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双稳态柔性铰链的助力外骨骼

    公开(公告)号:CN115008443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800556.3

    申请日:2022-07-06

    Inventor: 戴福洪 李桐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稳态柔性铰链的助力外骨骼,涉及一种助力外骨骼。大腿连杆上端通过髋关节结构与腰部结构连接,小腿连杆下端通过踝关节结构与足底连接架连接,压力鞋固定在足底连接架底部,双稳态柔性铰链两端将大腿连杆下端与对应的小腿连杆上端连接固定,双稳态柔性铰链为柱壳状且其中间位置两侧对称设有开口,其采用反对称铺层的复合材料制成,铺层角θ取30°~60°,具有伸直与弯曲两种稳定构型,膝盖助力器为可弯折的弹性板状构件设置在对应的双稳态柔性铰链后方,通过绑带夹设定位在人体膝盖部位前后两侧。采用双稳态柔性铰链作为膝关节,具有刚性铰链难以比拟的优势。

    一种可穿戴全向/定向方向图可重构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5140636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596530.1

    申请日:2015-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全向/定向方向图可重构天线,所述天线由天线阵列及其馈电网络层、双稳态复合材料基板、跳变驱动器及接地板构成,其中:天线阵列及其馈电网络位于双稳态复合材料基板的上层,跳变驱动器埋入到双稳态复合材料基板的中间层,接地板位于双稳态复合材料基板的最下层。本发明利用双稳态复合材料基板的两种稳定构型实现天线方向图全向/定向可重构,两种稳定构型的转换可通过跳变驱动器实现;与现有可穿戴天线相比,结构设计简单,易于人体共形,且方向图可重构,具有多功能性,可用于个人可穿戴移动通信及野外恶劣环境通信领域。

    一种俯仰面内方向图可重构微带准八木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7093796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53007.5

    申请日:2017-05-18

    Inventor: 戴福洪 胡建强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3/01 H01Q1/38 H01Q1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俯仰面内方向图可重构微带准八木天线,所述天线包括正交铺层的双稳态复合材料介质基板、铺设在双稳态复合材料介质基板上层的微带准八木天线层和铺设在双稳态复合材料介质基板下层的跳变驱动器,其中:所述双稳态复合材料介质基板采用[90n/0n]铺层,[90n]粘接微带准八木天线层,[0n]层粘接跳变驱动器。本发明利用双稳态复合材料介质基板的两种稳定构型实现微带准八木天线方向图在俯仰面内可重构,结构简单,易与载体共形,与传统水平面内方向图可重构八木天线相结合可拓展八木天线的扫描维度。

    一种多稳态可变形开关结构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72913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192049.6

    申请日:2015-04-22

    Inventor: 戴福洪 周晓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稳态可变形开关结构的设计方法,其步骤如下:(1)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确定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平面形状;(2)根据设计稳态数和层合板总长度的要求确定层合板沿长度方向矩形截面面积二阶矩的数值变化;(3)根据矩形截面二阶矩的数值和已确定的宽度数据反推得到层合板各处的厚度数据;(4)考虑所使用单层纤维编织预浸料的厚度是一定值,不能连续变化,对第三步得到的厚度数据进行等效离散化;(5)根据得到的层合板尺寸数据,裁剪预浸料,并按预定厚度进行铺层,采用热压罐工艺固化成型;(6)借助辅助结构对变刚度层合板施加位移约束,完成整个开关结构的制作。该方法设计的多稳态可变形开关结构质量轻盈,能够实现大变形且在稳定状态不需要提供额外的支撑也具有足够的刚度抵抗外界荷载。

    复合材料层板厚度方向非线性本构关系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4505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210932.9

    申请日:2014-05-19

    Inventor: 戴福洪 王景泽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层板厚度方向非线性本构关系测试方法,步骤为:首先,制作不少于5个的复合材料层板的标准试件;然后,将复合材料层板标准件依次放置到压缩试验夹具上进行压缩试验,得到复合材料层板在压缩荷载作用下形变与时间曲线;最后,基于聚合物粘弹性理论中的四单元模型结合测得的复合材料层板在压缩荷载作用下形变与时间曲线确定其厚度方向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并计算复合材料层板厚度方向的弹性、粘弹性和塑性。本发明解决了复合材料层板厚度方向非线性本构关系测试的问题,通过合理设计复合材料层板力学压缩试验的夹具和加载方式,测试复合材料层板的压缩力与形变曲线,并根据该曲线计算出复合材料层板厚度方向弹性、粘弹性和塑性等力学性能。

    压电双稳态能量收集器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6530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335356.0

    申请日:2014-07-15

    Abstract: 一种压电双稳态能量收集器,属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领域。所述能量收集器由双稳态圆弧板和粘结在其表面的若干个压电材料组成,若干个压电材料之间可通过导线串联。本发明提供的能量收集器具有两种稳态结构,将压电材料附着在此种双稳态结构上,利用其圆弧形形变分布均衡的特点,可使附着在其上面的压电材料的应变变形分布均匀,能充分利用压电材料,使得压电材料获得最大形变、产生最大电能,因此可以产生高效率的能量转换。本发明实用性强,采用本发明的压电双稳态能量收集器可以用于压电能量收集,具有效率高、简单易行的特点。

    一种捕获垂直方向波浪能的压电发电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7920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35343.3

    申请日:201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捕获垂直方向波浪能的压电发电装置及方法。所述压电发电装置包括支座、装夹结构、粘有压电材料的复合压电双稳态板、支臂、配重质量块和浮子,所述支座上固定有支架和底座,装夹结构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复合材料双稳态板装夹在装夹结构的固定端和自由端上,支臂的中部与底座绞接,支臂的一端系有浮子,一端与装夹结构的自由端相抵,配重质量块安装在装夹结构的自由端。本发明实现了将垂直方向波浪能转化为电能的功能,具有实施结构简单的特点,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为小型低功耗负载提供电能。

    复合材料层板厚度方向非线性本构关系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54505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10932.9

    申请日:2014-05-19

    Inventor: 戴福洪 王景泽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层板厚度方向非线性本构关系测试方法,步骤为:首先,制作不少于5个的复合材料层板的标准试件;然后,将复合材料层板标准件依次放置到压缩试验夹具上进行压缩试验,得到复合材料层板在压缩荷载作用下形变与时间曲线;最后,基于聚合物粘弹性理论中的四单元模型结合测得的复合材料层板在压缩荷载作用下形变与时间曲线确定其厚度方向的非线性本构关系并计算复合材料层板厚度方向的弹性、粘弹性和塑性。本发明解决了复合材料层板厚度方向非线性本构关系测试的问题,通过合理设计复合材料层板力学压缩试验的夹具和加载方式,测试复合材料层板的压缩力与形变曲线,并根据该曲线计算出复合材料层板厚度方向弹性、粘弹性和塑性等力学性能。

    一种利用贴片天线技术实现的称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54336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215708.9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一种利用贴片天线技术实现的称重装置,涉及一种称重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监测贴片天线谐振频率变化反映被测量物体重量的装置。所述称重装置包括承重平台(1)、弹性支撑(2)、X型力传递装置(3)、贴片天线(4),弹性支撑(2)安装在承重平台(1)下方,X型力传递装置(3)一端与承重平台下方铰接,另一端以滑轮的形式在地基平面上滚动,贴片天线(4)安装在X型力传递装置(3)下方平板上。承重平台(1)受到压力作用产生垂直方向位移,X型力传递装置(3)将垂向位移转化为贴片天线(4)水平方向的应变,该水平应变将导致贴片天线(4)谐振频率的偏移。因此利用监测贴片天线(4)谐振频率的变化便可测量出物体的重量。

    形状记忆合金驱动扭矩输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624974B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0810137229.4

    申请日:2008-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形状记忆合金驱动扭矩输出结构。它包括两根SMA丝、链轮、设置在链轮上的链条、轴承座、转轴、三爪夹具和顶丝夹具,SMA丝的一端通过三爪夹具连接链条,SMA丝在三爪夹具一端短路连接,SMA丝的另一端通过顶丝夹具连接固定支架,链轮一端构成两根SMA丝的公共电极C,在固定支架一端的两个顶丝夹具上分别引出电极A与B,A、B与C分别跨过两个继电器触点连接,通过对继电器的分别驱动来实现对两根SMA丝的驱动,链轮设置在轴承座上,转轴穿过链轮设置。本发明具有轻质、微型,不会引起结构内部的集中质量问题以及干扰仪器设备运行的电磁场,可靠性高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