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控式可控电抗器的控制绕组内部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427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46113.6

    申请日:2019-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控式可控电抗器的控制绕组内部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元件,设于磁控式可控电抗器的控制绕组的正负极间过压保护支路中;和/或包括第二电流传感元件和第三电流传感元件,二者分别设于磁控式可控电抗器的控制绕组的正极对地过压保护支路和负极对地过压保护支路中;当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元件,和/或第二电流传感元件和第三电流传感元件中检测到的电流满足设定故障电流特征时,则判定磁控式可控电抗器的控制绕组内部发生故障。本发明通过分别检测各过压保护支路的电流,并在电流符合控制绕组内部故障电流特征时判断电抗器控制绕组内部出现故障,实现了对磁控式电抗器控制绕组内部故障的准确、有效和快速判断。

    一种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668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177974.2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发电机转子转速和有功功率,经隔直滤波环节获得转速变化量,再经过差分滤波器分别得到低频段差分信号、中频段差分信号和高频段差分信号;将低频段差分信号、中频段差分信号和高频段差分信号并联相加,获得发电机转速变化综合信号;采用强迫振荡方法,测量转速变化综合信号与转速的相移特性和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无补偿相移特性,计算出转速变化综合信号与电力系统稳定器之间需求的相移特性,设计串联相乘的多阶超前滞后环节相移参数,进行相位补偿,以满足需求的相移特性;最终输出电力系统稳定器信号,用以叠加到发电机励磁调节器的参考电压上。本发明可有效抑制同步电机有功功率低频振荡。

    一种变压器短路阻抗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7763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01163.9

    申请日:2012-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压器短路阻抗计算方法,步骤是:在可控硅三相全控整流桥或逆变桥中,测量得到可控硅换相时间、直流电压平均值和直流电流,计算角度其中,α为可控硅触发角,单位rad;γ为可控硅换相重叠角,单位rad;计算变压器漏感;根据前述计算得到的变压器漏感,计算变压器短路阻抗。此种计算方法可在三相全控整流桥或逆变桥不停运、不解开变压器接线电缆的情况下,在额定电流或接近额定电流条件下计算变压器短路阻抗,减少了变压器短路阻抗的测试工作量,提高了变压器短路阻抗测试精度。

    组合式灭磁电阻电路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9208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1183496.7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组合式灭磁电阻电路。组合式灭磁电阻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分支电路和第二分支电路:第一分支电路包括串联的线性电阻和反向晶闸管,线性电阻的第二端子与反向晶闸管的阴极端电连接,反向晶闸管的阳极端与发电机励磁绕组的负极端电连接;第二分支电路包括串联的非线性电阻和单向开关,非线性电阻的第二端子与单向开关的阴极端电连接,单向开关的阳极端与发电机励磁绕组的负极端电连接;线性电阻的第一端子与非线性电阻的第一端子并联,与发电机励磁绕组的正极端电连接。本申请的灭磁电阻,在最严重工况下的大电流灭磁时能有效控制灭磁反向过电压水平、确保转子绝缘安全并兼顾灭磁的快速性。

    一种集成式励磁系统结构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2895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711649.4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励磁系统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柜体、调节与控制单元、励磁功率单元、灭磁及保护装置、风机罩和风机,所述柜体的内部设有并列布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灭磁及保护装置包括灭磁开关、保护回路和灭磁电阻,所述调节与控制单元和保护回路以及灭磁电阻均设在第一腔室内,所述励磁功率单元和灭磁开关设在第二腔室内,所述柜体上设有对开式的柜门,且设在柜体第二腔室处的柜门具有散热进气口,所述风机罩设在柜体的顶部并位于第二腔室的上方,且风机罩的吸气口与柜体的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风机安装在风机罩内。本发明不仅占用空间小,且集成度高、结构紧凑,它还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及转运也非常便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