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1272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0843095.8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稳定的单宁酸‑铁耐酸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所述纳滤膜由多孔支撑层和分离层构成,所述分离层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和单宁酸‑铁复合构成的连续分离层。具体制备方法为:用真空抽滤的方法将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负载到多孔支撑层上;将铁盐和单宁酸溶液分别与负载有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多孔支撑层的表面接触,形成双金属中心、双配体单元的复合结构,最终获得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单宁酸‑铁复合分离层不易在酸性条件下失稳。本发明得到的纳滤膜对二价盐和染料具有较高截留率,同时在酸性条件下能长时间稳定,解决了现有单宁酸‑铁分离层在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失稳的瓶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9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96611.1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6N3/04 , G06N3/06 , G06N3/08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速率预测方法与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样本集,其中,样本集中的样本以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运行参数、生物质参数、膜组件参数为样本特征,以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速率为样本标签;对样本集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样本集;根据预处理后的样本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预测能力较强的膜污染速率预测模型,进而基于该模型快速精确地进行膜污染速率预测,有效地提高膜污染速率预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76854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371608.X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季铵盐复合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的抗生物污染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季铵盐嵌入LDH纳米片的层间空隙中,然后将季铵盐复合LDH纳米片、致孔剂、聚醚砜粉末和溶剂共混配制成铸膜液,用刮刀将铸膜液涂覆在无纺布上,最后将涂有铸膜液的无纺布浸入去离子水中进行相转化,形成基于季铵盐复合层状双氢氧化物的超滤膜。本方法中季铵盐和LDH纳米片均廉价易得,基于LDH纳米片的微生物细胞穿刺和季铵盐的胞内释放杀菌作用,所得超滤膜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物污染性能,季铵盐复合LDH纳米片还能有效增强膜的亲水性、水通量和抗有机污染能力;本发明不改变传统相转化制膜流程,所用季铵盐复合LDH纳米片合成简便、材料廉价,易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3642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684084.6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关键影响因子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与筛选原始数据;构建数据集;构建基于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输出预测结果;识别关键影响因子。本发明相较于传统数学模型具有数据选取灵活、无需先验假设等特点,可以较为精准的预测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进程并识别诸多膜污染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影响因子,弥补传统数学模型模拟效果有限、通用性较差的缺点,为膜污染机理解析研究提供参考,也为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控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7727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0291284.9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扇叶错位分区的高效厌氧反应器及其处理方法,反应器从下至上划分为布水区、反应区、自由空域区和三相分离区。布水区设有倒喇叭口形进水管;反应区中央为中心集气管,沿中心集气管竖直方向上均匀安装扇叶挡板,相邻扇叶挡板在圆周方向呈一定角度,实现产气分段收集并形成错位分区,中心集气管顶部连接至双圆锥形集气管,用于遏制气涌对泥水的夹带效应,底部连接至倒喇叭口形固液回流管,分离区设有倒喇叭口形三相分离器和锯齿形溢流堰。本发明采用四级扇叶和中心集气管实现反应器内的错位分区,具有高有机负荷、功能微生物分区协同、产气预收集的特征,并有效防止液体短流和功能微生物洗出现象,保障反应器长期稳定运行,从而实现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低耗高效处理和碳资源同步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15869980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356494.8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J27/24 , B01J23/75 , B01J23/745 , B01J23/755 , C02F1/44 ,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3/30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过硫酸盐废水处理体系的单原子催化膜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催化膜应用领域。配制过渡金属盐、尿素的混合粉末作为反应前驱体,经过高温煅烧获得粉末单原子催化剂;取粉末单原子催化剂超声分散,经过抽滤将其负载在微滤膜表面获得单原子催化膜。本发明制备的单原子催化膜含有大量过渡金属活性位点,可实现过硫酸盐的高效活化;含有大量的微纳米反应通道可促进有机废水中污染物与氧化性物质的反应速率,提高过硫酸盐的利用效率;将其使用于连续流膜反应器装置,可实现实际废水中悬浮物和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同步去除。本发明解决了纳米催化剂难以用于连续流废水处理、异相过硫酸盐氧化体系中氧化剂利用率低的关键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6461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593509.1
申请日:2021-05-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 上海子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半圆弧形往复式运动筛分的污水碳源分级回收方法,属于污(废)水能源回收领域,采用半圆弧形往复式运动筛分器直接针对源头污水进行分级捕获及回收水中碳源。本发明在机械力的振动作用下,可以分级、分段利用悬浮物表面的粘附性和其在装置中的往复作用/钟摆式滚动,形成稳定结构的聚集团,能够同时实现悬浮态污染物去除和有机碳源回收。本发明采用多段、多级设置筛分器,利用筛网和不同机械振荡作用,并适当结合絮凝作用以及吸附作用完成不同状态碳源的捕集,以便后续多级厌氧反应器进行能量的转化和利用。本发明资源回收效率高,稳定性好,动力消耗低,维护简便,占地小,自动化程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570216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0090623.7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环状结构高通量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环状结构高通量纳滤膜由基膜和聚酰胺层复合而成,聚酰胺层表面具有纳米环状结构形貌;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含有表面活性剂、植物油、哌嗪和水的哌嗪纳米乳液;(2)将基膜采用哌嗪纳米乳液浸润,之后去除基膜表面多余液滴,得处理后的基膜;然后用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溶液覆盖处理后的基膜表面,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再将所得膜片进行干燥处理。本发明在水相中引入纳米油滴作为模板,在聚酰胺层表面构筑纳米环状结构形貌,在不损失纳滤膜盐截留率的同时,显著增大聚酰胺层的比表面积和自由体积,进而大幅提升纳滤膜的水渗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07567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0830155.3
申请日:2020-08-18
Applicant: 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碳源捕获的装置和方法,适用于污水资源化领域,包括捕获反应池,所述捕获反应池的上部外壁设置有进水系统,所述进水系统的旁侧连通有混凝区,所述混凝区与设置于捕获反应池下部的澄清区相通,所述捕获反应池内腔上部设置有大孔基材捕获区,所述大孔基材捕获区与出水系统相连接。通过该装置和方法避免了活性污泥对于COD的吸收同化,也降低了污泥处理方面的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58229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782255.8
申请日:2021-07-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469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低浓度废水中磷回收的膜过滤耦合电化学非均相沉淀反应器,导电膜组件由膜框和粘贴在其两侧的钛网构成,钛网通过导线与电源的负极相连,距导电膜组件两侧一定距离的两片钛基锡锑电极通过导线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导电膜组件高效去除并回收低浓度废水中磷,且具有膜组件造价低、能耗小等优点,所述导电膜组件适用于分散式和集中式低浓度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当在阴阳极之间施加一定电流时,通过钛网阴极电介导水还原产生氢氧根离子,采用膜过滤抽吸方式使废水中钙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在钛网阴极表面及附近快速反应生成磷酸钙沉淀物,从而强化低浓度含磷废水中磷的去除和回收效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