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47434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457361.2
申请日:2017-06-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7/0413 , H04L1/00 , H04L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LDPC码的MIMO传输分集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LDPC码的MIMO传输分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到LDPC码本身的分集特性,导致误码率高以及没有考虑到信息位和校验位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问题。具体过程为:一、利用不同时隙进行时间分集;基站发送信息;终端接收两个时隙的信号;计算信息位和校验位的初始LLR;获得修正后的LLR得到译码后的信息位;二、利用空间自由度进行空间分集;基站发射信息;终端两个天线接收到信号;计算信息位和校验位的初始LLR;获得修正后的LLR得到译码后的信息位。本发明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980389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278696.9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2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01
Abstract: 适用非正交多址系统的新用户差异性选择接入方法,涉及一种适用非正交多址系统的新用户差异性选择接入技术。它是为了满足非正交多址系统下的新加入用户更好的接入到网络。其方法:第一步、建立全频带候选用户集的信息资源池;第二步、选择子频带,满足带宽需求;第三步、顺序计算信干噪比差值;第四步、计算各子频带满足预设标准的用户数占各子频带总候选用户的比值Al,按比值Al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第五步:选择第六步、将新接入用户信息与其他候选用户信息采用叠加编码实现非正交编码,完成信号的发送。本发明适用于适用非正交多址系统的新用户差异性选择接入,本发明能够满足未来5G新用户接入方案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98394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210519789.2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一种在多用户信道中实现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方法,涉及一种无线通信领域。是为了实现在含有多个用户节点但只有一个中继节点的网络中基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信号传输。其方法:产生N个用户的编码比特信息,并进行MFSK调制并向中继节点发送,中继节点直接相加得到和信号并进行判决后映射为网络编码信息,并进行MFSK调制后广播;N个用户分别对接收到的进行MFSK解调;中继节点逐一广播用户的调制后信息,N个用户分别对该调制后信息进行MFSK解调;最终将得到的用户信息与网络编码信息进行按位比特异或运算,完成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整个过程,从而实现在多用户信道中实现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本发明适用于无线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3795501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61934.6
申请日:2014-0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基于交织和迭代译码的同频同时全双工系统的自干扰消除方法,本发明涉及自干扰消除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的数据传送速率与频谱利用效率都没有达到最高要求以及现有方法的发送天线发送的信号将对同一节点上的接收天线产生很大的自干扰的问题。假设两个节点发送的信息序列分别为d1,d2,经过编码后成为c1,c2,然后对每一个节点采用一个相互独立且随机的交织器π1,π2将c1,c2交织形成x1,x2,将x1,x2调制之后通过各信道发送端发送出去,信道接收端进行逐码片的迭代译码,得到有用信号。本发明应用于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5G)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634083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711215.X
申请日:2013-12-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动态网络编码丢包重传方法,属于网络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传感器网络的动态网络编码丢包重传方法。解决现有ARQ丢包重传机制和静态网络编码丢包重传机制丢包重传次数高,传输效率低而导对网络资源造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丢失数据包记录在列表中,以指针指示需要重传的数据包,并通过动态编码尽可能多的编码列表中来自于不同节点的丢失数据包,并且能够采用最简单的异或编码方式实现,从而以最简单的方式达到减少重传次数,提高传输效率,节约网络资源的目的。本发明用于传感器网络中目的节点多,丢包重传次数高的网络路由策略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07870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90028.6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MQAM调制方式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方法,涉及一种无线通信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传输方式在双向中继信道中需要的三个时隙、四个时隙导致系统性能低的问题。具体方法为,对用户N1、N2的编码比特信息S1、S2进行MQAM调制,得到调制后的信号s1(t)、s2(t)并同时向中继节点NR发送,中继节点NR将其直接相加得到和信号rR(t)并对rR(t)进行判决,将判决结果进一步映射为S1和S2的网络编码信息SR;之后中继节点NR对SR重新进行MQAM调制,并将已调信号sR(t)向用户节点N1和N2广播,N1、N2分别对接收到的sR(t)进行解调,将得到网络编码信息SR与保存在该用户的本地缓存中的发送信息进行按位比特异或运算,以获得另一用户的比特信息,从而实现一次信息交换过程。本发明适用于无线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3067130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70185.0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基于联合行列校验码和RS码的丢包恢复技术的无线通信方法,它涉及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端对端通信系统中。它为了解决现有的丢包恢复方法效率低,并且应用场合比较局限的问题。本发明采用列奇偶校验,行奇偶校验的算法、行列奇偶校验结合RS编码的算法和行奇偶校验,列奇偶校验加上RS编码的算法,改善系统的丢包性能。本发明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端对端通信系统中,并且保证了通信的质量,适合应用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高速传输等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03036647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28227.4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MFSK调制方式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方法,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它是通过压缩数据通信的时隙数目进而实现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其方法:分别将两个用户节点发送的编码后的比特信息进行MFSK调制,并同时发送给中继节点;中继节点进行相加获得和信号;并进行判决后映射为网络编码的比特信息;然后进行MFSK调制后向两个用户节点广播;两个用户分别对广播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并分别将与保存在本地缓存中的对应的调制信号进行按位进行比特异或运算后输出,从而实现基于MFSK调制方式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本发明适用于基于MFSK调制方式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2983947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55700.8
申请日:2012-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向中继模型的平坦频选衰落信道中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无线通信方法,涉及无线通信方法。本发明消除了调制信号实部和虚部之间干扰,降低了中继接收机的复杂度。本发明中两个信源节点将信息数据进行QPSK调制、预编码、载波调制、再载波调制后发送给中继节点,中继节点将接收的信号相加,再对和信号进行载波解调后,判决映射求得广播数据;再对广播数据进行QPSK调制、载波调制后广播发送;信源节点将接收到广播的载波调制信号进行载波解调,信源节点S1和信源节点S2分别对载波解调后和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信源节点S1获得信源节点S2发送信号的估计值,信源节点S2获得信源节点S1发送信号的估计值完成通信。本发明用于无线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02970116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28228.9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下行多用户MIMO的最大化等效信道增益乘积用户选择方法,涉及下行多用户MIMO的最大化等效信道增益乘积用户选择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通信技术系统容量低、复杂度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过程为:初始化;开始第一次迭代;根据公式开始第k次迭代,计算第k-1次迭代之后可选用户集中每个用户和k-1次迭代联合信道矩阵组成的新联合矩阵,获取当选择第i个用户作为第k次迭代用户时每个用户有效信道增益,获取具有最大化有效信道增益乘积的用户uk增益乘积,获取具有最大化有效信道增益乘积用户uk联合信道矩阵,对已选择的M个用户的联合信道矩阵进行注水分配功率;对已选择M个用户的联合信道矩阵进行注水分配功率。本发明应用于通信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