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应变控制模式对沥青疲劳性能影响区域的划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6866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691446.3

    申请日:2014-11-25

    Abstract: 应力、应变控制模式对沥青疲劳性能影响区域的划分方法,它涉及一种对沥青疲劳性能影响区域的划分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两种控制模式下沥青疲劳性能差异显著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将应力、应变两种控制模式下复数模量-相位角曲线转折点处的累积耗散能取平均值再取整作为控制模式对沥青疲劳性能影响的阈值,即当累积耗散能小于该值时,疲劳过程不受控制模式影响,为疲劳过程第Ⅰ阶段,当累积耗散能达到该值时,疲劳过程开始受控制模式的影响,为疲劳过程第Ⅱ阶段。本发明将应力、应变两种控制模式对沥青疲劳影响区域进行划分,揭示了不同控制模式下沥青疲劳特性。本发明属于荷载控制模式对沥青疲劳性能影响区域的划分领域。

    一种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101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215507.X

    申请日:2012-06-27

    Abstract: 一种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车辙问题。本发明的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由7~8份的陶砂和2~3份的有机相变材料组成。制备方法如下:一、称取陶砂和有机相变材料;二、对陶砂粉碎研磨,筛分,水洗烘干;三、将有机相变材料和陶砂按质量比为3∶7混合均匀,真空干燥,加入体积分数为0.5%的矿粉,干燥过筛,得复合材料;四、将复合材料浸入环氧乳液中,保持3~5s,表面铁粉,得混料;五、重复步骤四3~5次,即得。本发明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在40~75℃之间,相变潜热大于40kJ/kg,本发明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领域。

    一种路面结构层间剪切性能的试验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2879264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24741.3

    申请日:2012-10-30

    Abstract: 一种路面结构层间剪切性能的试验夹具,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抗剪性能的测试夹具,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的路面结构层间抗剪能力的试验采用斜剪切试验的方法而导致测试结果偏大的问题。每个固定底板板面的两端沿固定底板厚度方向各加工有一个第一长孔,圆柱体的底面与连接体的另一端面固接为一体;每个夹板板面的两端沿夹板厚度方向各加工有一个第二长孔,两个固定板的固定底板板面上下平行设置,位于上面的固定板通过圆柱体固接在试验机的上端,位于下面的固定板通过圆柱体固接在试验机的下端,路面结构层间试样装夹在固定板的固定底板和夹板之间,并通过连接螺母与连接螺栓的螺纹配合将固定板和夹板紧固连接。本发明用于装夹路面结构层间试样。

    一种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1018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215507.X

    申请日:2012-06-27

    Abstract: 一种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车辙问题。本发明的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由7~8份的陶砂和2~3份的有机相变材料组成。制备方法如下:一、称取陶砂和有机相变材料;二、对陶砂粉碎研磨,筛分,水洗烘干;三、将有机相变材料和陶砂按质量比为3:7混合均匀,真空干燥,加入体积分数为0.5%的矿粉,干燥过筛,得复合材料;四、将复合材料浸入环氧乳液中,保持3~5s,表面铁粉,得混料;五、重复步骤四3~5次,即得。本发明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在40~75℃之间,相变潜热大于40kJ/kg,本发明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领域。

    一种相变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2759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15508.4

    申请日:2012-06-27

    Abstract: 一种相变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车辙问题。本发明的相变改性沥青由7~8份的沥青和2~3份的有机相变材料组成。制备方法如下:一、称取沥青和有机相变材料;二、加热称取的沥青至140℃~175℃,保持3h,将称取的有机相变材料加热至100℃,待完全融化为液态时,将沥青倒入,同时采用高速剪切乳化机剪切20~40min,即得相变改性沥青。本发明相变改性沥青的相变温度在40~75℃之间,相变潜热大于25J/g,具有相变潜热较大、无毒性、无腐蚀性、制备简单的优点。本发明应用于沥青混凝土路面领域。

    一种用于中子与X射线联合成像的原位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2255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36736.X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一种用于中子与X射线联合成像的原位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属于材料力学技术领域。所述力学加载机构设置在X射线源支撑模块与中子成像探测器支撑模块/X射线成像探测器支撑模块之间,所述中子成像探测器支撑模块以及X射线成像探测器支撑模块设置在力学加载机构的同一侧。本发明将力学加载机构与中子成像装置和X射线成像装置相结合,在对待测试样加载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中子成像和X射线成像各自的优势,原位获取材料的多重细观结构信息,减少使用中子和X射线成像之间的试样转移和等待时间,为准确建立材料的宏观力学性能和细观结构变化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试手段。

    一种便携式沥青动态剪切流变仪

    公开(公告)号:CN11520103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25476.3

    申请日:2022-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沥青动态剪切流变仪,属于沥青流变性测试设备技术领域。该沥青动态剪切流变仪包括机械结构模块及驱动采集模块。其中:机械结构模块包括作动模块、夹持模块及位移调节模块;作动模块包括光栅编码器、步进电机、转矩传感器及下部外壳;夹持模块包括样品上夹具、下夹具及温度传感器;位移调节模块包括同心调节机构、样品厚度调节机构及限位块;驱动采集模块包括闭环电机驱动器、高速扭矩采集卡和PID温度控制器。本发明携带方便、价格便宜且场景适用性强。既可应用于施工过程快速检测沥青材料流变性,又可与其他微观结构测试设备联用开展原位试验,对沥青材料评价及优选、揭示流变性机理、提高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双机制作用下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自愈性测试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440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19262.2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双机制作用下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自愈性测试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应力扫描试验确定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的线性黏弹范围,确定疲劳试验控制荷载;然后进行疲劳试验,分析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动态模量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接着在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试件两端通直流电,使其在“自修复‑热诱导”双机制作用下间歇一段时间;间歇时间结束后再次对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进行疲劳试验,对比间歇前后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性能恢复情况,验证双机制愈合效果。该测试方法能够更准确的评价双机制作用下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的自愈合效果,对石墨烯微胶囊沥青砂浆的材料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