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1375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875688.7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2J3/00 , H02J3/06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一体化调度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以电力系统综合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可控发电机组的启停、出力、最优启停状态维持时间和最优出力维持时间为优化变量,构建融合日前调度、日内调度和实时调度的一体化调度模型;对一体化调度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可控发电机组的最优启停状态、最优出力、最优启停状态维持时间和最优出力维持时间,以实现对可控发电机组的控制。本发明能够挖掘机组柔性潜力,提升电力系统调度的灵活性,改善系统安全经济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323954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0512730.X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配电网线路动态规划方法及系统,包括:将规划周期划分为多个时间段;获取设定的时间段内,设定区域街道布局以及负荷电源数据,对区域街道布局情况进行建模;对规划区域内的各区块负荷进行处理;以负荷矩最小为优化目标,考虑线路不交叉约束,建立不同时间段的配电网线路动态规划模型;对配电网线路动态规划模型中的非线性部分进行处理,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对转化后的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的配电网线路动态规划方案。本发明考虑线路不交叉约束,能够提高配电线路的可靠性,同时能够使得各配电线路边界清晰,便于分区管理;解决了配电网管理人员对于配电线路不交叉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63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060386.6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并网风电系统电热协调过载控制方法及系统,获取并网风电系统输电元件的当前测量值和风电场的当前测量值;根据气象数据,预测风速,获取输电元件的温度,预测当前控制周期设定时间步长范围内的风电场有功功率;综合考虑风速预测值、输电元件的温度以及风电场有功功率预测值,根据风电并网系统电热协调模型,建立优化问题,进行过程化的电热协调控制,确保在过载控制过程中并网线路的温度不越限;在约束条件下进行优化问题求解,确定最优控制序列,将最优控制序列中第一个风电场群的有功功率应用于当前风电场的发电控制。本发明以输电元件最大允许温度为限制,将并网系统中的风场出力与外送输电元件的温度进行动态协调和滚动优化。相较于传统的过载控制方法,能够进一步挖掘外送输电元件的过载潜能,有利于缓解风能消纳矛盾。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3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17533.0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架空导线暂态载流量预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架空导线暂态载流量概率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DTR历史量测数据;基于DTR历史量测数据,对目标时段起始点处导线温度及目标时段内各目标时刻的气象要素分别进行概率预测,对应得到导线温度概率密度函数及相应的气象要素概率密度函数;对获得的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抽样,生成全时段时间序列场景集,进而得到不同允许温升时间下各场景的架空导线暂态载流量;统计所述架空导线暂态载流量的概率分布,预测出架空导线暂态载流量的概率,以挖掘出目标时段内架空导线的短时载流能力来指导调度方案的制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39478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752782.4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一体化调度方法,构建多时间颗粒度模型,整合UC、ED和AGC中PFs三个部分,以电力系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考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电力系统一体化调度模型;构建所述电力系统一体化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得到满足各项约束条件的电力系统一体化调度优化模型;对电力系统一体化调度优化模型的约束中不确定性参数的进行鲁棒优化,求解鲁棒优化后的电力系统一体化调度优化模型,得到最终调度方案。本发明可以消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减少切负荷量和弃风量,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2469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18883.4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2J3/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架空导线电热力学动态的概率潮流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导线电流的变化和导线周围的气象条件,构建架空导线的热模型;根据线档的初始水平应力、横截面积和导线温度,构建架空导线的力学模型;根据导线温度和导线长度,构建导线的互电导函数和互电纳函数;基于热模型、力学模型、互电导函数和互电纳函数,构建电热力耦合潮流模型;在考虑不确定因素后,将电热力耦合潮流模型转换为电热力耦合概率潮流模型;在每一组不确定因素场景下,求解线路电流及导线温度;根据计算出的电流对导线温度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导线温度;基于修正后的导线温度,得到对应线档的应力及弧垂。
-
公开(公告)号:CN11497718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11395.0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2J3/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配电网潮流分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DistFlow线性潮流的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推导DistFlow线性潮流模型;根据配电网系统拓扑结构,从辐射状线路的最后一个节点开始,依据DistFlow线性潮流表达式,推导出每条支路的有功潮流表达式和无功潮流表达式;根据每条支路的有功潮流表达式、无功潮流表达式,分别得到有功发电负荷转移因子矩阵和无功发电负荷转移因子矩阵;根据有功发电负荷转移因子矩阵、无功发电负荷转移因子矩阵,分别得到支路有功潮流的计算式和支路无功潮流的计算式;根据有功发电负荷转移因子矩阵、无功发电负荷转移因子矩阵和节点净功率,依据电压幅值表达式,确定每个节点的电压幅值的计算式。
-
公开(公告)号:CN112488442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183389.X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 , 山东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及源荷不确定性的配电网重构方法,根据在分布式能源大规模并网的背景下,配电网重构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分布式能源的可用性及配电系统负荷可能与预测不符,若仍按照预想的离线优化方案进行配电网重构,则在实际的重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压越限的可靠性问题和网损增大的经济性问题,因此事前制定的重构方案虽然可以给调度运行人员一定的指导,但可能无法直接用于实际重构过程,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深度强化学习求解配电网重构的方法,基于配电网中分布式能源出力、网络负荷的不确定性问题,可通过日前神经网络的训练,实现针对含分布式能源的配电网重构在线算法,实现配电网重构的秒级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0739711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1055171.3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风电并网系统负调峰能力的储能设备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负荷预测数据和风电功率在日前调度预测的分布规律,确定系统负荷波动段调峰需求最大的极端场景;在负荷低谷时段,根据负荷预测数据和机组的最低出力水平,考虑储能设备的最大出力水平,保证系统可消纳风电功率最大,构建分析储能参与下风电并网系统调峰能力的优化模型;对构建的分析储能参与下风电并网系统调峰能力的优化模型进行线性化处理;获取周期内系统实际运行数据,输入分析储能参与下风电并网系统调峰能力的优化模型,确定周期内储能参与下风电并网系统低谷时段的向下调峰极限。
-
公开(公告)号:CN10528133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757701.4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外送风电输电线路热定值方法,根据输电线路导线温度与寿命、弧垂关系,以输电线路期望使用寿命的时间内由于输电线路热定值限制造成的总弃风功率为目标函数,以导体热平衡、输电线路抗拉强度损失及安全净距限制为约束,构建输电线路热定值的最优决策模型,计算各时段输电线路的载流,与热定值初始值作比较,若载流大于热定值初始值,则计算目标函数中该时段弃风功率并累加,更新导线温度、输电线路抗拉强度损失,不断迭代重复,直到输电线路期望使用寿命的时间目标函数为零,求解出待决策量。本发明基于输电线路运行寿命及安全净距需求构建了导体抗拉强度损失及弧垂约束,有效克服传统热定值的保守性,有效增强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