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79242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1911236818.2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配网物理模型连通错误检查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配网物理模型中一条馈线模型所对应的配网馈线上的所有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配网馈线上的所述设备信息,确定所述配网馈线上各设备的端子个数;确定在所述馈线模型中各设备的模型端子个数;若所述模型端子个数与所述端子个数存在差异,则确定所述馈线模型存在连通错误。利用本公开各实施例,可以简化物理模型连通错误的检查过程,提高检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4492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46069.1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接头及高压开关柜。上述的连接头用于分别与柜体和电缆电连接,连接头包括导电棒、连接螺栓、接线端子以及防松件,导电棒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导电棒用于与柜体电连接;连接螺栓包括第一螺接部、抵接部和第二螺接部,抵接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螺接部和第二螺接部连接,第一螺接部位于第一螺纹孔内并与导电棒螺纹连接;抵接部设有相连接的第一抵接面和第二抵接面;接线端子开设有相连通的通孔和定位腔,第二螺接部穿设于通孔内。由于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之间存在夹角,即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不共面,从而使连接螺栓与接线端子的接触面积较大,解决了接线端子与导电棒之间接触不良的问题,提高了连接头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221175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61674.1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故障指示器,包括电流检测模块、通信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以及所述通信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架空线路的检测位置上的电流,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电流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增大预设电流量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向外发送第一故障信号。当架空线路触碰到环境元件时,相当于架空线路接地,架空线路上的电流会迅速增大,故障指示器用于当架空线路上的电流在第一预设时间内增大预设电流量时,根据电流的改变向外发送故障信息,维护人员通过故障信息便能发现架空线路存在异常,使得能否快速地发现配网线路出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4970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58278.0
申请日:2018-11-15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连接方法,包括:将保护套管套接至连接适配器上并曝露出部分连接板;将肘型套管曝露至外部的导体部与连接板连接。上述电缆连接方法,连接适配器的连接板以及肘型套管的导体曝露于外部,在保护套管安装至连接适配器时,使得连接适配器上的连接板与肘型套管上的导体均位于保护套管外,从而使得连接适配器与肘型套管的连接位曝露在保护套管外,进而便于连接适配器与肘型套管的连接,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提高了电缆的连接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43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115014.2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李鹏 , 于力 , 郭晓斌 , 白浩 , 徐全 , 简淦杨 , 史训涛 , 熊文 , 黄奕俊 , 李欣 , 周仕杰 , 王维 , 何吉彪 , 陈曦 , 王晓鹏 , 汪悦颀 , 焦在滨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分布原理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利用PMU对线路状态信息实时获取,故障发生后,通过计算比较同一分支点下线路首端电压的差异判断出故障线路,再针对故障线路利用电压分布原理实现精确的故障定位。本发明消除了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中分支线的影响因素,能够实现快速精确的故障定位;采用“两端量”实现故障测距,从原理上消除了过渡电阻的影响,相比单端量法具有更好的测距精度,且不受故障类型的影响,无需在线路两端都装设PMU,减少了设备的投资,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故障测距,大大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97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1910768091.6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D‑PMU测量数据分段切片混合压缩存储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D‑PMU测量数据的点属性及时间属性,得到测量数据的变化死区值;根据D‑PMU测量数据的周期变化属性对测量数据进行时间分段和切片处理,得到基准变化周期数据和/或非基准变化周期数据;根据变化死区值及基准变化周期数据,对非基准变化周期数据进行压缩处理。本公开通过对海量高频率测量数据进行分类,按时间段分析数据点值周期变化特性,使用变化死区值对分段切片的数据进行差值处理和去冗余处理,对历史数据的压缩比高,减少了D‑PMU数据的占用磁盘存储空间;同时,能够实现兼容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满足工程应用对失真度的不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75579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68858.0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装置,包括外壳及触发组件;外壳包括灭火座及安装架;灭火座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灭火介质的空腔;灭火座上还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插孔;触发组件包括与安装架连接的热融件、与热融件连接的堵头、及设置在热融件外侧的加热件;热融件将堵头压设在灭火座的插孔内,加热件用于对热融件进行加热。上述灭火装置,通过设置热融件,在火灾发生时所述热融件不再对堵头支撑,灭火介质自插孔喷出,进而实现时效性较高控制火灾发展的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灭火系统,通过检测模块检测火灾发生,进而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触发模块在灭火装置的加热件内激发高频交流电,使热融件不在对堵头支撑,进而保证灭火的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97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68091.6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D-PMU测量数据分段切片混合压缩存储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根据D-PMU测量数据的点属性及时间属性,得到测量数据的变化死区值;根据D-PMU测量数据的周期变化属性对测量数据进行时间分段和切片处理,得到基准变化周期数据和/或非基准变化周期数据;根据变化死区值及基准变化周期数据,对非基准变化周期数据进行压缩处理。本公开通过对海量高频率测量数据进行分类,按时间段分析数据点值周期变化特性,使用变化死区值对分段切片的数据进行差值处理和去冗余处理,对历史数据的压缩比高,减少了D-PMU数据的占用磁盘存储空间;同时,能够实现兼容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满足工程应用对失真度的不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471103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394629.7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IPC: H02G1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连接结构及电缆成套设备。电缆连接结构,包括:导电芯、电缆、及绝缘护套,绝缘护套包括套设于导电芯及电缆的接合处的第一安装位置、及套设于电缆或导电芯上的第二安装位置,当绝缘护套处于第二安装位置时,导电芯与电缆的接合处形成观测区。电缆成套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缆连接结构。由于上述的电缆连接结构及电缆成套设备可以在导电芯及电缆完成连接后再将绝缘护套滑移至导电芯及电缆的接合处,在导电芯及电缆连接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直接通过观测区观察其连接状态,充分降低了因操作人员经验不足对导电芯及电缆连接状态的误判,确保导电芯与电缆连接准确,从而避免连接点接触不良引起发热,进而导致绝缘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430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811115014.2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nventor: 李鹏 , 于力 , 郭晓斌 , 白浩 , 徐全 , 简淦杨 , 史训涛 , 熊文 , 黄奕俊 , 李欣 , 周仕杰 , 王维 , 何吉彪 , 陈曦 , 王晓鹏 , 汪悦颀 , 焦在滨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分布原理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方法,该方法利用PMU对线路状态信息实时获取,故障发生后,通过计算比较同一分支点下线路首端电压的差异判断出故障线路,再针对故障线路利用电压分布原理实现精确的故障定位。本发明消除了传统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中分支线的影响因素,能够实现快速精确的故障定位;采用“两端量”实现故障测距,从原理上消除了过渡电阻的影响,相比单端量法具有更好的测距精度,且不受故障类型的影响,无需在线路两端都装设PMU,减少了设备的投资,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故障测距,大大增加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