在隔板组件上开设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以使彼此相邻两个气缸除了通过原有的排气结构排气以外,还具有隔板排气的功能,从而有效改善了压缩机的排气性能,使泵体组件和压缩机具有排气顺畅、排气阻力小的特点,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压缩机的排气功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