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68510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610716185.5
申请日:2016-08-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K11/3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温度监测的光纤预埋模块、一种变压器温度监测的光纤预埋系统和一种变压器温度监测的总系统,通过在变压器多个位置设置光纤光栅传感器,从而可以同时监测到多个位置的温度监测,进而可以准确找出变压器的热点位置并测量热点位置的温度,解决了现有技术难以实现多点的监测、不能正确反映变压器中的温度分布情况、不能准确找出变压器热点位置导致测量到的变压器绕组的热点温度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5575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0353367.0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陈晓科 , 谢宁 , 李海涛 , 曾杰 , 徐晓刚 , 张弛 , 李兰芳 , 李鑫 , 黄嘉健 , 汪进锋 , 黄杨珏 , 蔡玲珑 , 王雪莹 , 周述前 , 韦玮 , 张晓宇 , 董星辰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大功率数模混合仿真接口系统,包括:数字侧接口,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低通滤波器,减法器,大功率高保真物理侧接口以及测量单元。通过将数字仿真子系统的下发信号分解成低频和高频成分,分别用于控制大功率变流器和高速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和实时跟踪,实现大功率数模混合实时仿真,能有效解决混合仿真接口系统的大功率和高保真问题,提高混合仿真的准确性、动态性能和频带,拓展混合仿真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776921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48319.0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压等级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系统,所述配用电系统包括:交流中压配电网、交流低压配电网、直流中压配电网、直流低压配电网;其中,所述交流中压配电网、所述交流低压配电网、所述直流中压配电网、所述直流低压配电网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实现交直流互联;所述交流中压配电网、所述交流低压配电网与所述直流低压配电网用于接入交流负载和直流负载;所述直流中压配电网、所述直流低压配电网与所述交流低压配电网用于接入发电装置,所述直流低压配电网、所述直流中压配电网用于接入储能设备;所述配用电系统的接线拓扑结构为手拉手闭环接线方式。本发明适用于当前快速发展的新型先进园区的高可靠性用电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76667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06564.3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 G06F17/5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支路模型直流断路器的仿真电路及方法,包括:真空机械开关、固态开关元件和限压缓冲吸收仿真支路;所述真空机械开关、所述固态开关元件和所述限压缓冲吸收仿真支路并联连接;所述限压缓冲吸收仿真支路包括:RC缓冲吸收支路和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所述RC缓冲吸收支路和所述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并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于直流断路器的仿真电路及对应的仿真方法,因此提供一种直流断路器的仿真电路及对应的仿真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706905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48317.1
申请日:2017-10-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1/06 , H02J200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配用电系统的电路拓扑结构,所述配用电系统包括:中压直流配电子系统和低压直流配电子系统;其中,中压直流配电子系统的输入端用于接入高压交流系统;中压直流配电子系统的直流母线与低压直流配电子系统的直流母线之间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实现电气联接;低压直流配电子系统的输入端用于接入新能源发电装置、储能装置、电动汽车以及直流负载。该系统使用电力电子变换器将中压直流配电子系统与低压直流配电子系统连接起来,减少了变换环节,使配电网的控制更加简洁,同时支持多向潮流灵活切换,为交流、直流系统提供故障隔离功能,并为交流系统提供灵活的有功、无功功率支撑。因此,该直流配用电系统可以实现电力系统中潮流方向的灵活调控,支持源、网、荷、储的灵活互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97263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343947.6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混合型移动储能系统,包括:共直流母线变流器拓扑结构、超容室、电池室、配电室;共直流母线变流器拓扑结构包括:电池组、电容器组、直流母线、DC/AC变流器、双向DC/DC模块;双向DC/DC模块与电池组、电容器组均电性连接,且与电池组、电容器组的非连接端与直流母线连接;电池组设置于电池室内,电容器组设置于超容室内,DC/AC变流器和双向DC/DC模块设置于配电室内,解决了传统柴油发电机后备电源的噪音大、污染大、运行维护费用高等缺点,解决了现有的移动储能系统停电切换时间长、不能应对冲击性负荷等缺陷,增加了移动储能系统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421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61013.7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唐酿 , 盛超 , 黄辉 , 朱以顺 , 陈晓科 , 龙孟姣 , 陈锐 , 朱良合 , 骆潘钿 , 张健 , 王红星 , 刘正富 , 曾杰 , 谢宁 , 翁洪杰 , 张俊峰 , 张毅超 , 安然然 , 赵艳军
IPC: H02J50/1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供电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进行无线供电的方法,通过无线供电装置从输电线路上感应电能并利用此电能建立以预置频率振荡的磁场,然后该无线供电装置通过与磁场谐振而在无线供电装置内部形成耦合传递电能供输电线路视频监测系统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蓄电池存在无法解决输电线路监控画面实时传输的技术缺陷和定期的更换又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装置包括:安装在输电线路附近的感应线圈、发送端线圈、接收端线圈;所述感应线圈和所述发送端线圈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发送端线圈与所述接收端线圈构成耦合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05575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353367.0
申请日:2016-05-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陈晓科 , 谢宁 , 李海涛 , 曾杰 , 徐晓刚 , 张弛 , 李兰芳 , 李鑫 , 黄嘉健 , 汪进锋 , 黄杨珏 , 蔡玲珑 , 王雪莹 , 周述前 , 韦玮 , 张晓宇 , 董星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45 , H03F3/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大功率数模混合仿真接口系统,包括:数字侧接口,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低通滤波器,减法器,大功率高保真物理侧接口以及测量单元。通过将数字仿真子系统的下发信号分解成低频和高频成分,分别用于控制大功率变流器和高速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和实时跟踪,实现大功率数模混合实时仿真,能有效解决混合仿真接口系统的大功率和高保真问题,提高混合仿真的准确性、动态性能和频带,拓展混合仿真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02613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75767.6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及其方法,根据采集的低压电网的电网参数确定当前目标补偿任务,进而根据当前目标补偿任务来生成四个相应的脉冲控制信号,分别控制第一IGBT逆变模块、第二IGBT逆变模块、第三IGBT逆变模块以及高频无级调压模块进行静止无功补偿、有源滤波、三相不平衡电流补偿以及无级电压补偿。本发明能够同时进行静止无功补偿、有源滤波、三相不平衡电流补偿以及无级电压补偿,补偿内容全面,对低压电网的治理效果好,且本发明采用IGBT逆变模块进行无功补偿、有源滤波以及三相不平衡电流补偿,体积小,损耗小,成本低,响应速度快,实时性和动态性好,且IGBT为全控型电子电力器件,相比其他电力电子器件来说,控制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31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27512.8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3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紫外光谱法的气体组分检测方法和装置,包括:紫外光源与设置于气体吸收池的入口外侧的准直镜相连,提供检测时的紫外光;设置于气体吸收池入口内侧的第一凹形反射镜和设置于气体吸收池出口内侧的第二凹形反射镜依次反射准直后的紫外光,直至反射至聚焦镜,其中,依次反射的反射光通过预先注入的待测气体;光谱仪对聚焦后的反射光进行光谱分析,并将得到的吸收光谱发送给数据处理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根据输入的紫外光的波长和功率值、待测气体的气压和温度、吸收光谱以及预先存储的气体紫外光吸收光谱的标准图谱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待测气体的组分及含量,并进行显示,以实现提高检测SF6分解组分的效率和精度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