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49612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65598.9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清泰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4 , Y02E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供冷方式技术领域的一种利用城市热网驱动的供冷方式,是一种利用热网热水驱动吸收式制冷机、溶液除湿机来实现用户处的制冷除湿目的,同时,驱动制冷除湿后的热网水可用于生活热水预热,并可进一步通过地埋管将热量回灌至地下,从而逐步降低热网回水温度,回灌至地下的热量冬季可提取出用于供热。在电厂内部,采用凝汽器、蒸汽吸收式热泵和汽-水换热器组合加热的方式,实现热网回水梯级加热。该种方式较常规的分布式供冷方式及集中供冷水的方式,可以在制冷季利用闲置的城市热网资源,增加热电厂的热负荷,回收电厂循环水余热,并利于削减空调负荷造成的电力高峰甚至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915450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55267.7
申请日:2010-08-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联机室内机风侧旁通容量控制方法及其装置,(1)在室内机内设置有风机、换热器、风侧电动旁通风阀和电子膨胀阀;(2)在制冷工况下,通过风侧电动旁通风阀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联合调节,当房间负荷增加时,减小风侧电动旁通风阀的开度,增加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房间负荷减少时,增加风侧电动旁通风阀的开度,减小电子膨胀阀的开度;(3)制热工况下,通过风侧电动旁通风阀和和电子膨胀阀开度的联合调节,当房间负荷增加时,减小风侧电动旁通风阀的开度,增加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当房间负荷减少时,增加风侧电动旁通风阀的开度,减小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本发明的控制简单,系统运行稳定性较好。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暖通空调领域的各种多联机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1846367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75679.X
申请日:2010-05-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华创瑞风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驱动的内冷型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内冷型除湿模块、内热型再生模块和蒸发冷却模块组成的溶液循环系统、热泵系统和蒸发冷却水系统,并且内冷型除湿模块为新风通道,内热型再生模块和蒸发冷却模块并排设置组成再生气流通道;溶液循环系统包括由除湿喷淋装置和再生喷淋装置通过一溶液循环泵连接组成的级间溶液循环回路,且级间溶液循环回路中灌装盐溶液;热泵系统包括由除湿换热管通过一压缩机并联连接再生换热管和蒸发冷却换热管组成的与溶液换热循环回路和与水换热循环回路,且两循环回路中均灌装制冷工质;蒸发冷却水系统包括由蒸发冷却喷淋装置通过水循环泵组成的冷却水循环回路。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提供干燥新风的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520234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81746.9
申请日:2009-04-1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02 , Y02P8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为发电装置的热泵型热电联供系统。该系统由燃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阳极引射器、重整器、空气预热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装置、燃烧室、烟气型吸收式热泵装置、烟气冷凝换热器通过管路和阀门连接组成。该系统有效的结合了燃料电池与吸收式热泵装置,系统的发电效率高,可达45%以上,且有效地利用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800~1000℃左右的较高温度的排烟依次为重整器、空气预热器提供热量,烟气经过烟气冷凝换热器回收烟气的大量潜热作为烟气型吸收式热泵装置蒸发器侧的低温热源,可将排烟温度降低到30℃以下,回收了烟气潜热,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效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398271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810225852.5
申请日:2008-11-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28D15/02
Abstract: 一种采用分离式热管逆流换热的机房排热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房内的蒸发器、蒸发器风机和安装在机房外的冷凝器以及冷凝器风机,所述蒸发器和冷凝器均含有至少两组以上的换热器,冷凝器中的每组换热器的底部分别通过一根汽液连接管与蒸发器中的每组换热器的顶部连通,并且一一对应,冷凝器中换热器与汽液连接管的接口处高于蒸发器中换热器与汽液连接管的接口处;形成由多组分离式热管组成的内外空气逆流的换热结构。本发明可以实现在较小的温差下,使得整个机房排热系统的利用率增加、节能量增加和换热效率的提高。同时由于采用单根气液连接管连接,与采用两管连接相比,减少了加工和安装的成本,更便于安装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01236034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101082.3
申请日:2008-0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 Y02B30/62 , Y02P80/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技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内燃机热电冷联供系统。该系统由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烟气热水型吸收式热泵装置、冷凝换热器、补充冷热源装置、散热器、高温水换热器及低温水换热器通过阀门和管路连接组成。该系统供热工况下可有效地利用温度较高的排烟作为烟气热水型吸收式热泵装置发生器的高温热源,利用冷凝换热器的热量作为烟气热水型吸收式热泵装置蒸发器的低位热源,降低了排烟温度,回收了烟气潜热,提高了系统的综合效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同时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且在不增加任何设备的同时实现了系统的供冷功能。同时,补充的冷热源装置解决了热电比例与用户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236032A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810101064.5
申请日:2008-02-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环能瑞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泵型换热机组,属于能源技术领域。所述机组由热水型吸收式热泵机组、水-水换热器以及各种连接管路和附件组成;所述连接管路的水路系统分为一次侧管路和二次侧管路两部分,一次侧管路采用逐级顺序串接的方式,一次侧管路热水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水-水换热器、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二次侧管路热水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吸收器和冷凝器以及水-水换热器;由于换热机组一次侧热水依次经过吸收式热泵的发生器、水-水换热器和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将热水的热量进行梯级利用,从而大幅度增大了一次侧热水的供、回水温差。另外,一次侧出换热机组的出水温度一般可以低于二次侧进水温度,这对于常规换热器而言是无法实现的。
-
公开(公告)号:CN100400969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610112861.4
申请日:2006-09-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电厂凝汽余热的水源热泵供热系统,属于热工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在发电厂原冷却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热网加热器12、蒸汽引入管13、凝水引出管14、热网泵15、热网供水管线16、热网回水管线17、热泵装置18。将电厂汽轮机1排汽的全部或一部分分至热网加热器12中,凝结放热加热热网循环水,热网循环水在热网加热器12中吸热升温后,通过热网供水管线16由热网泵15驱动输送到用户处,设置在用户处的热泵装置18将热网循环水中的余热取出并升温后供热,热网循环水在热泵中放热降温后再通过热网回水管线17返回热网加热器12,在热网加热器12中吸热升温后再输送到用户,如此循环不已,实现将电厂冷源余热用于供热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0395486C
公开(公告)日:2008-06-18
申请号:CN200610114686.2
申请日:2006-1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24D19/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时实现热调节和热计量的方法及其装置,属于暖通空调领域。所述方法是在每栋建筑的热入口处安装热量表用于计量楼栋总热量,并以此作为该建筑物的供暖收费依据;所述在每户入口分支管路上安装室温通断控制阀,用户可根据需要通过室温控制器在一定的范围内任意设定室温以及任意位置放置室温控制器;所述室温控制器测量室温并同时将实测的室温信号和用户设定的室温信号一起无线传输给室温通断控制阀,通过通断控制阀内置的反映建筑热特性的控制策略计算出阀门开启的时间并进行存储,进而调节室温通断控制阀通断以控制室温;然后依据室温通断控制阀的累计开启时间及户内面积值,进行用户供热量分摊。本发明可同时实现热调节和热计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118077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122082.7
申请日:2007-09-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然对流式分离型热管机房排热装置,该装置采用分离式热管,室内为热管的吸热端,室外为热管的排热端;它由安装在机房内带风机的蒸发器和安装在机房外自然对流式冷凝器两部分组成,蒸发器的上部通过蒸汽管与冷凝器的上部相连通;冷凝器的底部通过液管与蒸发器的底部相连通。采用该排热装置,有效解决了机房排热问题,与连续运行的空调设备相比,可大大降低机房排热的能耗,并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