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生物反应池回流系统及曝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972037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191756.X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生物反应池回流系统及曝气系统,回流系统包括兼氧区、多功能区、好氧区和沉淀区,兼氧区的兼氧区出水管与多功能区连通,多功能区与好氧区通过硝化液回流管连通,好氧区与沉淀区通过好氧区至沉淀区流道连通,多功能区与沉淀区通过污泥回流管连通。曝气系统包括潜污泵、好氧区连接管、兼氧区连接管及曝气器,好氧区连接管和兼氧区连接管均与潜污泵的输出端连通,且好氧区连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好氧区内,所述兼氧区连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兼氧区内;通过一台潜水泵实现硝化液的内回流、泥污的外回流、好氧曝气、混合搅拌等功能,减少了设备数量,缩小设备的占地面积,同时解决污水处理费用高及设备运维难度大的问题。

    一种MBBR污水处理设备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972021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191778.6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MBBR污水处理设备,包括MBBR反应池,具有进口和出口,且内部填充有填料;还包括进水泵,设置在前处理区,用于抽吸前处理区处理后的污水;射流曝气器,进水泵连接射流曝气器的进口端,射流曝气器的出口端连接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通过MBBR反应池进口延伸至MBBR反应池内部,连接管道的出口端位于MBBR反应池的底部;拦截板,设置在MBBR反应池的出口处。本实用新型采用射流曝气器底部进水,为MBBR填料提供反应所需氧气的同时,通过射流曝气器的射流为MBBR反应器中填料提供悬浮混合的动力,从而确保悬浮的反应效果。

    一种好氧MBBR工艺用三相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792674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1191791.1

    申请日:2023-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好氧MBBR工艺用三相分离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的好氧MBBR工艺中,大量气体进入影响固液分离效果,以及泥水分离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三相分离装置壳体,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壳体内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储泥区、缓冲区、斜管沉淀区和清水区,所述三相分离装置壳体内设有流道挡板,所述流道挡板与三相分离装置壳体壁之间形成流道,所述流道包括垂直流道和倾斜流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好氧MBBR工艺与三相分离装置结合使用,并对三相分离装置中气液分离结构和固液分离结构进行优化,使混合流体中的气体在流道内得到有效分离,利用缓冲区形成污泥缓冲悬浮层,促进泥水高效分离,有效地提升了好氧MBBR工艺的三相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

    一种用于河湖水混凝絮凝一体化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038793U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22612368.1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河湖水混凝絮凝一体化处理装置,钢结构池体、分离板和搅拌设备,所述分离板设置于所述钢结构池体所形成的内部腔体中,且所述分离板将内部腔体分为混凝腔和絮凝腔;所述搅拌设备设置于絮凝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向混凝腔内通入压缩空气,能够加速混凝速度,提高混凝的效率;通过搅拌设备可加速小颗粒状的絮状物形成大颗粒状的絮状物进行沉淀;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混凝与絮凝的一体化处理,减少占地面积,同时通过加快混凝和絮凝的速度进而加快污水的处理效率。

    一种污水输送管道检查井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294973U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21637566.2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输送管道检查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输送管道检查井,包括塑料井筒和钢筋砼井筒,所述塑料井筒下端用于连接污水输送管,所述塑料井筒另一端插设在钢筋砼井筒下端内。本实用新型的塑料井筒筒壁薄且不需要挖掘相应的浇筑空间,能够大幅减小土建开挖量,也避免了在地下水情况下的现浇土建工作,从而降低了施工难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和节约了施工成本;同时且塑料井筒上端插设在钢筋砼井筒下端内部,能够确保地面或行车道有足够的载荷能力,能够适应适应现场施工误差及地面起伏,也能够满足道路标高的变化,无需对塑料井筒进行二次加工和调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