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42369A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710762934.2
申请日:2012-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51/50 , H01L51/54 , C07D209/86 , C07D239/26 , C07D241/12 , C07D333/76 , C07D409/10 , C07D471/04 , C07F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部量子效率高的发光元件。本发明提供一种寿命长的发光元件。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其包括:一对电极之间的包含磷光化合物、第一有机化合物以及第二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层,其中,第一有机化合物和第二有机化合物的组合形成激基复合物。该发光元件由于利用激基复合物的发射光谱与磷光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的重叠进行能量转移,所以能量转移效率高。因此,可以实现外部量子效率高的发光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693571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11244515.1
申请日:2016-12-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光元件、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且可靠性高的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包括:第一有机化合物;第二有机化合物;以及含有客体材料的发光层。第一有机化合物具有含氮六元芳杂环骨架。在发光层中,含有具有NH基的含氮五元杂环骨架、具有NH基的仲胺骨架或具有NH基的伯胺骨架的有机化合物与第一有机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03以下,或者含有具有NH基的含氮五元杂环骨架、具有NH基的仲胺骨架或具有NH基的伯胺骨架的有机化合物与第二有机化合物的重量比为0.0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654911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710017343.2
申请日:2012-02-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部量子效率高的发光元件,或者提供一种寿命长的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包括位于一对电极之间的包含客体材料及主体材料的发光层,其中主体材料的发射光谱与客体材料的吸收光谱重叠,并且通过将主体材料的激发能量转换为客体材料的激发能量,来发射磷光。由于通过利用主体材料的发射光谱与客体材料的吸收光谱的重叠,顺利进行从主体材料到客体材料的能量转移,所以该发光元件的能量转移效率很高。从而,可以实现外部量子效率高的发光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011058B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280063836.5
申请日:2012-12-12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85 , C07F15/0033 , C09K11/025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44 , C09K2211/1059 , C09K2211/185 , H01L51/0058 , H01L51/006 , H01L51/0074 , H01L51/5016 , H05B33/10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作为具有新骨架的新颖物质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且由于发射光谱的半宽度变夹而其色纯度得到提高的有机金属配合物。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将包括配位原子的氮在内包含两个以上的氮的六元环的芳杂环和β-二酮用作配体的有机金属配合物。在通式(G1)中,X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包括配位原子的氮原子在内包含两个以上的氮原子的六元环的芳杂环。此外,R1至R4分别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846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68838.8
申请日:2012-02-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028 , C07D409/10 , C09K11/06 , C09K2211/1007 , C09K2211/1011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44 , C09K2211/1088 , C09K2211/1092 , C09K2211/185 , H01L51/0056 , H01L51/0058 , H01L51/0059 , H01L51/006 , H01L51/0061 , H01L51/0072 , H01L51/0074 , H01L51/0085 , H01L51/5016 , H05B3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外量子效率高的发光元件。本发明提供驱动电压低的发光元件。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该发光元件包括一对电极之间的包含磷光化合物、第一有机化合物及第二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层。第一有机化合物和第二有机化合物的组合形成激基复合物(受激复合物)。激基复合物的发射光谱与位于磷光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的最长波长一侧的吸收带重叠。激基复合物的发射光谱的峰值波长长于或等于位于磷光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的最长波长一侧的吸收带的峰值波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834140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010139407.4
申请日:2010-03-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L21/336 , H01L29/786 , H01L29/36 , H01L2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4908 , H01L27/1214 , H01L27/1288 , H01L29/66765 , H01L29/78669 , H01L29/78678 , H01L29/78696
Abstract: 不容易发生工作初期中的退化的薄膜晶体管和该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制造一种薄膜晶体管,包括:至少最外表面为氮化硅层的栅极绝缘层;设置在该栅极绝缘层上的半导体层;以及在该半导体层上的缓冲层,其中该半导体层中的与栅极绝缘层的界面附近的氮浓度低于缓冲层及半导体层的其他部分的氮浓度。这种薄膜晶体管在形成半导体层之前将栅极绝缘层暴露于大气气氛,并且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来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384887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10627193.9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85 , H01L51/5016 , H01L51/5278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在发光层中包含可以发射磷光的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元件。此外,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低驱动电压、高电流效率或长使用寿命的发光元件。在包含夹在一对电极之间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中,发光层包含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包括1,2,4三唑骨架、苯基骨架、亚芳骨架、第9族或第10族的金属,1,2,4三唑骨架的4位的氮配位在第9族或第10族的金属,1,2,4三唑骨架的1位的氮与苯基骨架键合,并且亚芳骨架与1,2,4三唑骨架的3位键合并与第9族或第10族的金属键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655222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210057926.5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0059 , H01L51/0067 , H01L2251/5384 , H01L2251/552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外量子效率高的发光元件。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包括:一对电极之间的包含客体、n型主体、p型主体的发光层,其中,从客体的三重激发态与基态之间的能量差减去n型主体(或p型主体)的三重激发态与基态之间的能量差而求得的值为0.15eV以上。在该发光元件中,由于不容易发生从三重激发态的客体到n型主体(或p型主体)的三重激发态的转移,所以高效地进行从处于三重激发态的客体的发光。或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其中,n型主体的LUMO能级比客体的LUMO能级高0.1eV以上或p型主体的HOMO能级比客体的HOMO能级低0.1eV以上。该发光元件在客体内高效地发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从而可以提高发光效率或外量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0486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264494.3
申请日:2012-02-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10K50/11 , H10K85/30 , H10K85/60 , C07D209/86 , C07D239/26 , C07D241/12 , C07D333/76 , C07D409/10 , C07D471/04 , C07F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部量子效率高的发光元件。本发明提供一种寿命长的发光元件。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其包括:一对电极之间的包含磷光化合物、第一有机化合物以及第二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层,其中,第一有机化合物和第二有机化合物的组合形成激基复合物。该发光元件由于利用激基复合物的发射光谱与磷光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的重叠进行能量转移,所以能量转移效率高。因此,可以实现外部量子效率高的发光元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91777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80036890.X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IPC: H01M4/13
Abstract: 提供一种劣化少的负极。另外,提供一种新颖的负极。二次电池包括正极及负极,负极包括包含氟的溶剂、集流体、负极活性物质及石墨烯。负极还包括固体电解质材料,固体电解质材料为氧化物。负极活性物质也可以包含氟。另外,二次电池也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电解质。负极活性物质例如为包含选自硅、锡、镓、铝、锗、铅、锑、铋、银、锌、镉和铟中的一个以上的元素的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