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234628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1043853.2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可以容易地在光轴方向及光轴的径向上小型化。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的可动体(3)被万向架机构(4)支承成能围绕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旋转。可动体(3)由固定于可动体(3)的具备磁体(31、32)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6)驱动。可动体(3)还具备使透镜模块(7)沿光轴(L)方向移动的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透镜移动用磁驱动机构(9)具备固定于透镜模块(7)上的透镜移动用线圈(10)和位于透镜移动用线圈(10)的径向外侧的透镜移动用磁体(11)。磁体(31、32)还用作透镜移动用磁体(11),位于光轴(L)、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的三轴交点(P)的径向外侧。

    线性致动器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3437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680027294.4

    申请日:2016-09-1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性致动器,即使在将凝胶状减振部件设置于可动体与固定体间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驱动可动体。具体而言,线性致动器(1)具有:固定体(2);可动体(6);相对于固定体(2)直线驱动可动体(6)的磁驱动机构(5);以及设置于固定体(2)与可动体(6)间的凝胶状减振部件(9)。凝胶状减振部件(9)被保持在固定体(2)中的第一部分(29)与可动体(6)中的第二部分(69)之间,第一部分(29)面向与磁驱动机构(5)的驱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第二部分(69)在与驱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与第一部分(29)相向。因此,在可动体(6)被驱动时,可动体(6)剪切变形。

    输入装置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69893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880043367.8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入装置。输入装置100具有具备触摸面板40的输入单元4和固定于输入单元4的致动器1,致动器1将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相对移动时的振动输出到输入单元4。输入单元4经由连接体5支承于设备的框架200。连接体5具有以输入单元4及致动器1为质量构成具有多个共振频率的振动系统的弹簧性质,致动器1使可动体以与多个共振频率中的任一个相等的频率振动。连接体5具有固定于输入单元4的第一板部501、固定于框架200的第二板部502、以及连接第一板部501和第二板部502的第三板部503,第三板部503在X方向上弹性变形。

    致动器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3275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880043625.2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1),磁驱动电路(6)使可动体(3)在支承体(2)的内侧沿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振动。可动体(3)具有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延伸并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从支承体(2)向外侧突出的输出部件(30),经由输出部件(30)的第一对置部(32)使用户感觉到振动。可动体(3)具有将输出部件(30)的轴部(31)支承成能沿第一方向(Z)移动的轴承部(33),在可动体(3)的第一对置部(32)和支承体(2)的第一外表面(2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支承部(41),该第一弹性支承部(41)在向第一方向(Z)的一侧(Z1)对第一对置部(32)施力的施力状态下将第一对置部(32)支承成能沿第二方向(X)及第三方向(Y)移动。

    致动器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80019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80042638.8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1,在支承体2中,第一罩部件16的第一端板部160与保持线圈7的保持架60的第一方向Z的一侧Z1重叠配置,且在第一方向Z的一侧Z1与可动体3的第一磁轭86对置。在支承体2中,第二罩部件17的第二端板部170与保持架60的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重叠配置,且在第一方向Z的另一侧Z2与可动体3的第二磁轭87对置。因此,夹在可动体3与第一端板部160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部分之间的第一粘弹性部件91与可动体3及第一端板部160分别适当地相接,夹在可动体3与第二端板部170在第一方向Z上对置的部分之间的第二粘弹性部件92与可动体3及第二端板部170分别适当相接。

    致动器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992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80042630.1

    申请日:2018-06-11

    Abstract: 一种致动器(1),通过磁驱动回路(6)使可动体(3)相对于支承体(2)振动,其中,可动体(3)具备固定有磁体(8)的磁轭(30)和固定于磁轭(30)的内侧的空间中的平衡块(40)。磁轭(30)是三层构造,第一平衡块(41)配置在磁轭(30)的第一板部(311)和第二板部(321)之间,第二平衡块(42)配置在磁轭(30)的第二板部(321)和第三板部(331)之间。第一平衡块(41)及第二平衡块(42)通过铆钉(43)固定于磁轭(30)上。由此,致动器(1)可以使用平衡块(40)使可动体(3)具有适当的重量。

    致动器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52109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880023309.9

    申请日:2018-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在致动器(1)中,将第一磁驱动电路(6)的第一线圈支架(65)、第二磁驱动电路(7)的第二线圈支架(75)以及第三磁驱动电路(8)的第三线圈支架(85)沿Z方向重叠配置,第一线圈支架(65)、第二线圈支架(75)以及第三线圈支架(85)通过约束部件(90)在Z方向上紧固,以将持有磁驱动电路中使用的线圈或磁铁的多个支架无晃动地在第一方向上重叠配置。因此,可以将第一线圈支架(65)、第二线圈支架(75)以及第三线圈支架(85)无晃动地沿Z方向重叠配置。约束部件(90)由包括尺寸及形状在内结构相同的第一部件(91)和第二部件(92)构成。

    致动器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9508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80022724.2

    申请日:2018-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为了缩小致动器(1)的平面面积,具有支承体(2)、相对于支承体(2)可移动的可动体(3)、以及驱动可动体的驱动机构,在驱动机构中,沿(X)方向驱动可动体(3)的第一磁驱动回路(6)和沿(Y)方向驱动可动体(3)的第二磁驱动回路(7)在(Z)方向上重叠配置。第一磁驱动回路(6)具备在(Z)方向上对置的第一线圈(61)及第一磁铁(621、622),第二磁驱动回路(7)在(Z)方向上与第一磁驱动回路(6)重叠的位置具备在(Z)方向上对置的第二线圈(71)及第二磁铁(721、722)。保持第一线圈保持架(61)的第一线圈保持架(65)及保持第二线圈(71)的第二线圈保持架(75)在(Z)方向上重叠配置并连接。

    致动器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7633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880022367.X

    申请日:2018-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致动器(1)可以向多个磁驱动电路各自的线圈供给任意的驱动信号,为此,在持有于支承体(2)的基板(15)上设置有分别电连接使可动体(3)沿X方向振动的第一磁驱动电路(6)的第一线圈(61)的两端、使可动体(3)沿Y方向振动的第二磁驱动电路(7)的第二线圈(71)的两端以及使可动体(3)沿X方向振动的第三磁驱动电路(8)的第三线圈(81)的两端的共计6个供电电极(153)。在罩(11)上形成有使6个供电电极(153)露出的开口部(110)。因此,可以容易地向第一线圈(61)、第二线圈(71)以及第三线圈(81)每个线圈供给任意的驱动信号。

    线性致动器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7789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65658.7

    申请日:2015-07-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性致动器,其能够以较少的零件个数使可动体产生适当的振动。具体地说,在线性致动器(1)中,在可动体(6)处设有一个圆柱状的永磁铁(53),在固定体(2)处,线圈(55)被卷绕于在径向外侧将永磁铁(53)包围的线圈绕线架(3)。由于可动体(6)在永磁铁(53)的轴线(L)方向的两侧具有第一铁芯(71)以及第二铁芯(72),因此与线圈(55)交链的磁通密度高。弹簧部件(8)与线圈绕线架(3)连接,可动体(6)在永磁铁(53)的径向外侧被弹簧部件(8)支承。因此,可动体(6)以稳定的状态被弹簧部件(8)支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