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262471C
公开(公告)日:2006-07-05
申请号:CN200410044082.6
申请日:2004-11-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02
Abstract: 折流发酵制氢反应设备,它涉及一种利用甜菜制糖厂生产的废糖蜜制取能源物质——氢气的连续流反应设备。本发明第一导流板(2)和第二导流板(7)的上端与壳体(1)的上盖板(14)的内壁固定连接,挡板(10)设置在第一导流板(2)与第二导流板(7)之间,挡板(10)的下端与壳体(1)的底板(15)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导流板(2)的左侧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进水通道(4),第一导流板(2)与挡板(10)之间形成第一上流格室(11)。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制氢反应设备。以甜菜制糖厂的废糖蜜配制而成的有机废水作为生物制氢的底物,对比传统的发酵法生物制氢反应设备具有绝对优势,它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操作灵活、容积利用率高、生物持有量高以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35556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710758044.4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云水工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K11/14 , F16K7/06 , F16K31/04 , F16K31/524 , F16K31/53
Abstract: 一种可编程控制的四通道阀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涉及流体阀门控制的自控阀门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气动阀、电动阀内泄漏和外泄漏以及执行元件利用率低的问题,以及电磁阀仅能实现开关的控制而不能调节开度的问题。一种可编程控制的四通道阀门装置由步进电机、弹性连轴器、电机支架、安装座、底座、凸轮机构、第一从动机构、第二从动机构、2个软管固定架、8个软管接头、第一通道软管、第二通道软管、第三通道软管、第四通道软管及PLC控制器组成;方法:一、控制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通断;二、控制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的通断;三、控制第一通道或第二通道的开度;四、控制第四通道或第三通道的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48131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0581801.7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厌氧混合菌群发酵秸秆制备丁酸的阴极电发酵方法,属于微生物发酵生产重要化工物质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混合菌群发酵生产丁酸过程还存在着发酵副产物较多、目标产物转化率低、底物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发明在阴极电发酵系统中以混合菌群进行秸秆的丁酸发酵,通过引入电极,控制和优化发酵环境,改变细胞原有的NAD(P)+/NAD(P)H的平衡,影响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并利于微生物细胞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实现碳链的延长,实现可持续的丁酸制备。本发明以电化学刺激为主要控制条件,不需要额外添加电子传递介体便可提高丁酸发酵系统的发酵效能,显著提高了发酵系统中丁酸的产量及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0777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09595.9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并结合超声萃取及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提供了一种同时检测污泥中多类抗生素的分析方法,属于痕量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检测方法中部分抗生素回收率偏低、检测成本高、检测所需样品量大、检出限较高等问题。本发明的抗生素回收率为75.3~130.1%、方法检出限为1~3μg/kg;在样品检测时,仅需0.1g干污泥样品;采用旋转蒸发的方式降低超声萃取液中有机溶剂的含量,在固相萃取前,将超声萃取液定容至200mL即可,极大地减少了固相萃取过程中萃取液的过柱时间;本发明仅使用HLB小柱用于固相萃取,在提升待测抗生素回收率的同时,减少了检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5026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03075.X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羧酸平台的水稻秸秆分相生物转化丁醇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羧酸平台的水稻秸秆分相生物转化丁醇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丁醇发酵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一、预处理水稻秸秆;二、丁酸发酵;三、制备水稻秸秆水解液;四、将丁酸发酵液和水稻秸秆水解液进行混合;五、进行丙酮-丁醇-乙醇发酵,即完成。本发明采用预处理水稻秸秆作为原料,大幅降低原料成本;利用以预处理秸秆为原料的厌氧发酵液作为丁酸来源,可以有效提高底物的利用率和丁醇转化率,丁醇转化率可达到211~460g/kg预处理水稻秸秆,间接达到了降低纤维素酶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发明可应用于丁醇的制备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925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10024359.3
申请日:2012-02-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27
Abstract: 一种生物强化预处理剩余污泥的方法,它涉及一种预处理剩余污泥的方法。它解决了污泥厌氧消化时水解速度慢的问题。方法:一、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二、活化后的枯草芽孢杆菌接种于含有淀粉的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枯草芽孢杆菌A;三、将枯草芽孢杆菌A添加到污水二级生物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反应,即完成。本发明生物强化预处理剩余污泥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害,能耗低,预处理城市污泥效果好的特点,其中对VSS去除率提高了15.1%,处理后污泥上清中的COD增加了2734mg/L,VFA含量增加了1080mg/L。采用本发明处理后的污泥有利于污泥的进一步厌氧消化处理。
-
-
公开(公告)号:CN101482546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910071400.0
申请日:2009-0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检测厌氧活性污泥中产氢氢化酶活性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检测氢化酶活性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产氢氢化酶活性检测方法存在的灵敏度低,检测结果准确性差,操作复杂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检测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样品预处理;二、恒温培养;三、加入电子载体;四、预热处理;五、酶反应;六、终止反应;七、吸取气体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记录氢气百分含量,求出厌氧活性污泥中产氢氢化酶活性。本发明检测厌氧活性污泥中产氢氢化酶活性的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本发明方法以微毒的二甲基亚砜或无毒的甘氨酸作为电子载体,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321174C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010383.1
申请日:2005-09-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工业化生物制氢菌种连续流培养及生物制氢系统强化方法,它涉及一种氢气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的制氢方法还比较原始,制氢的生产规模较小,还不能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氢气的问题。本发明向菌种发酵罐连续补料,以便保证产氢菌种的连续生产;利用补料泵将营养液以连续流方式从补料罐中泵入到发酵罐中,以保证菌种培养基质的连续供给,营养液补加速率为0.5d-1;发酵罐中连续培养的菌种通过计量泵以连续流方式投加到运行的发酵生物制氢反应设备中,投加量与菌种发酵罐的营养液补加速率相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菌种的连续流培养、连续投加的生物强化方法,可持续提高产氢能力,改善发酵菌群结构,适用于生物制氢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