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振装置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6072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80017601.0

    申请日:2016-01-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具备:第1安装构件(11)和第2安装构件(12);致动器(14),其根据输入振动而使可动元件(13)往复移动,从而使输入振动衰减并吸收该输入振动;致动器外壳(15),其在内部容纳致动器(14);以及中继连接器(17),其安装于致动器外壳(15),该中继连接器(17)将致动器(14)的连接器(16)和外部电源电连接起来,中继连接器(17)包括:端子(27),其将致动器(14)的连接器(16)和外部电源连接起来;以及壳体(28),端子(27)安装于该壳体(28)的内部,在致动器外壳(15)上,形成有供端子(27)贯穿的通孔(31),且突出地设有围绕通孔(31)的安装筒(32),在安装筒(32)和壳体(28)中的任一者的内侧借助密封件(35)气密地嵌合有安装筒(32)和壳体(28)中的另一者。

    隔振装置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05823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480060986.X

    申请日:2014-09-01

    Inventor: 植木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9/34 F16F13/08 F16F13/107

    Abstract: 隔振装置(10)包括:分隔构件(16),其分隔出第一液室(14)和第二液室(15)。连通通路(30)设置于分隔构件(16),并且该连通通路(30)的内周面设置有变流突部(31、32),变流突部(31、32)朝向连通通路(30)的径向内侧突出并使沿连通通路(30)的轴向流动的液体的流动产生变化。当从穿过连通通路(30)的轴线(O)和变流突部(31、32)的纵截面观察时,连通通路(30)和变流突部(31、32)相对于轴线(O)呈对称形状。变流突部(31、32)的突端部形成朝向轴向上的两侧开口的通过孔(31c、32c)的内周缘部。作为隔振装置(10)的结果,确保了产品特性、抑制了异常噪音的发生,从而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单化和制造的简易化。

    隔振装置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1505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580028841.6

    申请日:2015-03-13

    Inventor: 植木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7 F16F13/10 F16F13/106

    Abstract: 隔振装置(10)被以如下方式构造:第一限制通路(51)设置有压力损失单元(53a、53b),压力损失单元(53a、53b)具有中间室(55)、第一连通通路(57)和第二连通通路(58);第一连通通路部(59)的开口轴线(L1)与第二连通通路(58)的朝向中间室(55)的内部开口的第二开口部(60)的开口轴线(L2)两者彼此错开;第一开口部(59)和/或第二开口部(60)朝向限定中间室(55)的壁面开口;压力损失单元(53a、53b)设置有第一压力损失单元(53a),在第一压力损失单元(53a)中,其第一连通通路(57)与第一液室(14)直接连通且第一开口部(59)朝向限定中间室(55)的壁面开口。在第一压力损失单元中(53a)中,限定中间室(55)的壁面中的面向第一开口部(59)的部分由弹性膜(39)形成。(57)的朝向中间室(55)的内部开口的第一开口

    隔振装置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55840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580022801.0

    申请日:2015-04-20

    Inventor: 植木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7 B60K5/1208 F16F13/10

    Abstract: 隔振装置(10)包括第一安装构件(11)、第二安装构件(12)、弹性体(13)以及分隔构件(16)。限制通路(31、32)形成于分隔构件(16)。限制通路(31、32)包括第一限制通路(31)和第二限制通路(32)。第一限制通路(31)的内周面设置有变流突部(33、34),变流突部(33、34)朝向第一限制通路(31)的径向内侧突出并使在第一限制通路液体(L)的流改变。在穿过第一限制通路(31)的轴线且穿过变流突部(33、34)的纵截面中观察,第一限制通路(31)相对于轴线对称,变流突部(33、34)相对于轴线对称。变流突部(33、34)的突端部形成朝向轴线方向上的两侧开口的通过孔(33c、34c)的内周缘部。(31)内沿第一限制通路(31)的轴线方向流通的

    隔振装置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33385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7769.7

    申请日:2015-04-02

    Inventor: 植木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3/107 B60K5/1208 F16F13/10

    Abstract: 本发明的隔振装置(10)设置有:筒状的第一安装构件(11),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一者连结;第二安装构件(12),其与振动产生部和振动接收部中的另一者连结;弹性体(13),其使第一安装构件(11)与第二安装构件(12)连结;以及分隔构件(16),其将第一安装构件(11)内的液室分隔成第一液室(14)和第二液室(15)。第一液室(14)和/或第二液室(15)以弹性体(13)作为壁面的一部分。在分隔构件(16)处,形成有使第一液室(14)与第二液室(15)连通的涡室单元(30)。

    防振装置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89151B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0880119288.7

    申请日:2008-12-04

    Inventor: 植木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5/1208 F16F13/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简单的构造的防振装置,其能够在较少的加工工时的情况下,使引导轴等不会产生磨损生地、活塞始终顺畅且正常位移。该防振装置包括:芯状安装构件(1)和套筒状安装构件(2),它们中任一方连结于振动的产生侧,另一方连结于振动的传递侧;橡胶弹性体(3),其在芯状安装构件(1)的周围与上述的套筒状安装构件(2)的一端部液密地连结;隔膜(5),其液密地封闭套筒状安装构件(2)的另一端,且在该安装构件(2)的内侧划分出密闭空间;流路构成构件(8),其配设在密闭空间中间部,该流路构成构件(8)将填充有液体的该密闭空间划分成主液室(6)和副液室(7),该流路构成构件(8)由以下部分构成:缸体(10),其固定在套筒状安装构件(2)的内周面,该缸体(10)在外周面具有用于形成连通主液室(6)和副液室(7)的限制通路(11、12)的流路部分(9);旁通路(13),其形成在缸体(10)上,该旁通路(13)连通流路部分(9)和副液室(7);活塞(14),其在缸体内往返运动,该活塞(14)用于控制打开或关闭该旁通路(13);弹簧部件(15),其对该活塞(14)向打开旁通路(13)的方向施力;单向阀机构(16),其被安装在缸体的主液室侧,该单向阀机构(16)容许主液室内的液体流向活塞侧,其中,在缸体(10)内设有与活塞(14)的外周面面接触的冲程引导面(10a),并且,活塞(14)的直径(D)与活塞高度(H)之比为1.0以下。

    隔振装置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3097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80075597.X

    申请日:2020-11-09

    Abstract: 一种隔振装置(1、101),在分隔构件(16)设有将主液室(14)和副液室(15)连通的节流通路(24)、将主液室和收纳室(42)连通的多个第1连通孔(42a)、以及将副液室和收纳室连通的第2连通孔(42b),在分隔构件的、开设有第1连通孔且构成主液室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第1壁面(16b)配设有朝向弹性体(13)沿轴向突出的筒状构件(21),多个第1连通孔开口于第1壁面中的、位于筒状构件的内侧的内侧部分(16f)和位于筒状构件的外侧的外侧部分(16g)这两者,分隔构件(16、116)或可动构件(141)包括调整筒状构件(21)的外周面与主液室(14)的内周面之间的流体的流动的流动状态调整部(50、150)。

    隔振装置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06168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880024851.6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隔振装置(10、110)的限制通路(24)具备向主液室(14)开口的第1连通部(26)、向副液室(15)开口的第2连通部(27)以及将第1连通部(26)和第2连通部(27)连通起来的主体流路(25),第1连通部(26)具备贯通第1屏障壁(28)的多个细孔(31),第1屏障壁(28)具有面对主液室(14)的表面(28a),在细孔(31)的位于表面(28a)的开口周缘部在整周的范围内形成有朝向主液室(14)或者副液室(15)突出的突起部(40、140)。

    防振装置
    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312810B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780033972.2

    申请日:2017-06-16

    Abstract: 本发明的防振装置(10)包括第1安装构件(11)、第2安装构件(12)、弹性体(13)以及分隔构件(16)。在分隔构件形成有使第1液室(14)与第2液室(15)连通的限制通路(24)。限制通路包括向第1液室开口的第1连通部(26)、向第2液室开口的第2连通部(27)以及使第1连通部与第2连通部连通的主体流路(25)。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至少一者具备沿着主体流路的流路方向配置的多个细孔(26a)。对于多个细孔而言,沿着流路方向离第1连通部和第2连通部中的另一者越远的细孔的流路长度越长。

    车辆用的隔振装置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076257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580056263.7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提供已降低了高频振动的隔振装置。该隔振装置(1)包括弹性体(4)和布置在弹性体(4)之间且连接到该弹性体(4)的中间板(5)。中间板(5)具有比弹性体(4)大的声阻抗(Z2),并且中间板(5)以其垂线(O)相对于振动输入方向以角度(θ1)倾斜的方式布置在弹性体(4)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