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2095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810342297.8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碳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合成钛酸锂,然后与半胱氨酸均匀混合,在惰性气氛保护下焙烧得到碳包覆的钛酸锂负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包覆氮、硫掺杂的碳,提高了导电性,赋予钛酸锂材料更加优异的循环倍率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所得钛酸锂负极材料形貌为不规则多面体粒子,表面包覆了氮、硫共掺杂的碳层,相对于纯钛酸锂,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实验表明,0.2C倍率下碳包覆钛酸锂比容量为170mAh g-1左右,而钛酸锂比容量在140mAh g-1左右;随着倍率的增加,碳包覆钛酸锂的比容量均比钛酸锂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902670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62910.X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插卡型形貌的ANA型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米尺寸多级孔分子筛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ANA微孔分子筛为晶种,利用碱蚀的方法使其成为诱导剂,在一定的硅源、铝源的体系中通过引入模板剂CTAB,制备含有小孔和介孔复合的具有插卡型形貌的ANA型分子筛。所述分子筛的尺寸为微米级别,形貌为插卡型结构,分子筛是含有小孔和介孔复合的ANA型结构,分子筛很好的保持了小孔ANA型分子筛本身的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介孔结构,可以使得较大的分子通过分子筛本身,使得小孔分子筛本身除裸露在外侧的小孔的酸性中心以外,还有更多的酸性中心可以参与到催化反应中,使得小孔结构的分子筛材料在用于石油等大分子的催化裂化等领域中的限制被很好的克服。
-
公开(公告)号:CN10653198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20178.7
申请日:2016-10-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氮全掺杂的碳自包覆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与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材料能够在能源领域,特别是在动力电源锂离子电池领域中得到应用。本发明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先得到有机金属化合物与石墨烯的复合物,然后在氨气存在的气氛中热处理得到氮全掺杂的碳自包覆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与石墨烯复合电极材。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且更重要的是在整个合成过程中不需要额外加入其它碳源,由金属有机前驱体中的有机部分直接热分解碳化自包覆在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表面,另外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是由前驱体中金属部分的热分解转化而来的,在整个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氮元素的掺杂。
-
公开(公告)号:CN105428081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96638.X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金属基底上生长的Ni3S2包覆的MMoO4(M=Ni,Co或Mn)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其是将M盐(M=Ni,Co或Mn),溶于去离子水中,再加入钼源,水热晶化干燥焙烧后在金属基底上生长有MMoO4纳米棒阵列;再将镍源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硫源,水热晶化干燥后得到金属基底上生长的Ni3S2包覆的MMoO4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M盐为Ni(NO3)2、Ni(CH3COO)2、NiCl2、NiSO4、Co(NO3)2、Co(CH3COO)2、CoCl2、CoSO4、Mn(NO3)2、Mn(CH3COO)2、MnCl2或MnSO4。该材料具有较高的比电容,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它能够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48956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33425.0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一种磷化铜与二氧化钛纳米晶复合型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催化剂技术领域。其是由硝酸铜制备成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再与次亚磷酸钠在一定温度和氮气保护下焙烧,然后将产物洗涤、离心、干燥得产物磷化铜;磷化铜再与锐钛矿二氧化钛纳米晶混合研磨均匀制备得到。本发明可以使光催化分解水产氢反应速率由纯二氧化钛的0.74mmol h-1g-1提高到7.94mmol h-1g-1,提高了超过10倍。因此本发明是一种具有解决能源危机潜在工业应用性,并且是一种生产环保新型能源的新技术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4261427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10520157.7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多孔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环保、快速的“插卡”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无机碱源、铝源加入去离子水中,并添加适量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随后将硅源缓慢加入,充分搅拌均匀,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插卡”型的多级孔HCL-ZSM-5分子筛,其具有明显的多级孔结构特性,外表面积大,且酸性强,稳定性好,在催化、吸附和分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在碱性无有机模板剂ZSM-5合成体系中,以无毒、廉价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为结构导向剂,代替昂贵的大分子有机模板剂,是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合成方法,有望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964462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11359.3
申请日:2014-05-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波固相法快速合成沸石分子筛的方法,属于沸石分子筛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固体硅源、铝源、碱源及非必须的铵盐和/或钾盐混合研磨2~15分钟,将研磨后的粉末装入反应瓶中,通过微波炉加热2~60分钟,使得反应混合物快速晶化合成沸石分子筛,产物经洗涤、过滤,烘干后得到沸石分子筛;其中反应混合物投料摩尔比范围为Na2O:SiO2:Al2O3:H2O:NH4+/K+=0.2~8.5:1~10.5:1:7~95:0~5。本发明实现了绿色和经济两者的统一,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单釜产率,极大的缩短了生产周期。最重要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快速、高产量合成A型和X型及AX型洗涤剂助剂类沸石分子筛。
-
公开(公告)号:CN103880020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96019.0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手性介孔有机二氧化硅纳米管或核-壳型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手性介孔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首次用硬模板法,通过手性传递,制备出高质量的手性介孔有机二氧化硅纳米管或核-壳型纳米棒,其尺寸非常均一并可控,这种方法简单高效,制备出的手性介孔有机二氧化硅纳米管展现出高比表面积(500~1200m2g-1)和高孔体积(0.6~1.0cm3g-1),管壁上富有均一的介孔通道并指向中心轴,并且功能有机基团均匀分布在介孔孔壁中,这些特性使本发明的手性介孔有机二氧化硅纳米管或核-壳型纳米棒将会在催化,药物负载以及手性识别和手性分离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689911B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110070493.2
申请日:2011-03-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大学
IPC: C01B39/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孔中空结构ZSM-5分子筛纳米球的制备方法:以64ml正硅酸乙酯、0.54g异丙醇铝和2.24g氢氧化钠(1mol/L)为起始原料,100g四丙基氢氧化铵15.7%的水溶液为模板剂,晶化温度为100℃~200℃,得到的产物经干燥焙烧而成纳米ZSM-5分子筛;将纳米ZSM-5分子筛晶体加入到碱溶液中,用微波处理后离心烘干得到具有大孔-微孔或介孔-微孔结构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纳米球;微波处理时间为1~25s,微波输出功率400~900w;碱溶液浓度为:0.1~2mol/L;改变微波处理时间,ZSM-5分子筛纳米球中空孔孔径可在30~150nm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3011195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53313.0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多级孔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步制备氢型的SAPO-5和SAPO-34共生的多级孔(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的方法。本发明在使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作为模板剂的同时又使用了一种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二甲基三甲氧硅丙基氯化铵(STSAC)),通过水热法一步制备一种氢型的SAPO-5和SAPO-34共生的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减少了酸交换的步骤,从而降低成本。用该分子筛作为由甲醇制取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可以克服扩散、传质方面的限制,降低结炭速率,从而尽可能的延长催化寿命,预期在工业催化中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