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7543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86619.X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材料激光熔覆沉积层孔隙率抑制工艺方法,涉及激光增材修复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方法得到的熔覆层孔隙率较高,缺少同时对熔覆层间搭接策略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的工艺方法的问题。本发明首先确定影响铝合金材料激光熔覆沉积层孔隙率的工艺参数及范围,进行单道熔覆层单因素实验,分析单道熔覆层的成型规律,确定多道多层熔覆层工艺参数范围;然后针对不同的搭接策略开展熔覆实验,确定最优熔覆层间搭接策略;最后基于最优熔覆层间搭接策略、多道多层熔覆层工艺参数范围,开展多道多层熔覆正交实验,确定最低孔隙率的工艺参数组合。基于本发明的工艺参数组合可在铝合金基材上制备出几乎无孔隙缺陷的熔覆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268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05089.8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1/88 , G01N21/958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熔融石英光学元件加工表面微区微观光伤点缺陷相对浓度检测方法,属于工程光学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对熔融石英元件加工表面点缺陷表征手段仅适用于表征及判别点缺陷的种类,尚无有效方法针点缺陷的相对浓度进行检测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对熔融石英光学元件加工表面微缺陷区开展光致荧光探测实验,得到缺陷区的点缺陷类型及不同点缺陷对应的子峰曲线峰面积,建立点缺陷所含孤对电子浓度与子峰曲线峰面积之间的关系,计算不同点缺陷所含孤对电子的相对浓度,结合点缺陷化学结构及反应规律计算熔融石英加工表面微缺陷区不同点缺陷的相对浓度。本发明填补了目前尚无法获得材料表面点缺陷相对浓度的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453562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366519.6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微小锥形回转体构件的超精密车削机床及对刀及加工监控方法,涉及微小构件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微小构件超精密车削加工无法精确非接触对刀,且无法同时对加工过程进行精确监控并进行修正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微小锥形回转体构件的超精密车削机床,它包括机床主体、对刀及加工监控装置和加工监控控制系统,机床主体包括基座、X轴直线单元、Y轴直线单元、Z轴直线单元、工件轴C轴、液压回转台B轴和刀具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微小锥形回转体构件的超精密车削对刀及加工监控方法,实现了加工前的精确对刀和加工过程的准确监控,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797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05064.8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T7/00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材料激光损伤过程中冲击波波速预测方法,属于工程光学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泵浦‑探测超快时间分辨阴影成像实验难以识别冲击波形成初期这一关键阶段的冲击波波速;且实验过程中需要重复进行大量损伤性试验,而针对特定光学材料表面微纳缺陷,难以通过重复性、损伤性的实验来准确获取其激光损伤过程中冲击波波速的问题。本发明通过构建模型分别模拟了激光损伤初期能量沉积过程、能量传递过程和激光损伤后期高功率激光与光学材料加工表面微纳缺陷区的相互作用过程,最终得到损伤过程中不同时刻光学材料加工表面缺陷区冲击波波速。本发明填补了当前尚无法获得损伤过程中近微纳缺陷区冲击波波速的理论和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68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05065.2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紫外光学元件激光诱导周期性结构的预测方法,属于工程光学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紫外光学元件激光诱导微结构的形成理论及工艺技术尚不完善,需要通过大量探索性实验对紫外光学元件激光诱导周期性结构进行研究的问题。通过对紫外光学元件激光诱导周期性结构的形成机理的理论分析,通过设置等密度的离子点群建立高功率激光辐照下元件加工表面模型,采用二维分布的高斯型飞秒激光模型,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牛顿‑洛伦兹方程研究了短脉冲激光与紫外光学元件表面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等离子体的运动行为规律,模拟了紫外光学元件激光诱导周期性结构的形成。通过本发明方法可准确模拟紫外光学元件激光诱导周期性结构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395390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1273795.X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4B5/36 , B24B27/02 , B24B41/04 , B24B41/02 , B24B41/06 , B24B47/20 , B24B49/12 , B24B55/02 , G06T7/00 , G06V10/44 , G06T7/62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球头砂轮的变磨削深度和磨削转角的复杂薄壁零件磨削加工工艺方法,涉及复杂薄壁零件磨削加工工艺的技术领域,解决了小型复杂薄壁零件超精密磨削加工过程中,磨削质量与效率难以兼顾、磨削过程易产生干涉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小尺寸球头砂轮,能够对工件表面上曲率半径为2~2.5mm处的面型位置进行有效磨削,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在不同加工轨迹阶段分别设定C轴转台角度为‑8度、+8度、‑80度,能够防止球头砂轮与工件发生干涉,提高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设定的C轴转台角度,能够使球头砂轮不同位置与工件表面相接触,球头砂轮磨损更加均匀,能够更好地保持球头砂轮的球度,减小因球头砂轮磨损造成的加工误差,保证了磨削的高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52098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1150181.2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水浴加热辅助的小球头磁流变抛光方法,它属于研抛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球头磁流变抛光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小球头磁流变抛光技术加工工件时存在抛光效率较低的问题。方法:一、配置磁流变液;二、将磁流变液倒入搅拌器中;三、装卡被加工工件;四、调整抛光工具头的球心位置;五、编写加工轨迹程序,并导入机床控制软件中,调整将抛光头加工轨迹;六、调整抛光头位置;七、组装磁流变液循环回路;八、将硅胶软管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九、设定恒温水浴锅的温度;十、调整恒温水浴锅的设定温度;十一、放置磁流变液挡板,开启抛光工具头主轴和工件主轴;十二、对被加工工件进行抛光。本发明主要用于小球头磁流变抛光。
-
公开(公告)号:CN11453562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366519.6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对微小锥形回转体构件的超精密车削机床及对刀及加工监控方法,涉及微小构件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微小构件超精密车削加工无法精确非接触对刀,且无法同时对加工过程进行精确监控并进行修正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微小锥形回转体构件的超精密车削机床,它包括机床主体、对刀及加工监控装置和加工监控控制系统,机床主体包括基座、X轴直线单元、Y轴直线单元、Z轴直线单元、工件轴C轴、液压回转台B轴和刀具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针对微小锥形回转体构件的超精密车削对刀及加工监控方法,实现了加工前的精确对刀和加工过程的准确监控,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6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276027.X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磨削运动分析和螺旋理论的球头砂轮主轴倾角和转角优选方法,涉及磨削加工技术领域,用以优化工件加工过程中球头砂轮主轴倾角和转角以同时满足加工的安全性和精度要求。本发明首先建立球头砂轮磨削过程中的干涉模型,根据干涉模型分别求解加工薄壁复杂构件不同部分对应的多个球头砂轮主轴转角范围;改变球头砂轮主轴倾斜角度,选择使得C轴转台转角范围大的倾斜角度作为球头砂轮主轴倾角;进一步建立球头砂轮磨削过程中的磨削区域分布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模型计算对应不同磨削位置的砂轮半径磨损量,以此进一步缩小多个球头砂轮主轴转角范围。本发明降低了工件破碎的风险,提高了加工的安全性。本发明可推广用于各类斜轴加工的角度优选。
-
公开(公告)号:CN11397736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73811.5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激光辐照降低磁流变液粘度的小球头磁流变抛光工艺方法,涉及磁流变抛光工艺的技术领域,解决了抛光技术前期准备工作繁琐,操作步骤较多,导致加工前期准备工作耗时较长,使加工效率较低、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磁流变液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其粘度与温度密切相关,降低粘度能够减少磁流变液流动时的自身阻力,从而提高磁流变液的流动性,本发明通过光纤激光器对磁流变液进行加热,通过激光辐照降低抛光区域磁流变液粘度,激光辐照产生的热量被流动的磁流变液带走,避免了对温升对磁场强度的削弱,同时改善抛光间隙内部磁流变液流动性,促进抛光区域磁流变液更替,有效减少了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大大提高了抛光精度和加工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