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949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73144.7
申请日:2025-04-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为提升跟网储能变流器次‑超同步稳定性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电网装备控制领域,针对现有控制方式在提升次‑超同步振荡抑制能力方面不足的问题,本申请提出提升跟网储能变流器次‑超同步稳定性能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对获得的交流端口电压瞬时值进行傅里叶分析,得到各个频次的电压分量幅值,进行标幺化,判断是否为振荡频率;采用双比例‑积分控制生成其抑制电压,并将生成后的抑制电压与跟网储能变流器的常规生成电压进行叠加,生成调制系统的参考值;采用PWM调制,产生跟网储能变流器中各IGBT的触发脉冲。本申请只利用振荡谐波电压即可灵活地对各次振荡谐波进行抑制,显著提升跟网储能变流器的次‑超同步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1016847.9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00 , G06F18/2321 , G06N3/006 , H02J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短路电流优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考虑新能源与常规措施协调的短路电流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将新能源的预测误差不确定性转变为确定的典型场景;将存在三相短路电流超标的典型场景加入短路电流超标运行场景集中;考虑用于抑制短路电流的常规措施和新能源措施,以总控制代价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短路电流综合协调优化模型;基于混合更新策略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短路电流综合协调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控制代价最小的N个控制措施,通过安全性校验得到最终的短路电流优化控制措施。本发明在新能源措施下调节新能源的无功电流支撑系数和最大无功电流,可以降低常规短路电流控制的代价,降低对电网安全稳定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458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30910.1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稳定域的新能源装备低电压穿越期间暂态稳定量化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采用的暂态稳定量化方法,包括:获取短路故障下电压源型并网变换器的控制器参数和系统运行工况,考虑变换器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获取低电压穿越控制指令值及参数,建立短路故障下的变换器并网系统降阶简化模型;基于变换器并网系统暂态稳定域相空间下的几何特征,在非稳平衡点处做其稳定域边界的切线,确定此切线的斜率,从而得到稳定域边界估计的解析数学表达式;确定短路故障下变换器并网系统的临界切除时间;确定变换器并网系统最大变换器切除角/时间。本发明能够精准识别短路故障下新能源装备低电压穿越期间的暂态稳定临界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92220.4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运行风险和联络线调整的多时段调度方法及系统。本发明调度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首先基于直流联络线运行特性,建立联络线功率调整数学模型;基于条件风险价值理论,建立包含弃风及弃负荷的系统运行风险模型;在前述的基础上,建立计及系统运行风险的滚动优化‑实时调整模型,通过商业求解器直接求解。本发明将直流联络线功率调整、条件风险价值理论和电力系统多时段调度相结合,生成多时段滚动优化调度方案,满足并进一步完善了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需求,可提升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29793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47291.X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电力系统频率响应最低点的快速核学习方法及系统。本发明采用简化模型与人工智能相结合,输入发电机的二阶运动方程,以及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分布位置信息,即可根据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参数,输出负荷功率扰动后的系统频率最低点,用以判断电力系统是否满足频率安全约束,避免了深度学习参数寻优过程中的收敛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0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06788.4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IPC: H02J3/16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8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06 , G06F17/11 , G06F30/27 , G05B13/04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功角稳定的风机低电压穿越控制参数优化方法,首先,调整风机有功出力占比及低电压穿越有功控制参数,提升系统的暂态功角稳定裕度;然后,在保证系统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后,筛选影响无功电压支撑能力和短路电流水平的风机低电压穿越控制关键参数;最后,针对筛选出的关键参数,以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以短路电流水平为约束,采用改进的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本发明提出了考虑暂态功角稳定的风机低电压穿越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在保证暂态功角稳定裕度和短路电流不越限的前提下,提升风机的无功电压支撑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45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106786.5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场间交互影响的风电场无功控制参数整定方法,首先,计及并网点电压和机端电压因无功输出造成的电压偏差,构建风电场间无功电压交互影响的灵敏度矩阵;考虑风电场间无功电压交互影响,以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分配各风电场输出无功;根据各风电场输出无功分配结果,整定各风电场内风机的无功控制参数。本发明可以对各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和风电场集群汇集点电压的进行有效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38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01442.0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个电气距离相近大电源最大联合送出能力评估方法。本发明基于实际电网运行方式数据,针对两个电气距离较近的大电源,考虑多个制约断面,首先计算大电源输出功率升降变化对各制约断面的转移系数;随后,依次选取两个制约断面作为断面组合,求得当两个制约断面同时运行在各自稳定限额时对应的大电源输出功率预安排值,剔除预安排值小于0的求解组合;最后,选取两个大电源预安排输出功率之和最小的组合,得到其最大联合送出能力和对应的主要制约断面。本发明可用于实际电网运行方式分析和安排,快速精准评估电气距离相近的两个大电源在任一电网运行方式下最大联合送出能力,提升特高压交直流大电网仿真分析效率和安全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4986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281760.5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辐射状电网概率电压灵敏度的光伏选址评估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光照强度的统计数据,得到光伏功率偏差的协方差矩阵;根据当前电网拓扑以及光伏的额定功率进行一次潮流计算,得到每个节点的复电压;根据每个节点的复电压和电网拓扑,计算得到列向量Cr、Ci;根据协方差矩阵和列向量Cr、Ci,计算节点电压波动量的协方差矩阵∑1,并进行对角变换,得到||W||2的期望和方差,且||W||与节点电压波动量幅值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将节点电压波动量幅值平方的Gamma分布作为光伏选址的评估工具。本发明避免了对潮流方程的反复求解,算法简单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10396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748636.X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项中明 , 杨才明 , 叶琳 , 徐奇锋 , 倪秋龙 , 谢栋 , 杨滢 , 张静 , 周正阳 , 潘武略 , 罗刚 , 华文 , 祁炜雯 , 宋美雅 , 王书培 , 俞佳 , 莫莉晖 , 唐志琼 , 潘磊 , 付俊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潮流和短路电流混合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电压源换流器、串联变压器、电抗器单元、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其中,电抗器单元包括一个电抗器或者由至少两个电抗器串联连接组成,电抗器单元与第一开关并联形成第一补偿单元;串联变压器包括至少两侧绕组,第一侧绕组与电压源换流器的交流侧接口连接,形成第二补偿单元;第二侧绕组与第一补偿单元串联连接;第一补偿单元与第二补偿单元串联连接,形成第三补偿单元;第三补偿单元与第二开关并联连接;第三补偿单元的两端均与输电线路连接。本发明能够减小电压换流器的容量,降低成本,同时还具备限流能力,提高设备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