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中央地板板件
    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9586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810544627.1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中央地板板件。其前端与前围板连接,所述前围板划分车辆的前部与车辆的内部空间。其后端与后横梁连接,所述后横梁布置在后部的前端以横跨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中央地板板件包括中央地板构件,所述中央地板构件包括“U”形地板通道部分和地板侧延伸部分并且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隔开设置,所述地板侧延伸部分与所述地板通道部分整体地形成并且从所述地板通道部分朝两侧延伸。中央横梁包括“U”形横跨通道部分和横跨侧延伸部分,所述横跨通道部分连接地板通道部分,所述横跨侧延伸部分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从两侧结合至所述横跨通道部分,以连接地板侧延伸部分。

    车身结构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93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0821031.9

    申请日:2020-08-14

    Abstract: 一种车身结构,包括:挡泥板构件;减震器壳体,该减震器壳体结合到挡泥板构件;以及侧加强构件,该侧加强构件被构造成将挡泥板构件和减震器壳体连接到前柱的下侧并加强发动机室的侧表面,其中,减震器壳体和侧加强构件包括彼此对应且彼此结合的阶梯状结合部分。

    用于车辆的前柱结构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7607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10993120.9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柱结构,其包括:前柱,其包括前柱下部和前柱上部,所述前柱下部竖直地延伸,所述前柱上部从前柱下部倾斜地延伸。连接构件联接至所述前柱下部的底端部,并且连接前纵梁和门槛。前柱下部具有S形的截面,并且连接构件具有联接到前柱下部的底端部的阶梯状凸缘。

    车辆的车身地板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8457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1464630.9

    申请日:2018-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车身地板,其包括:座椅轨道,座椅安装于该座椅轨道;中部地板,其包括设置在通道构件的相对侧的中部纵梁以及使中部纵梁与通道构件连接的中部横向构件;后部地板,其具有与中部纵梁连接的后部纵梁;侧加强构件,其设置在中部横向构件和后部地板之间,以便覆盖中部纵梁和后部纵梁;以及中部加强构件,其设置在中部横向构件和后部地板之间,以便覆盖通道构件;其中通过侧加强构件和中部加强构件来确保中部地板、后部地板和通道构件的外围部分的刚度,并且中部地板和后部地板提供座椅轨道的安装结构。

    用于车辆的底部结构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76906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893725.2

    申请日:2015-11-27

    Inventor: 洪德和 郑熙锡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底部结构。具体地,该底部结构包括前侧构件。该前侧构件包括:冷却模块区段,该冷却模块区段作为最前部并对应于该车辆的前部中的冷却模块的位置;前吸收区段,该前吸收区段朝向冷却模块区段的后方延伸;以及动力系区段,该动力系区段朝向前吸收区段的后方延伸并对应于设置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位置。此外,副框架安装区段朝向动力系区段的后方延伸并对应于设置副框架的位置。另外,该前侧构件的每个区段具有不同的厚度。

    使用组件集成式后下部的车身框架

    公开(公告)号:CN115123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110799841.3

    申请日:2021-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组件集成式后下部的车身框架,组件集成式后下部包括:主体框架、前‑后连接构件、衬套安装构件以及接合式扭力梁桥安装构件,主体框架具有第一侧的端部与第二侧的端部并具有预定长度;前‑后连接构件在所述第一侧的端部处连接侧梁并在所述第二侧的端部处连接后侧构件;衬套安装构件将衬套联接到所述第一侧的端部;接合式扭力梁桥安装构件联接到接合式扭力梁桥、底盘弹簧或减震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接合式扭力梁桥、所述底盘弹簧或所述减震器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侧的端部接合。

    用于燃料电池的分隔器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00918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110462292.7

    申请日:2011-12-19

    Inventor: 郑熙锡

    Abstract: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分隔器,包括流场板和主体板。流场板具有多孔板结构并被结合到气体扩散层的外表面以形成反应气体流场。主体板被结合到流场板的外表面以密封反应气体流场。流场板具有突起,该突起以重复图案从流场板的两个表面突出,形成不均匀结构。流场板具有在从流场板的一个表面突出的突起的一个尖端处被结合到气体扩散层的槽脊部,以及在从流场板的另一个表面突出的突起的相反尖端处被结合到主体板的结合部。

    车身增强结构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09357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410298860.8

    申请日:2014-06-26

    Inventor: 郑熙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 B62D25/025 B62D25/2036

    Abstract: 揭露了一种车身增强结构。所述车身增强结构可以包括有前柱、侧部内增强构件、地板顺从部、第一增强构件以及第二增强构件;所述前柱形成为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上下延伸;所述侧部内增强构件形成为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增强构件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联接至前柱的下部,并且具有联接至所述侧部内增强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增强构件整体联接至所述第一增强构件的另一端,并且具有联接至地板顺从部的一端以及联接至侧部内增强构件的另一端。如此所述车身增强结构改进了关于应对车辆的正向碰撞及侧向碰撞的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