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摩托车车辆的车体前部的导风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357472A

    公开(公告)日:2002-07-10

    申请号:CN01139668.7

    申请日:2001-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小型摩托车车辆的车体前部的导风结构,该导风结构能使前盖小型化,并能提高配置在其内部的散热器的冷却效率。在前盖4的前面中央部,在空气吸入口6、支架护罩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排风口8。在空气吸入口6上设有百叶板61,该百叶板61的尖端从前盖4的前面线(6a)突出。空气吸入口6的上下长度L1与散热器43的上下长度L2基本一致,排风口8的上下长度L3比这些长度长。在前盖4的内侧空间,在前管6的前方配置有散热器43,在散热器4的前面安装有冷却风扇44,在冷却风扇44的前方下部,配置有散热器贮水箱45,在散热器43上配置有喇叭46。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271671A

    公开(公告)日:2000-11-01

    申请号:CN00108122.5

    申请日:2000-04-28

    Abstract: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该车辆的气化器及与该气化器连接的发动机配置于车座的下方,连结设在上述发动机上的左右一对发动机侧托架和车体构架的左右一对的连杆通过横梁相互连接,从而提高了气化器的配置上的自由度。其特征是,形成为下方敞开的基本U字形的横梁69配置于在两连杆681、682的前方侧横跨吸气管83的位置,该吸气管83连接配置于两连杆681、682的后方侧的气化器35和发动机E之间。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用车体构架

    公开(公告)号:CN1271670A

    公开(公告)日:2000-11-01

    申请号:CN00106965.9

    申请日:2000-04-26

    Abstract: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车体构架,该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具有在前端有可操纵方向地支承前轮的头管部的模成形的前部车架和模成形为向后上延伸的形状的连接在底板支承构架的后端上的后部车架,即使后部车架对前部车架产生组装误差也可将头管相对于后部车架的宽度方向中心线的位置偏差抑制得小。其特征是,在设在前部车架23的后端的向前下方倾斜的前部连结部板561、562上连结着设在后部车架24的前端并向前下倾斜的、与前部连结板板561、562重合的后部连结板611、612。

    小型摩托车的车体构造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05A

    公开(公告)日:1998-03-18

    申请号:CN97112926.6

    申请日:1997-06-04

    Inventor: 末田健一

    Abstract: 一种小型摩托车的车体构造,其前车架和自该前车架的后端向后上方延伸的后车架被形成一体、物品存放箱被安装在后车架上,所述前车架上有支承前叉并使之可以控制方向的头管、自该头管向后下延伸的倾斜部,以及连在该倾斜部的后端并大致呈水平地向后方延伸的后处长部;其中:后车架上设有周围有向上立起的侧壁且上部开放的存放凹部,物品存放箱被安装在后车架上且至少一部分被放在该存放凹部上。使物品存放箱的上端高度较低,提高后车架的强度。

    小型摩托车的车体构造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384A

    公开(公告)日:1998-01-07

    申请号:CN97111547.8

    申请日:1997-05-14

    Inventor: 末田健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设于车体车架及动力装置间的后缓冲器的上端安装在该车体车架上的小型摩托车的车体构造,由于车体车架前后分割,所以不仅可以提高组装效率,同时将减少部件数量。车体车架15由后缓冲器的上端安装在后端部的主车架31和连接在前述主车架上、支承燃料箱92等附件的副车架构成,该副车架32将侧把手83设计为一体,由轻合金或合成树脂制成。

    车辆的车体上部结构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973A

    公开(公告)日:1995-07-12

    申请号:CN94102698.1

    申请日:1994-02-19

    Inventor: 末田健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机动摩托车和机动三轮车为主的车辆的车体上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它是在车体上部设置的车顶的后部下面,突出设置大致呈圆筒状的支柱保持部分,将被直立地设置在车体上的支柱上端部安装在该支柱的保持部分里,由此保持住车顶。这种车体上部结构支撑牢固,能够抑制振动和噪声,而且可防止雨水淋湿乘员的脊背。

    摩托车的防风装置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48902C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03156019.9

    申请日:2003-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防风装置,将行驶风供给到风挡的内侧,抑制在该内侧处产生负压,空气导入口不显眼,保持车辆前面良好的外观。将前面朝上方倾斜的上半部(15a)和前面朝下方倾斜的下半部(15b)相结合,构成前手柄罩(15),在该下半部(15b)设置空气导入口(30),在使前缘接触或接近于风挡(12)的内侧面的上手柄罩(13)上,设置有沿风挡(12)的内面开口的多个喷气孔(31),在前手柄罩(15)和上手柄罩(13)之间,设置有导风板(16),该导风板(16)将从空气导入口(30)获取的行驶风引导至喷气孔(31)。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196622C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00108122.5

    申请日:2000-04-28

    Abstract: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该车辆的气化器及与该气化器连接的发动机配置于车座的下方,连结设在上述发动机上的左右一对发动机侧托架和车体构架的左右一对的连杆通过横梁相互连接,从而提高了气化器的配置上的自由度。其特征是,形成为下方敞开的基本U字形的横梁(69)配置于在两连杆(681、682)的前方侧横跨吸气管(83)的位置,该吸气管(83)连接配置于两连杆(681、682)的后方侧的气化器(35)和发动机(E)之间。

    摩托车的防风装置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88543A

    公开(公告)日:2004-04-14

    申请号:CN03156019.9

    申请日:2003-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的防风装置,将行驶风供给到风挡的内侧,抑制在该内侧处产生负压,空气导入口不显眼,保持车辆前面良好的外观。将前面朝上方倾斜的上半部(15a)和前面朝下方倾斜的下半部(15b)相结合,构成前手柄罩(15),在该下半部(15b)设置空气导入口(30),在使前缘接触或接近于风挡(12)的内侧面的上手柄罩(13)上,设置有沿风挡(12)的内面开口的多个喷气孔(31),在前手柄罩(15)和上手柄罩(13)之间,设置有导风板(16),该导风板(16)将从空气导入口(30)获取的行驶风引导至喷气孔(3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