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5427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46113.6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1R3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控式可控电抗器的控制绕组内部故障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元件,设于磁控式可控电抗器的控制绕组的正负极间过压保护支路中;和/或包括第二电流传感元件和第三电流传感元件,二者分别设于磁控式可控电抗器的控制绕组的正极对地过压保护支路和负极对地过压保护支路中;当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元件,和/或第二电流传感元件和第三电流传感元件中检测到的电流满足设定故障电流特征时,则判定磁控式可控电抗器的控制绕组内部发生故障。本发明通过分别检测各过压保护支路的电流,并在电流符合控制绕组内部故障电流特征时判断电抗器控制绕组内部出现故障,实现了对磁控式电抗器控制绕组内部故障的准确、有效和快速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06771852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611057799.3
申请日:2016-11-25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玉环电厂 , 浙江浙能北仑发电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熊鸿韬 , 牟伟 , 张代新 , 俞美忠 , 谢勇 , 吴跨宇 , 孙维真 , 卢嘉华 , 沈轶君 , 陆海清 , 房乐 , 汪宗恒 , 傅维栋 , 刘健 , 谢新天 , 杨万鹏 , 范磊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源在线监测数据统一采集和分析处理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子站励磁采集装置采集发电机励磁系统在线监测数据,通过子站调速采集装置采集发电机调速系统在线监测数据;子站通讯装置汇集发电机励磁系统和调速系统在线监测数据,同时生成电网扰动下的离线数据;子站通讯装置通过IEC103和IEEE1344规约将发电机励磁系统和调速系统在线监测数据和离线数据同时上送给网源在线监测主站系统;所述的网源在线监测主站系统统一分析处理在线监测动态实时数据和离线数据,实现网源在线监测实时在线分析和事后离线分析。本发明极大提高了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进行监测与评估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3296688B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10177974.2
申请日:2013-05-1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24
Abstract: 一种电力系统稳定器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发电机转子转速和有功功率,经隔直滤波环节获得转速变化量,再经过差分滤波器分别得到低频段差分信号、中频段差分信号和高频段差分信号;将低频段差分信号、中频段差分信号和高频段差分信号并联相加,获得发电机转速变化综合信号;采用强迫振荡方法,测量转速变化综合信号与转速的相移特性和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无补偿相移特性,计算出转速变化综合信号与电力系统稳定器之间需求的相移特性,设计串联相乘的多阶超前滞后环节相移参数,进行相位补偿,以满足需求的相移特性;最终输出电力系统稳定器信号,用以叠加到发电机励磁调节器的参考电压上。本发明可有效抑制同步电机有功功率低频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02967763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01163.9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压器短路阻抗计算方法,步骤是:在可控硅三相全控整流桥或逆变桥中,测量得到可控硅换相时间、直流电压平均值和直流电流,计算角度其中,α为可控硅触发角,单位rad;γ为可控硅换相重叠角,单位rad;计算变压器漏感;根据前述计算得到的变压器漏感,计算变压器短路阻抗。此种计算方法可在三相全控整流桥或逆变桥不停运、不解开变压器接线电缆的情况下,在额定电流或接近额定电流条件下计算变压器短路阻抗,减少了变压器短路阻抗的测试工作量,提高了变压器短路阻抗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95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1910846151.1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PT断线判断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获取设于网侧绕组处的第一PT的设定数据;获取设于网侧绕组处的第一CT的设定数据或者设于网侧绕组处的第二PT的设定数据;基于所述第一PT的设定数据和第一CT的设定数据,或者基于所述第一PT的设定数据和第二PT的设定数据,判断所述第一PT或者第二PT是否满足断线条件,完成磁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PT断线判断。本发明通过检测磁控式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各侧绕组电压、电流,根据关键电气量间相互关系,判断网侧绕组PT断线故障,并能正确区外部短路故障,保证控制装置正确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399208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1183496.7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组合式灭磁电阻电路。组合式灭磁电阻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分支电路和第二分支电路:第一分支电路包括串联的线性电阻和反向晶闸管,线性电阻的第二端子与反向晶闸管的阴极端电连接,反向晶闸管的阳极端与发电机励磁绕组的负极端电连接;第二分支电路包括串联的非线性电阻和单向开关,非线性电阻的第二端子与单向开关的阴极端电连接,单向开关的阳极端与发电机励磁绕组的负极端电连接;线性电阻的第一端子与非线性电阻的第一端子并联,与发电机励磁绕组的正极端电连接。本申请的灭磁电阻,在最严重工况下的大电流灭磁时能有效控制灭磁反向过电压水平、确保转子绝缘安全并兼顾灭磁的快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67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182605.3
申请日:2021-10-11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阶梯式过电压保护电路,用于与发电机转子绕组和/或整流桥并联连接。所述阶梯式过电压保护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过电压保护支路和第二过电压保护支路,其中:所述第一过电压保护支路包括ZnO电阻、熔断器、两个晶闸管及第一跨接器;所述第二过电压保护支路包括线性电阻、两个晶闸管及第二跨接器。此种阶梯式过电压保护电路功能完备,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528955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711649.4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式励磁系统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柜体、调节与控制单元、励磁功率单元、灭磁及保护装置、风机罩和风机,所述柜体的内部设有并列布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灭磁及保护装置包括灭磁开关、保护回路和灭磁电阻,所述调节与控制单元和保护回路以及灭磁电阻均设在第一腔室内,所述励磁功率单元和灭磁开关设在第二腔室内,所述柜体上设有对开式的柜门,且设在柜体第二腔室处的柜门具有散热进气口,所述风机罩设在柜体的顶部并位于第二腔室的上方,且风机罩的吸气口与柜体的第二腔室相连通,所述风机安装在风机罩内。本发明不仅占用空间小,且集成度高、结构紧凑,它还组装方便,生产成本低,及转运也非常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2347720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10725686.3
申请日:2019-08-07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33 , G06F30/3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方法及仿真模型,包括将两个单相三绕组变压器的仿真模型串联组合,构成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基于三个所述单相四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构成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仿真模型,具体为将三相网侧绕组进行星型连接,将三相的补偿绕组进行角型连接,还将三相控制绕组的正极并接在一起,同时将三相控制绕组的负极并接在一起,完成三相八柱式磁控型可控电抗器的建模。本发明实现在目前的电磁暂态仿真软件中对三相八柱式电抗器的仿真建模。
-
公开(公告)号:CN11070509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910940113.2
申请日:2019-09-3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动机及其调速系统模型在线校核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被校核的原动机及其调速系统实时运行数据;获取被校核的原动机及其调速系统的实测模型;将采集的实时运行数据与实测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校核,得到原动机及其调速系统与其实测模型的校核结果;获取被校核的原动机及其调速系统的计算模型,将计算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测模型的输出结果进行校核,得到被校核的原动机及其调速系统的计算模型与实测模型之间的双模型校核结果。本发明可以综合判断实际运行的原动机及其调速系统、实测模型、计算模型是否发生异常并定位异常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