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聚酰胺增容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659745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10018574.0

    申请日:2009-09-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聚酰胺增容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复合材料界面增容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聚酯聚酰胺增容剂是由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一乙醇胺、尼龙酸、缩聚催化剂和热稳定剂为原料制成,先分别将回收PET和尼龙酸破碎、筛分,向反应釜中加入回收PET、一乙醇胺、热稳定剂,加热使PET胺解,加入尼龙酸酯化,加入缩聚催化剂加热、减压蒸馏缩聚。该增容剂用于改善农业剩余物/热塑性塑料复合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本发明将回收PET和尼龙酸共混使用,使产品原料成本降低,产品附加值提高;尼龙酸中的酸酐杂质可有效利用;该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产业化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一种检测半胱氨酸和粘度的双功能荧光探针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4605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420238.4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半胱氨酸和粘度的双功能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探针化合物结构如式Ⅰ所示。该探针分子以2,7‑二羟基萘作为分子支架,通过在醛基中引入(2‑[1‑(2‑噻吩)亚乙基]丙二腈)构建近红外荧光基团。探针选择丙烯酸酯基团作为识别基团,可以选择性地检测半胱氨酸。由于单键在低粘度下可以自由旋转,探针的荧光强度忽略不计。当探针化合物与半胱氨酸进行反应后,近红外荧光基团被释放,高粘度环境可以抑制单键的旋转,从而使探针发出荧光。优势在于,该探针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发射波长较长,可对半胱氨酸和粘度同时检测。

    一种检测环氧合酶2的光动力治疗探针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177761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0698424.5

    申请日:2020-07-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环氧合酶2的光动力治疗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探针化合物结构如式Ⅰ所示。该前药分子将癌症标志物环氧合酶2的有效抑制剂消炎痛,利用柔性丁烷与双光子萘酰胺荧光团连接,并且引入Ce6光敏剂用于光动力治疗。探针在缓冲溶液和正常细胞中无明显荧光,而在过表达环氧合酶2的溶液和癌细胞中荧光和单线态氧量子产率剧烈增加,实现荧光成像协同光动力治疗。优势在于,探针兼具分子靶向作用和光动力疗效,是一种鉴定肿瘤并在光激发下生成单线态氧杀死肿瘤的有效工具。

    用于二氧化硫和粘度双检测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14149359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607689.0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硫和粘度双检测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荧光探针化合物结构如化合物PVS所示。该荧光探针利用吲哚盐和咔唑之间的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TICT)机制来实现对粘度的双光子激发响应。同时,与吲哚盐相连的碳碳双键可以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实现对二氧化硫的响应。优势在于,PVS可以同时跟踪二氧化硫和粘度的波动,具有两个容易区分的发射。PVS还可以精确地可视化线粒体形态,成功实现了双光子激发下线粒体中二氧化硫和粘度的实时准确监测。

    一种靶向肿瘤β-半乳糖苷酶近红外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4555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77443.7

    申请日:2019-11-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靶向肿瘤细胞并被β-半乳糖苷酶激活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荧光化合物结构如式Ⅰ所示。该探针化合物将β-半乳糖苷酶可识别的底物αD-半乳糖(αD-gal)与花菁近红外荧光团结合,引入αvβ3-整合素受体靶向的配体c-RGD。利用配体c-RGD靶向肿瘤细胞的能力,用于过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活体小鼠肿瘤的近红外成像。优势在于,结合了受体介导的细胞摄取和分子靶点激活,能够实时和非侵入性检测活体组织中的β-半乳糖苷酶。可成功应用于改善癌症成像,促进有效的癌症诊断。

    一种基于MOF的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58916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792048.4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F的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复合材料用于检测手性药物对映体的应用,属于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物、分析化学和手性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先制备石墨相C3N4负载金属有机框架物[(AgL)ClO4]n纳米晶体,继续加入溴化钾原位还原制得基于MOF的三元纳米复合材料g‑C3N4@MOF@Ag。采用该复合材料构建的传感器,灵敏检测手性药物对映体。

    一种基于苯并吡喃腈的比率型pH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546565B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610873157.4

    申请日:2016-10-08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苯并吡喃腈的比率型pH荧光探针合成方法及应用,具体为一种顺式‑2‑(2‑(2‑(4‑羟基苯基)‑2‑(吡咯烷‑1‑基)乙烯基)‑4H‑苯并吡喃‑4‑亚基)丙二腈的制备,及用于检测水溶液中pH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所涉及的pH荧光探针合成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纯化步骤简单,且在很窄的pH范围(pH=2.4‑4.0)中表现出极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该探针在乙醇、水的混合液(80/20,v/v)中浓度为10‑5moL/L时呈无色透明状,365nm下表现为淡蓝色荧光;在强酸条件下溶液变为黄色,且365nm下表现出较强的黄色荧光。通过VERTEX70荧光色谱仪测定,可以实现对pH的测,同时可通过荧光强弱及颜色变化指示溶液中的pH。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在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在医学领域中对于机体内强酸环境下的检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