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46906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617900.2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淑红 , 吴清平 , 张菊梅 , 丁郁 , 陈谋通 , 薛亮 , 王涓 , 叶青华 , 曾海燕 , 吴诗 , 庞锐 , 雷涛 , 古其会 , 张友雄 , 韦献虎 , 万强 , 曲晓莹 , 杨广珠 , 黄远斌 , 陈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含有特异性分子靶标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标准参考菌株及其检测和应用。本发明的致泻大肠埃希氏菌(菌株编号为:PY009‑2、3025B1),具有标准的大肠埃希氏菌菌体显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可用于检验大肠埃希氏菌特征和验证显色平板的准确性。菌株携带毒力基因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具有特异性分子标记,遗传进化方面有特殊意义,能反映中国地区遗传背景,可作为参考菌株用于科学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100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619201.1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 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诗 , 吴清平 , 丁郁 , 陈谋通 , 薛亮 , 张菊梅 , 代京莎 , 王涓 , 叶青华 , 蔡芷荷 , 庞锐 , 雷涛 , 杨小鹃 , 张淑红 , 古其会 , 韦献虎 , 张友雄 , 张峰 , 黄嘉慧 , 陈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有涉及3株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国内传播规律的银白色葡萄球菌标准参考菌株,可用作食品、药品、临床检验等不同领域的标准参考菌株。其保藏号分别为:GDMCC 60854、GDMCC 60948和GDMCC 60949。本发明的3株银白色葡萄球菌菌株,遗传背景清晰,且样品来源、耐药性和分子检测靶标等信息清晰,完全满足食品、药品、临床检验方面对于标准菌株的要求。本发明还涉及一组用于检测、鉴别上述3株银白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的特异性靶标基因以及对应的PCR引物。最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活率高、特异性的银白色葡萄球菌冻干保护剂,可用于本发明标准菌株的长期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314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011333306.0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克罗诺杆菌噬菌体,所述噬菌体为克罗诺杆菌噬菌体vB_CtuP_A24,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184‑B1,所述噬菌体为短尾噬菌体,呈多面体的头部和短尾结构,头部长127.6mm,宽56.7mm,尾部约36.1mm。本发明中的噬菌体在pH 4.0‑11范围和温度25‑6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携带任何毒力或抗生素耐药基因,可以安全地运用于食品克罗诺杆菌的防控。
-
公开(公告)号:CN11197929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30727.0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携带多重耐药基因cfr和lsa(E)的MRSA的用途。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ta2868B2在筛选功能微生物、药物或抗菌材料中的应用,所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2868B2,保藏号:GDMCC No:6103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携带多重耐药基因cfr和lsa(E)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2868B2。该菌株对11种类型的抗生素特别是利奈唑胺耐药,可做为筛选新型功能微生物/药物/抗菌材料的模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248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51662.3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心基因组SNP分析的副溶血性弧菌溯源方法,所述方法对研究样品菌株和参考菌株核心基因组的SNP进行分析,判断其与各参考菌株之间的双尾SNP距离,可得到样品菌株与参考菌株之间的溯源关系,并可进一步用于样品菌致病性研究。本发明的副溶血性弧菌菌株溯源方法,可精确地反映样品菌与已知参考菌之间的分化时间,能较好地解释不同菌株之间的克隆性。相对于传统的分型方法,本发明方法通量更高,分辨率、准确性和重复性都更好,有助于确定不同菌株之间是否存在直接传播关系,对于不同菌株的流行病学关联研究、疾病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652573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105788.5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鼠伤寒沙门菌或其单相菌变种分型检测的VNTR位点、检测引物组及检测分析方法。本发明针对鼠伤寒沙门菌及其单相菌变种沙门菌1,4,[5],12:i:‑新筛选2个VNTR位点,并联用已知的5个VNTR位点,建立MLVA‑2位点法和MLVA‑7位点法。经过大量鼠伤寒沙门菌及其单相菌变种沙门菌1,4,[5],12:i:‑菌株检测验证,本发明的检测分析方法可直接对鼠伤寒沙门菌及其单相菌变种沙门菌1,4,[5],12:i:‑进行稳定的分型检测,仅分析2个基因,分型效率与传统的MLST分型方法相当,仅分析7个基因,分型效率高于联用原有MLST和MLVA‑5位点分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73563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142342.X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持留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ST121型菌株的多重PCR检测引物、试剂盒、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包括检测靶标多重PCR引物设计、多重PCR体系扩增和电泳检测,若结果同时出现目标基因0609,0171、prfA条带,则证明菌株是持留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ST121菌株,若结果出现目标基因0609,0171、prfA三条条带中的任意两条,则为其他ST型单增李斯特菌,若结果只出现prfA基因条带,则为单增李斯特菌。本发明能有效鉴定持留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ST121菌株,具有快速、高效、灵敏度高、经济、准确和操作简单等优点,便于应用于食品、检验检疫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14382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1049155.6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鉴定植物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的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和检测方法。鉴定植物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或4所示。本发明运用全基因组比对分析技术筛选了植物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特异分子检测新靶标,针对新分子靶标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可特异性鉴定两种目标菌,目前这些分子标记未见报道。与16S rDNA PCR方法和生理生化方法相比,本发明建立的方法具有更高特异性,且操作简单,检测周期短,无需进一步测序,检测成本降低,特别适合L.plantarum和L.pentosus快速初筛,为食品生产企业和检测机构提供了重要辅助鉴定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925959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010730698.8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耐药海豚葡萄球菌及应用。Staphylococcus delphini 245‑1,该菌株于2020年6月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保藏地址是广东省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GDMCC NO:6107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携带多重耐药基因cfr的多重耐药海豚葡萄球菌及其应用。该菌株对6种抗生素特别是利奈唑胺耐药,可做为筛选新型功能微生物/药物/抗菌材料的模型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979142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731841.5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携带耐药基因cfr和lsa(E)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检测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Sta2868B2,保藏号:GDMCC No:6103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时检测多重耐药基因cfr和lsa(E)的引物组及双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通过对多组引物进行比较后选定的两对最佳引物;通过调整退火温度来进一步提高反应的特异性,本方法对cfr和lsa(E)的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相互之间及与耐药基因无交叉反应,另外还具有较好的重复性;此外,利用本发明可以一次检测两种耐药基因,全部反应在2个小时内完成,省时省力。同时,利用本发明不需要昂贵的荧光PCR仪,也不需要合成昂贵的探针及相应的试剂,检测成本低,操作简便,利于医院和基层部门实验室应用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