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碰撞机构及充电桩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257903U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21471294.6

    申请日:2018-09-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碰撞机构及充电桩。防碰撞机构包括固定件;活动件,活动件呈环状结构设置,活动件套设于固定件的外侧、并能够绕固定件转动;及缓冲件,缓冲件设有多个、并呈间距布设于活动件的外周。充电桩包括充电机构和前述的防碰撞机构,充电机构包括桩本体,桩本体设于固定件。通过缓冲件和可转动的活动件设置,当电动汽车正面碰撞充电桩时,缓冲件起到缓冲作用;当电动汽车剐蹭或摩擦充电桩时,活动件转动、并将剐蹭或摩擦产生的作用力转换为切向的旋转驱动力,从而降低了电动汽车对充电桩的损害,使充电桩的运行更为安全可靠,并降低对充电桩的损害,降低维护成本。

    区域检测告警系统
    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232088U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21926900.9

    申请日:2018-11-21

    Abstract: 一种区域检测告警系统,用于禁入区域,区域检测告警系统包括多个区域告警装置,每一区域告警装置均包括本体、报警器和至少一个红外传感器,每一区域告警装置的报警器和各红外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该区域告警装置的本体上,其中,各区域告警装置的各本体用于相互间隔环绕设置在禁入区域的边缘,各区域告警装置的各红外传感器的探测区域位于禁入区域外。上述区域检测告警系统,当有人接近而尚未越界进入禁入区域之前即可检测到,并通过报警器产生告警,能够在禁入区域外即提醒正在接近危险区域的人员停步,给操作人员提供时间停止原有操作并执行正常停机操作步骤,避免人员闯入后才能够检测到采取直接切断电源的方式保护闯入人员,造成设备损坏。

    一种易于更换底部接线板的FTU机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774935U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20671873.4

    申请日:2017-06-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易于更换底部接线板的FTU机箱结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更换底部接线板的FTU机箱结构,包括底部开口的FTU机箱和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可拆卸地密封设置在底部开口上,所述接线板上设有若干相应的航空插座,所述航空插座与FTU机箱内的相应功能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易于更换接线板,便于工程现场调整航空插座的类型和数量,以满足不同的接线要求,无需不同的FTU整机,使得FTU整机的通用性好,生产管理中无需储备大量的各种各类的备用FTU整机,从而使管理方便,降低成本。

    无源继电保护装置
    3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697923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21424264.0

    申请日:2016-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源继电保护装置,包括电流互感器、整流模块、当流经所述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超过预设值时为导通状态的光电耦合器以及输出电压使得外部跳闸线圈闭合的升压模块;电流互感器与整流模块以及主控模块连接,整流模块与光电耦合器连接,光电耦合器与升压模块连接,升压模块与主控模块连接。上述无源继电保护装置,当流经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超过预设值时,光电耦合器迅速导通,整流模块将电流互感器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升压模块将该直流电升压并输出,输出的电压使得外部跳闸线圈闭合,以保证故障设备从电网系统中切除。

    电缆接头
    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51869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332441.1

    申请日:2015-05-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接头,包括插头座、插口座,所述插头座的端面上设有凸柱,所述插口座上设有与所述凸柱匹配的安装孔,凸柱能插入安装孔中,所述插头座的外周面上设有锁块,所述插口座的外周面上设有与锁块匹配的锁扣。上述电缆接头进行连接时,先将凸柱插入安装孔中进行位置的固定,然后将锁扣锁紧在锁块上,使锁扣与锁块牢牢契合,避免插头座和插口座因拉扯或震动松脱,确保了电缆接头连接的机械强度,也保证了电缆连接的快速性,使得电缆的连接和切断工作量大大减少,避免电缆接头松动、接触不良、绝缘性差甚至断线等故障的发生,密封性好。

    架空线验电装置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14512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014214.9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架空线验电装置,包括验电模块,验电模块包括线圈、共模电感、稳压单元、整流单元及第一指示单元,线圈的第一端与共模电感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线圈的第二端与共模电感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共模电感的第一输出端与整流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共模电感的第二输出端与整流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电性连接,整流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一指示单元电性连接,共模电感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还与稳压单元电性连接。上述架空线验电装置将架空线电流感应到二次回路中,能准确判断架空线是否有电流流过,无需外接电源,避免造成架空线与二次回路的绝缘故障,且设置有共模电感和稳压单元,提高装置的检测安全性,避免造成人身和设备伤害。

    跌落式间隙保护器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135371U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20165046.X

    申请日:2013-04-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跌落式间隙保护器,包括绝缘棒、放电引弧棒、上端连接金具、下端连接金具和限流元件,上、下端连接金具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绝缘棒上,上、下端连接金具的另一端分别与限流元件的两端连接,放电引弧棒一端与架空导线连接,放电引弧棒的另一端指向上端连接金具,且与上端连接金具形成空气间隔,放电引弧棒外层包覆有绝缘层,放电引弧棒靠近上端连接金具的一端收拢于所述绝缘层的腔体内。放电引弧棒可以确保雷击电流从一个方向释放,所以本实用新型跌落式间隙保护器可以设置有相对更长的空气间隔,加长的空气间隔可以确保本实用新型跌落式间隙保护器不易遭受鸟害等异常情况,能够确保电网系统运行。

    接线装置
    3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838818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933161.0

    申请日:2019-11-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装置,包括外壳及转接组件;外壳包括底板、侧板及顶盖;所述转接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底板上的转换开关、安装于所述转换开关一侧的第一接口、安装于所述转换开关一侧的第二接口、及安装于所述侧板内表面上的接线端子排;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分别通过导线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接线端子排,再由所述接线端子排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转换开关。上述接线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于馈线自动化终端和电压互感器之间,利用接线装置作为中间桥梁来连接馈线自动化终端和电压互感器,快速实现馈线自动化终端和电压互感器的连接,提高接线准确率及工作效率,降低误接线风险。

    电缆连接结构及电缆成套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8158086U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20636889.6

    申请日:2018-04-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连接结构及电缆成套设备。电缆连接结构,包括:导电芯;电缆;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片、与所述连接片相对的连接套筒、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片及所述连接套筒的柔性连接部,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导电芯连接,所述电缆套设于所述连接套筒内;及绝缘护套,所述绝缘护套包括套设于所述导电芯及所述电缆的接合处的第一安装位置、及套设于所述电缆或所述导电芯上的第二安装位置,且所述绝缘护套可从所述第二安装位置滑移至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当所述绝缘护套处于第二安装位置时,所述导电芯与所述电缆的接合处出现用于观测所述导电芯与所述电缆进行连接操作的观测区。

    连接头及高压开关柜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326204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1307991.2

    申请日:2019-08-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头及高压开关柜。上述的连接头用于分别与柜体和电缆电连接,连接头包括导电棒、连接螺栓、接线端子以及防松件,导电棒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导电棒用于与柜体电连接;连接螺栓包括第一螺接部、抵接部和第二螺接部,抵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螺接部和第二螺接部连接,第一螺接部位于第一螺纹孔内并与导电棒螺纹连接;抵接部设有相连接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接线端子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和定位腔,第二螺接部穿设于通孔内。由于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之间存在夹角,即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不共面,从而使连接螺栓与接线端子的接触面积较大,解决了接线端子与导电棒之间接触不良的问题,提高了连接头的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