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9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350923.3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复合胶凝体系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配比设计方法,它涉及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存在配比形成周期长、缺乏理论指导、配比设计过程较繁琐和复杂、适用范围较窄的问题。本发明的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由S95矿粉、F类粉煤灰、硅灰、26‑40目石英砂、40‑70目石英砂、70‑110目石英砂、短直型钢纤维、片状氢氧化钠、水玻璃溶液、水组成。先预设待配比要求,然后依据未掺入钢纤维时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流动性为基础依次确定混凝土各组分重量,最后加入钢纤维,以使其最终达到设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流动性的要求。本发明用于碱激发超高性能混凝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275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93357.4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单柱式落锤冲击试验机,它涉及抗冲击测试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落锤试验机存在落锤运动方向固定、多角度冲击工况的实现方式困难,多点冲击工况的实现过程落锤运动姿态不可控、试验误差大、冲击力与位移等关键数据均无法采集的问题。本发明的钢桁架立柱竖直安装,配重导向支架滑动安装在钢桁架立柱上,提升与释放系统安装在钢桁架立柱上,钢桁架悬臂梁落锤挂载系统的角度根据试验需求确定,且钢桁架悬臂梁落锤挂载系统的一端通过刚接‑铰接约束转换装置安装在配重导向支架上,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安装在钢桁架立柱和落锤上;制动系统安装在钢桁架立柱、刚接‑铰接约束转换装置和配重导向支架上。本发明用于试件的抗冲击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544701.7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板状构件面外加载试验的固定端约束装置及其拆装方法,它涉及结构部件测试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波形钢板固定约束装置存在安装拆卸试件困难、试验效率低、焊接热影响区极易发生破坏的问题。本发明浇筑钢模具的前钢板分为控制板和夹板,两者通过单头螺栓连接,夹板可以进行更换且可根据试件的截面加工为任意形状,实现不同类型波形钢板的面外加载试验,此外,通过更换夹板和改变浇筑材料也可实现不同加载角度和端部约束刚度的面外加载试验。本发明的步骤一:浇筑模板的加工阶段;步骤二:浇筑模板的安装及材料浇筑阶段;步骤三:浇筑模板的拆卸阶段;步骤四:浇筑模板的二次安装阶段。本发明用于板状构件面外加载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5808203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485317.X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一种混凝土内部预埋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及安装方法,属于土木工程健康监测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目前预埋在混凝土内的传感器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中的大骨料会对传感器产生冲击破坏,现有的传感器保护装置占用体积大、安装困难等问题。本发明包括保护机构、连接件、固定杆和锁紧机构,两片保护机构互为镜像设置,两片保护机构与固定杆连接并形成三角形结构,两片保护机构通过连接件连接,保护机构内设置有导线,导线与连接件建立连接,固定杆通过锁紧机构安装在钢筋上,保护对象放置在保护机构与固定杆形成的空腔内。本发明的预埋传感器防护装置在混凝土浇筑时对其内部的传感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混凝土中的大骨料对传感器产生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1222849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0905290.X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吸能结构及吸能缓冲装置,其中,吸能结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开设有贯穿安装座的导向孔,导向孔的孔壁上设有绕导向孔的轴线螺旋延伸的凸肋;以及吸能管,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件,吸能管的一端插设于导向孔内,并与凸肋的一端抵接。本申请提供的吸能结构及吸能缓冲装置采用了吸能管与安装座配合,通过在导向孔的孔壁上设置绕其轴线螺旋延伸的凸肋,来引导伸入导向孔内的吸能管进行旋转前进,并且在旋转前进的过程中吸能管通过自身破裂来吸收冲击产生的能量,使得吸能管的吸能行程大于吸能管的长度,从而解决了吸能件的吸能行程无法大于吸能件的长度的技术问题,在取得同样吸能效果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小了吸能缓冲装置的占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23142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0023126.6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蜂窝吸能件,包括多层弯折板,多层弯折板层叠设置,且弯折板呈波纹状,弯折板包括多个波峰部和多个波谷部,波峰部与波谷部交替分布并首尾相接,波峰部和波谷部上分别形成有卡扣,于相邻的两层弯折板之间其中一层弯折板的波峰部的卡扣与另一层弯折板的波谷部的卡扣卡合。本申请的蜂窝吸能件采用在板材成型为弯折板的过程中,将卡扣与波峰部和波谷部一起成型,通过其中一层弯折板的波峰部的卡扣与另一层弯折板的波谷部的卡扣卡合将相邻的两层弯折板接合在一起,直至堆叠成完整的蜂窝吸能件,使得蜂窝吸能件的整个制作过程工艺简单、不需要使用胶粘剂或者焊接设备,其成品的一致性好,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过低或者湿度过大导致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28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214754.9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落锤释放装置,包括支架;抓取组件,抓取组件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支架的底部;制动件,包括制动部,制动部与抓取组件的顶端抵接时,抓取组件的底端闭合以抓取落锤;驱动组件,设于支架的顶部,并与制动件驱动连接;以及第一感应组件,设于制动部上,用于确认制动部与抓取组件的顶端是否完成抵接。本申请提供的落锤释放装置在制动件的制动部上设置第一感应组件,通过驱动组件和制动件来驱使抓取组件的底端闭合来实现对落锤的抓取,通过第一感应组件的反馈来确保驱动组件将制动件锁定在制动部与抓取组件的顶端抵接的状态下,进而确保抓取组件将落锤抓牢,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释放装置抓取落锤不牢、完成抓取后无反馈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1585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088454.4
申请日:2020-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金属蜂窝芯局部热处理制备方法,涉及金属蜂窝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金属蜂窝芯局部热处理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被动安全防护领域广泛采用的蜂窝材料存在的压溃力波动大、乘客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方法:将金属板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金属板;将预处理后的金属板在辊压设备上压制成金属瓦楞板,将金属瓦楞板上需热处理的部位加热并保温,保温结束后水冷,再加热并保温,空冷至室温,进行切割,去毛边,得到热处理后的金属瓦楞板;将两片热处理后的金属瓦楞板对正,使用环氧胶或焊接固定,得到金属蜂窝芯。本发明可获得金属蜂窝芯局部热处理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21585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88454.4
申请日:2020-01-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金属蜂窝芯局部热处理制备方法,涉及金属蜂窝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金属蜂窝芯局部热处理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被动安全防护领域广泛采用的蜂窝材料存在的压溃力波动大、乘客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方法:将金属板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金属板;将预处理后的金属板在辊压设备上压制成金属瓦楞板,将金属瓦楞板上需热处理的部位加热并保温,保温结束后水冷,再加热并保温,空冷至室温,进行切割,去毛边,得到热处理后的金属瓦楞板;将两片热处理后的金属瓦楞板对正,使用环氧胶或焊接固定,得到金属蜂窝芯。本发明可获得金属蜂窝芯局部热处理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222978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45403.3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一种冲击试验加载平台,本发明涉及冲击试验平台,本发明为了解决落锤式冲击试验中锚固基础造价昂贵,直接在基础上面进行锚固会限制横向冲击构件的尺寸,现有的锚固装置不具有普适性,一种夹具只能针对一种构件进行冲击使用,对于承受带角度侧向冲击的构件不能很好进行夹持锚固,它包括底座、两个构件夹具、两个平台基座、两个第一加载支座、两个第一‘L’形板和四个第二‘L’形板,构件夹具包括第一长方体和第二长方体,每个第二长方体分别固定安装在一个第一加载支座的上端面上,两个第一加载支座固定安装在两个平台基座上,两个平台基座固定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上,本发明用于工程抗冲击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