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3326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23207.1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35/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还原石墨烯(RGO)/碲纳米线(Te NWs)复合热电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点包括以下步骤:以氧化石墨烯(GO)粉末与聚苯乙烯磺酸钠(NaPSS)为原料,通过水热法还原制备可在水中分散的RGO;以亚碲酸钠(Na2TeO3)为原料,水合肼(N2H4·H2O)为还原剂,通过水热法还原制备可在水中分散的TeNWs;将一定量RGO和Na2TeO3分别超声分散在水中后,在真空抽滤辅助下,将RGO分散液与碲纳米线分散液依次滴涂在柔性玻璃纤维膜上,真空下将玻璃纤维膜烘干。在Ar/H2混合气氛中,于200℃下将覆有复合薄膜的玻璃纤维退火一定时间,得到柔性还原石墨烯/碲纳米线复合热电薄膜。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易控、反应时间短、能耗低、安全无污染、柔性薄膜热电性能优异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18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889775.9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10N10/13 , H10N10/01 , F25B21/02 , C08F251/00 , C08F251/02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0/54 , C08F28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网络水凝胶散热的可穿戴热电制冷器件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浸泡过吸湿盐溶液的双网络水凝胶作为柔性热电制冷器件的散热器,有效的提高了器件性能,采用泡沫镍—导热硅胶的连接方式,有效降低热电制冷器件热端和水凝胶散热端的之间的接触热阻,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器件的制冷性能,并且制作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机械性能良好,材质柔软,弯曲半径小,使得整个热电制冷器件应用于人体穿戴时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制冷温度最高可达7.5℃,制冷稳定性可长达11h,弯曲半径达到10‑15mm,解决了现有可穿戴热电制冷设备因散热不良而导致的效率低下和制冷稳定差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32994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814391.5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锂改性纳米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氟化锂溶液浸泡纳米硅,经过刻蚀,实现对纳米硅提前嵌锂,并在纳米硅表面形成一层氟化锂包覆层,减缓纳米硅在充放电过程中因体积膨胀导致的SEI膜破碎重组及其对锂源的消耗,提高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的循环稳定性,再通过凝胶包覆碳化,实现在纳米硅外层包覆一层碳层来缓解纳米硅在充放电过程的体积膨胀,提高硅基负极材料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21285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256437.8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水电联产器,包括硬件盒、水电联产室和纯净水收纳盒,所述水电联产室中置有水电联产模块,水电联产模块包括若干个水电联产单元,每个水电联产单元包括有热电片、蓝膜、CS/PVA气凝胶,热电片的热端贴有蓝膜,热电片的冷端设置有CS/PVA气凝胶,且热电片的热端朝上,热电片的冷端朝下,花洒喷头从下往上向水电联产模块喷水,蓝膜吸收太阳能,然后通过热电片将热能传递到CS/PVA气凝胶,采用喷射的供水方式将待蒸发水提供至CS/PVA气凝胶,利用热电片两端的温差,能够同时产生纯净水和电能;喷射的供水方式不仅可以增大水电联产模块纯净水和电能的产出,还可以解决光热材料表面结盐和孔道堵塞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0389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977167.9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35/02 , H01L35/16 , H01L35/34 , H01L23/367 , H01L23/373 , H02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棉填充的柔性可穿戴热电发电机的制备方法,采用泡棉填充为柔性热电发电器件提供良好的绝热效果,减少器件的热损失,增大器件的冷热端温差,提升器件的输出功率,并且泡棉的成本低廉,材质柔软,弯曲半径更小,应用于人体穿戴具有更好的舒适性,在环境温度23℃的情况下实际测试泡棉填充的热电发电机戴在人体身上的输出功率密度可达到4μw/cm2,相比于PDMS填充的器件提高了60%~100%,弯曲半径达到5mm,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PDMS作为填充物热导率较高,生产成本较高,机械硬度较高导致了在人体上穿戴的舒适度也不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9846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725888.8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2F1/14 , C02F103/3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气凝胶木片双层结构光热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冷冻干燥法一步成型,将碳纳米管(CNTs)气凝胶和自然木片结合在一起,构成双极过滤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及广泛应用,另外通过控制木片的厚度可以起到调控待蒸发水量的作用,通过调控待蒸发水量与吸收体吸收的能量相匹配,从而增加蒸发速率;使得上层吸收体吸收的热量能够充分用于蒸发,同时,利用这种碳纳米管气凝胶/木片双层结构材料进行污水处理、细菌分离等应用,可满足边远地区或者贫困地区对于快速获得纯净水的要求,为太阳能光热利用提供一种新的应用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7487801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10684250.5
申请日:2017-08-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2F1/04 , C02F1/14 , C01B32/05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高效光热蒸汽转换的多孔木炭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块干燥;然后放入石英管式炉中,氮气氛围保护下300~900℃高温热解碳化,获得碳化的整块木炭;2)将步骤1)获得的碳化的整块木炭沿垂直木炭孔道方向切割或打磨,获得厚度为1~3mm的木炭片;3)将步骤2)制备的木炭片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干净,烘干获得多孔木炭片。本发明获得的木炭片具有规则的孔道,有益于蒸汽的流动,同时和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够保证热量传递给水;对250~2500nm范围内光吸收率可达95%以上,在1kW·m‑2光强下,光热蒸汽效率最高可达91.2%。同时,成本低,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可用于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734575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23155.6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凝胶-聚吡咯光热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以壳聚糖和PVA为基底,制备壳聚糖气凝胶,加入吡咯,用FeCl3使其原位聚合并均匀附着在壳聚糖气凝胶上,得到气凝胶-聚吡咯光热转化材料,该材料结构稳定且具有优异的水热转化性能和吸光性能,可用做光热转化材料,应用于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等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6541149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611115392.1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尺寸控制超小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硝酸银为前驱体,多元醇为溶剂兼为还原剂,在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诱导剂硝酸镍作用下,使用微波辐照为热源,通过控制反应物浓度、比例、微波辐照时间和温度,快速、精准控制胶粒尺寸连续生长进程,达到超小粒径尺寸的精准控制,生产周期短、工艺简便、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易批量化生产,得到的纳米银颗粒粒径范围为1.91‑30.5nm,最小直径仅1.91nm,达到纳米级尺度到原子级过度尺寸,接近纳米极限尺寸,产品纯度高、粒径分布均匀,变异系数4.7‑17.3,稳定性和单分散性强,为超小纳米颗粒的化学和物理特性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439354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46123.1
申请日:2018-03-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C01B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19/007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硒化物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运用水合肼对硒源进行活化处理,通过冷凝回流法来制备硒化物纳米粉体,可准确控制硒化物粉体的组成和纳米形貌,得到的硒化物纯度高、结晶度好、尺寸分布窄,具有高比表面积和低团聚度,有利于提高硒化物的光催化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