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2129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56556.X
申请日:2020-04-29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IPC分类号: B23K37/053 , B23K37/00 , B23K101/06 , B23K10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焊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多个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内放置两个待焊接的钢管,所述放置架两侧对称设置多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端部设置弧形板一,所述弧形板一上滑动连接弧形板二,所述弧形板二之间夹持钢管,所述弧形板一和弧形板二之间设置驱动弧形板二转动的驱动组件,焊接时钢管处于被夹持状态,焊接稳定性好;可将钢管夹持旋转,旋转稳定性好,节省人力,无需人工翻转,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12595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44123.6
申请日:2019-12-24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23 , G06F30/17 , G06F113/14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断裂力学对薄壁离心混凝土钢管焊接缺陷评定方法,包括COD法和应力强度因子法,所述COD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焊接缺陷的当量裂纹尺寸A;S2:计算应变ε;S3:计算计算最大容许缺陷尺寸Am;S4:焊接缺陷进行评定;所述应力强度因子法包括S6:按不同裂纹种类计算等效拉应力;S7:计算应力强度因子;S8:进行缺陷安全评定,本发明通过应用断裂力学对薄壁离心混凝土钢管焊接缺陷处进行评定,判断含缺陷的结构是否安全,确保投入生产的薄壁离心混凝土钢管不会产生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09676241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910159126.6
申请日:2019-03-04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B23K23/00
CPC分类号: B23K23/00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放热焊接用引燃装置,包括引燃管、引燃芯及隔热层,所述引燃芯设置在所述引燃管内,所述引燃管的内壁上有若干个凸起,若干个所述凸起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引燃管的内壁上,所述凸起呈圆锥型,所述隔热层设置在所述引燃管的外表面,本发明所述引燃剂只需要普通打火机即可引燃,无需使用点火枪等设备,提高焊接便利性,降低了焊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36551.3
申请日:2023-06-20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4 , G08B31/00 , G08B25/08 , G08B21/10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N7/02 , G06F16/29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典型相关系数和模糊Petri网络变电站防汛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变电站洪汛灾害演变过程给出不同阶段影响防汛的关键要素,引入模糊网络建立基于模糊产生式规则的变电站防汛控制模型;S2、基于加权优序法分析变电站防汛风险模型不同阶段的关键因子,对各个影响变电站防汛关键因子进行常规赋权;S3、结合季节特性和地理地形等因素对评估模型进行优化,并引入典型系数对主要特征指标进行加权赋值对原有模型进行改进,真实反映不同因素对防汛发展的贡献程度;S4、依据评估模型计算求取的变电站防汛状态等级值进行控制预防洪汛,确定变电站的防汛水平。从而有效实现变电站防汛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9216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93995.1
申请日:2022-05-27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南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姚德贵 , 叶中飞 , 李红英 , 吕中宾 , 耿进锋 , 刘泽辉 , 张博 , 炊晓毅 , 伍川 , 刘光辉 , 陶亚光 , 马伦 , 高超 , 张世尧 , 谢凯 , 张帅 , 陈钊 , 宋高丽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损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基合金技术领域。一种耐磨损铝合金,由如下质量百分数的成分制成:Mg:5.0~7.5%,Si:2.3~4.2%,Mn:1.2~2.3%,Cr:0.4~1.5%,B:0.08~0.15%,Cd:0.05~0.12%,Y:0.01~0.1%,余量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优化铝合金的组成,使Al‑Mg‑Si合金的成分设计更合理,同时兼顾到力学性能与耐磨损性能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3423251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778735.7
申请日:2021-07-09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数据处理装置用散热装置,用于大数据处理设备的散热,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散热筒,所述箱体中设置有空腔,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鼓风件一,且鼓风件一和空腔之间通过鼓风管相连通,还包括:导向散热组件,所述导向散热组件转动设置于空腔和箱体的内腔之间;以及二级散热机构,所述二级散热机构设置于箱体外侧,用于加强重点散热处所对应的导向散热组件的风力大小。本发明可以将空气通过导向散热组件排向箱体中,且导向散热组件的方向可调,可以使其对准箱体内热量集中处,散热更加灵活,且通过二级散热机构可以加强部分导向散热组件的风力,使得需要重点散热处的风力更加强劲,使用效果更佳。
-
公开(公告)号:CN112824005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1142554.4
申请日:2019-11-20
申请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一种适合在酸性土壤中使用的的高导电放热焊粉,所述焊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氧化铜:15‑20份、铝粉:20‑25份、铜粉:35‑50份,合金粉:5‑15份、钼:3‑8份、除氧剂:1‑2份、造渣剂1‑2份,稀土1‑2份,所述合金粉中铬的重量百分比为25‑35%,锰的重量百分比为20‑25%,氮化锰的重量百分比为15‑25%,余量为铝,本发明涉及的放热焊粉在酸性土壤中不会发生晶间腐蚀,导电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747043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1911065303.0
申请日:2019-11-04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广西大学
IPC分类号: C10M169/04 , C10M171/00 , C11B3/00 , C11B3/12 , C11B3/06 , C10N40/1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倾点植物绝缘油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a)超声脱色处理;b)深度脱酸处理;c)脱水处理;d)结晶分提处理;e)添加剂处理。本发明采用短时超声分散处理和吸附剂的复配使用进一步提高了植物绝缘油的脱色效果,避免了植物绝缘油酸值上升、加速植物绝缘油氧化回色等问题;采用“物理脱酸+碱炼脱酸”相结合的深度脱酸方式可将植物绝缘油酸值降至极低水平;结晶分提和添加剂的有效结合可使植物绝缘油倾点达到‑25℃以下,能够满足我国大部分地区应用需求。整个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低,精炼率高,制备的植物绝缘油性能优良且稳定性好,技术优势明显,完全满足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0397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0871086.0
申请日:2020-08-26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并网变流器间谐波振荡抑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通过采集并网变流器直流输入端的直流电压,对并网变流器的直流电压通过微分环节输出,微分环节输出后的直流电压通过比例环节放大;将直流电压的微分比例放大值前馈至直流电压的指令值,从而抑制间谐波诱发的并网变流器振荡。本发明通过设置微分比例前馈的方式,对间谐波诱发的变流器振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使得系统振荡的幅值大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42664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480737.4
申请日:2021-12-06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超 , 梁允 , 李哲 , 卢明 , 张小斐 , 王晓辉 , 兰光宇 , 苑司坤 , 高阳 , 李帅 , 王津宇 , 田杨阳 , 刘善峰 , 饶宇飞 , 耿进锋 , 贺翔 , 杨磊 , 谭磊 , 耿俊成 , 陈岑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实况数据的变电站防汛能力评估方法,包括:建立多维度影响因素体系;建立基于多维度影响因素体系的占地面积和安全积水深度的数值量化模型;构建风险等级评估模型;获取实况汛情影响因素数据;基于风险等级评估模型,得到初步风险评估等级,进行防汛物资的初步调配;基于占地面积和安全积水深度的数值量化模型,得到实时的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积水深度;计算变电站实时积水深度;变电站实时积水深度与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积水深度比较,评估变电站防汛能力。本发明提高对变电站防汛能力和风险的实时感知能力,提升防汛物资、人员、设备的科学配置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