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84693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210554854.5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过敏源检测的单分散、低生物毒性金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包括1)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于烧杯,加HAuCl4及NaBH4,搅拌,2)往烧瓶中加生长液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加HAuCl4和抗坏血酸,加1)制备的金种,水浴加热,冷却过滤析出的CTMAB,3)取2)制备的金纳米棒,加PBS溶液和探针DNA,放置冰箱中,4)取一定量3)制备的修饰后金纳米棒加靶标DNA,测定同步荧光,根据回归曲线计算过敏源含量。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添加剂,减少CTMAB用量,制备的金纳米棒单分散好、生物毒性低。将金纳米棒用于过敏源的检测,方法检测限、灵敏度明显高于现有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4393275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48441.X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H01M4/4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以钛酸四丁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叔丁醇配成钛源分散液,以二水醋酸锂、去离子水和叔丁醇配成锂源溶液,将混合的钛源分散液转移至微波反应器中微波加热至回流,滴入锂源溶液,待滴入完毕后继续反应1h,冷却,去除溶剂,然后干燥得到钛酸锂前驱体。得到的钛酸锂前驱体放置管式炉中,在空气氛围下350℃预处理1h,随后在Ar气氛围下800℃烧结8h,得到碳包覆钛酸锂电极材料。将得到的活性材料、乙炔黑以及PVDF混匀均匀的在铝箔上面涂膜,制备得到纽扣电池电极片,最后在手套箱中组装半电池并对充放电性能进行测试将活性材料做成半电池进行性能检测,检测发现,碳包覆钛酸锂在1C倍率下容量仍有100mAh/g,循环1000次后比容量仍能保持99%以上,相对于纯相钛酸锂具有优异的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338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110425430.4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B01D5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同位素水溶液萃取分离的方法,属于溶剂萃取技术领域。其采用憎水性杂氮菲和亲水性离子液体分别作为萃取剂和协萃剂,在碱性条件下,杂氮菲、离子液体和锂离子三者形成稳定的离子缔合物,将锂从水相萃取进入有机相,并产生了显著的同位素分离效应。本发明调节氢氧化锂溶液的碱性,分别加入萃取剂、协萃剂和萃取介质亲水性离子液体,常温常压下振荡,静止分层,收集有机相,再向有机相中加入硫酸钠反萃锂盐,锂离子重新回到水相,实现了锂同位素的选择性提取与高效富集。
-
公开(公告)号:CN103878382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10554855.X
申请日:2012-12-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提供了一种特殊形貌金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三聚氰胺,包括以柠檬酸三钠为稳定剂制备金种,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氯金酸,含银盐溶液和抗坏血酸为生长液,加入有机酸为添加剂制备纳米金,离心分离后重新溶解,用于检测三聚氰胺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的拉曼光谱。采用种子诱导多步生长法制备纳米金,通过加入含苯环添加剂、减少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从而显著降低了成本及缩减提纯时间和步骤。由于制备的纳米金具有棱角分明的结构,能够用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检测痕量三聚氰胺的增强基底,在分析时间、成本和重现性方面明显优于HPLC法,可广泛应用于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520187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110377556.9
申请日:2011-11-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苯胺纳米金复合膜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制备聚苯胺纳米金复合膜,提高了材料自身传导性,并成功应用于免疫传感器中,极大的降低了传感器的检测限并获得了更好的稳定性,采用循环伏安法及交流阻抗法对传感器进行表征与测定,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检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在0.1~8ng/ml之间,相关系数为R2=0.9932,检测限为0.033ng/ml(S/N=3)。本发明特异性良好,乳品检测回收率在84~111%之间,可再生使用,稳定性好,可应用于乳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快速检测,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63390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210359038.9
申请日:2012-09-2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性CdTe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用于光学异构化合物对映体的检测,包括采用惰性气体载流反应器制备前驱体,并经反应器输出管导流到含镉源和手性稳定剂混合液中反应得到手性量子点,离心分离后重新溶解,用于检测光学异构对映体标准溶液或样品溶液的荧光光谱。采用特殊的载流反应系统制备量子点,完全消除了现有技术普遍存在的碲氢化钠因氧化变质造成量子点不纯的问题,从而显著提高了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和稳定性。由于手性量子点与光学异构对映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迅速且特异性的分子识别,对映体的检测在分析时间、成本和重现性方面明显优于HPLC法,可广泛应用于药物中光学活性对映体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944598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95427.4
申请日:2012-11-29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金纳米粒子复合膜细胞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制备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金纳米粒子复合膜,提高了材料自身传导性,并成功应用于细胞传感器中,极大的降低了传感器的检测限并获得了更好的稳定性,采用循环伏安法及交流阻抗法对传感器进行表征与测定,建立了丙烯酰胺检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在0.1~10mol/mL之间,相关系数为R2=0.998,检测限为0.033mol/mL(S/N=3)。本发明特异性良好,检测回收率在84~111%之间,可再生使用,稳定性好,可应用于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快速检测,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52018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77556.9
申请日:2011-11-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33/68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苯胺纳米金复合膜免疫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制备聚苯胺纳米金复合膜,提高了材料自身传导性,并成功应用于免疫传感器中,极大的降低了传感器的检测限并获得了更好的稳定性,采用循环伏安法及交流阻抗法对传感器进行表征与测定,建立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检测标准曲线,线性范围在0.1~8ng/ml之间,相关系数为R2=0.9932,检测限为0.033ng/ml(S/N=3)。本发明特异性良好,乳品检测回收率在84~111%之间,可再生使用,稳定性好,可应用于乳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快速检测,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520038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25479.X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其将处理后的金电极浸入氧化石墨烯和硫酸钠溶液中,控制电位电沉积,取出电极,用水洗涤,室温干燥后放在氯金酸溶液中,控制电位电沉积,取出电极,用水洗涤,室温干燥。将修饰电极置入导电高分子单体和支持电解质溶液中,控制电位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聚合,取出电极,用水洗涤,室温干燥。修饰电极在EDC/NHS溶液活化,然后在呕吐毒素抗体中浸泡即可。本发明用电沉积固定石墨烯、金纳米和导电聚合物,不仅非常绿色环保,而且涂层厚度及金纳米粒子的大小和分布密度可以精准控制,从而使修饰电极的批生产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50964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425506.3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H01G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级电容用石墨烯/镍铝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属于电容制备技术领域。氧化石墨放入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和支持电解质,超声振荡,进行恒电位电解,取出电极,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将制得的石墨烯修饰电极放入含有镍盐、铝盐前驱体的溶液中,加入支持电解质,进行恒电位电解10秒,取出电极,去离子水洗涤,干燥。本发明控制电位电解将石墨烯和双金属氢氧化物交替地电沉积于电极表面,不仅实现了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和沉积同时完成,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石墨烯的层厚度以及双金属氢氧化物粒子大小、分布密度的精确控制,而且材料的制备过程没有“三废”产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