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6500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810190276.9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氏白僵菌培养基及培养方法,该培养基提高布氏白僵菌产孢量及其对昆虫的毒力,所述培养基的组分及组分含量如下:花生壳+米粉+麦麸+土元蜕,质量比为:1~5∶0.5~1.5∶2~6∶1~3;培养方法包括:1)布氏白僵菌固相发酵培养基种子液的制备,2)固相发酵培养,及3)接种与培养;本发明所采用的培养基,可降低培养成本,又能增加孢子产量,缩短生产周期,且能够提高孢子对昆虫的毒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26985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64721.4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及其在小麦全蚀病防治中的应用,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的编号XJ-4,2019年10月30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19872,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培养条件为:采用液体LB培养基进行振荡培养,振荡培养速度为200r/min,培养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24h。本发明首次使用贝莱斯芽孢杆菌应用到小麦全蚀病的防治中,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剂型为菌悬液或可湿性粉剂;数据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贝莱斯芽孢杆菌(编号为XJ-4)对小麦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株高与干重均明显增加,对接种小麦全蚀病菌的小麦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使用其菌液灌根缓解了发病小麦植株矮化和颈基部、根部发黑的症状,平均防效高达52.46%。
-
公开(公告)号:CN110839608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86392.7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宿州市植检植保站 , 安徽疆禾航空植保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保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机及其喷雾装置,针对现有的无人机喷雾装置存在雾化产生的总雾滴数明显不足或雾滴细小化后易于受无人机旋翼产生风场的影响而漂移,药液在作物叶片上的沉降率不高的问题,均难以保障防治效果,且喷洒范围较小的问题,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无人机架,无人机架上设置有遥控启动装置、油箱、燃烧室、化油器动力系统、远程点火装置、药液精准控制系统、出药管路和压力喷头,出药管路和燃烧室上均连通有同一个导药管。本发明解决雾滴细小化以后药液挥发漂逸严重的问题,保障防治的有效性,避免药液飘逸浪费,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可以有效扩大喷洒范围,提高喷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73971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86070.5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以所述紫青菜为父本,以所述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母本,进行杂交,获得杂交子代F1;b)将所述杂交子代F1自交获得F2植株;c)选取所述F2植株中100%恢复育性且苗期叶最紫且花期花最白的单株为非轮回亲本,以所述绿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为轮回亲本,进行3次回交,得到回交后代BC3F1植株;d)自交选取BC3F2代植株中100%恢复育性且苗期叶最紫且花期花最白且产量最高的株系,得到紫叶白花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利用该方法可选育紫叶白花甘蓝型景观油菜常规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0899838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059557.7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孢白僵菌及其在烟草黑胫病防治中的应用,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所述的球孢白僵菌的编号HFBb009,2017年9月8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14158;本发明首次使用球孢白僵菌应用到烟草黑胫病的防治中;数据表明,球孢白僵菌(编号为HFBb009)对烟草黑胫病抑制率好,随着时间的延长,球孢白僵菌对病原真菌烟草黑胫病菌逐渐增强,且浓度为1.0×106的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对烟草黑胫病抑制作用最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8294043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279860.1
申请日:2018-04-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N51/00 , A01N43/653 , A01N37/46 , A01N25/04 , A01N25/30 , A01N25/22 , A01P7/04 , A01P3/00 , A0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药制剂领域,提供一种飞防专用悬浮剂,包含有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农药活性成分30-75%、枯草菌脂肽钠1-10%、润湿剂分散剂5-20%、抗蒸发剂1-10%、防漂移剂1-5%、粘度调节剂1-3%、水补足100%。本发明所制备的飞防专用悬浮剂具有很好的分散稳定性,铺展性、抗漂移、抗蒸发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265009A
公开(公告)日:2018-07-10
申请号:CN201810190276.9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氏白僵菌培养基及培养方法,该培养基提高布氏白僵菌产孢量及其对昆虫的毒力,所述培养基的组分及组分含量如下:花生壳+米粉+麦麸+土元蜕,质量比为:1~5∶0.5~1.5∶2~6∶1~3;培养方法包括:1)布氏白僵菌固相发酵培养基种子液的制备,2)固相发酵培养,及3)接种与培养;本发明所采用的培养基,可降低培养成本,又能增加孢子产量,缩短生产周期,且能够提高孢子对昆虫的毒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81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40581.6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防菌贝莱斯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所述的分类命名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3‑b,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其保藏编号是:CCTCC NO:M2022618,保藏日期:2022年5月13日。本发明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3‑b属于根际促生细菌,对槭菌刺孢菌、禾谷镰刀菌等不同病原真菌具有具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小麦赤霉病等病害生物防治中所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该菌株具有促生作用,能够促进小麦生长。本发明的菌株具有培养条件简单,容易保存,易于工业化生产,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257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67607.4
申请日:2022-11-03
IPC: C12Q1/6888 ,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定量检测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多组合引物、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属于生物安全技术领域。多引物组合为如下4组:用于检测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qPCR引物组合A、引物组合B、引物组合C、引物组合D。还提供含有拟禾本科根结线虫定量检测引物的试剂盒。进一步提供基于定量引物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单条线虫、感病植物组织、发病土壤中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定量检测。首次基于转录组学数据开发策略筛选4对特异性引物用于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定量检测,4对引物均兼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效率高的优点,对水稻根结线虫病的早期诊断、拟禾本科根结线虫的定量检测和指导科学施药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50554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818537.3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麦真菌病害的生防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应用,所述的分类命名为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pyrrocinia)F‑12,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其保藏编号是:CCTCCM 2022619,保藏日期:2022年5月13日。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首次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和在促进小麦生长中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即将F‑12接种于培养基中发酵培养所得。本发明的F‑12对禾谷镰孢菌抑制作用强,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且培养条件简单、容易保存,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