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5426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22274.4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LiFePO4/C多级复合微球的溶剂热辅助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三价Fe3+盐为铁源,通过一步混合溶剂热法原位合成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表面修饰的LiFePO4OH多级复合微球LiFePO4OH/RF。将该复合微球在保护气下高温碳热还原处理可进一步转化为LiFePO4/C多级复合微球。LiFePO4/C不仅具有高达~1.3g cm‑3的振实密度,同时其纳米尺度的一次粒子保证了充足的电极/电解液活性接触面积,使材料呈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在高能量/功率锂离子电池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无需额外引入碳源或者研磨混合处理,是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合成方法,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65421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22273.X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22 , H01M4/366 , B82Y30/00 ,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LiFePO4/C纳米复合材料的离子交换辅助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将无机铁源和含适量苯胺(非必需)的磷源水溶液在室温下缓慢滴加混合得到非晶FePO4·xH2O或FePO4·xH2O/PANI(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其次,将上述材料分散至非水锂盐体系中进行低温H+/Li+离子交换转化为含锂中间体;最后,将含锂中间体与碳源均匀混合经过高温碳热还原处理进一步转化为LiFePO4/C纳米复合材料。所得纳米复合材料赋有理想的物理结构特性,即活性LiFePO4结晶性高、晶粒尺寸小,且表面均匀包覆一层(N掺杂,氮掺杂需要加入苯胺单体来实现)半石墨化导电薄碳,因此具有优异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大型储能电站及车用动力电池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61427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20157.7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9/4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64 , C01P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多孔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环保、快速的“插卡”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无机碱源、铝源加入去离子水中,并添加适量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随后将硅源缓慢加入,充分搅拌均匀,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插卡”型的多级孔HCL-ZSM-5分子筛,其具有明显的多级孔结构特性,外表面积大,且酸性强,稳定性好,在催化、吸附和分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在碱性无有机模板剂ZSM-5合成体系中,以无毒、廉价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为结构导向剂,代替昂贵的大分子有机模板剂,是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合成方法,有望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7847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22278.2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一种LiFePO4@C/rGO多级复合微球的溶剂热辅助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三价Fe3+盐为铁源,通过一步混合溶剂热法原位合成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和氧化石墨烯(GO)双重修饰的LiFePO4OH多级复合微球LiFePO4OH@RF/GO。将复合微球在保护气下高温碳热还原处理可进一步转化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修饰的LiFePO4/C多级复合微球LiFePO4@C/rGO,其不仅具有高达~1.3g cm‑3的振实密度,同时其纳米尺度的一次粒子保证了充足的电极/电解液活性接触面积,此外负载的大面积rGO纳米片大幅度提升了微球内部及微球之间的电子导电率,使材料呈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在高能量/功率锂离子电池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8438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22288.6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58 , H01M4/587 , H01M4/36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LiFePO4/C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聚合限制辅助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将含糠醇的无机铁源和磷源水溶液缓慢滴加混合得到非晶FePO4·xH2O/PFA纳米复合前驱体;其次,将上述前驱体分散至非水锂盐体系中进行低温H+/Li+离子交换转化为含锂中间体;最后,将含锂中间体进行高温碳热还原处理进一步转化为LiFePO4/C纳米复合材料,其制备过程无需额外引入碳源或者研磨混合处理,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此外,所得纳米复合材料赋有理想的物理结构特性,即结晶性高、晶粒尺寸小,且表面均匀包覆一层高导电性半石墨化薄碳,因此具有非常优异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在便携式电子产品、大型储能电站及车用动力电池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7855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009638.X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A61B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脉搏波信号噪声抑制方法,本发明为清晰显示波形形态,首先,将采集到的原始脉搏波信号幅度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为减少边缘效应的影响,对信号的两端进行周期延拓。最后,设计一种双重中值滤波器用于人体脉搏波信号的噪声抑制:利用第一重中值滤波器消除脉搏波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再利用第二重中值滤波器估计信号中的低频噪声,之后从抑制高频噪声后的信号中去除估计的低频噪声以获取消噪后的信号。本发明可以抑制人体脉搏波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基线漂移以及部分运动噪声,同时可以避免增加附加电路或使用复杂消噪算法,是一种可应用于微处理器的简单实时噪声抑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261427B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10520157.7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多孔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环保、快速的“插卡”型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无机碱源、铝源加入去离子水中,并添加适量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随后将硅源缓慢加入,充分搅拌均匀,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插卡”型的多级孔HCL-ZSM-5分子筛,其具有明显的多级孔结构特性,外表面积大,且酸性强,稳定性好,在催化、吸附和分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在碱性无有机模板剂ZSM-5合成体系中,以无毒、廉价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为结构导向剂,代替昂贵的大分子有机模板剂,是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合成方法,有望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78472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0022278.2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一种LiFePO4@C/rGO多级复合微球的溶剂热辅助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储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三价Fe3+盐为铁源,通过一步混合溶剂热法原位合成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和氧化石墨烯(GO)双重修饰的LiFePO4OH多级复合微球LiFePO4OH@RF/GO。将复合微球在保护气下高温碳热还原处理可进一步转化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修饰的LiFePO4/C多级复合微球LiFePO4@C/rGO,其不仅具有高达~1.3g cm‑3的振实密度,同时其纳米尺度的一次粒子保证了充足的电极/电解液活性接触面积,此外负载的大面积rGO纳米片大幅度提升了微球内部及微球之间的电子导电率,使材料呈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储锂性能,在高能量/功率锂离子电池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61423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14738.X
申请日:2014-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C01B3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9/04 , C01P2002/70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04 , C01P2004/62 , C01P2006/12 , C01P2006/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多孔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晶性多级孔Beta分子筛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无机碱源、铝源加入微孔模板剂(TEA+)的水溶液中,随后加入适量的N-甲基-2-吡咯烷酮(NMP)和硅源搅拌均匀,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单晶性多级孔Beta分子筛(hierarchical porous Beta,HP-Beta)。HP-Beta具有微孔分子筛和介孔材料的双重优点,在保留Beta分子筛固有的微孔骨架、酸性及稳定性的基础上,存在丰富的介孔和较大的外表面积,在催化、吸附和分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以无毒、廉价的N-甲基-2-吡咯烷酮为介孔致孔剂,代替昂贵的介孔模板剂,是一种经济、高效、环保的合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5533013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334644.9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03D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于微弱能量收集与储存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压电材料的非特定方向风能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压电悬臂梁阵列、能量转换电路及能量储能单元。所述壳体由亚克力板(或木板)切割、组装而成,除用于连接、支撑、固定与保护外,还起到约束流体的作用;压电悬臂梁阵列将风致振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无规则交流电能;能量转换电路把压电悬臂梁阵列输出的交流电能经整流、稳压等,使其输出稳定的直流电能;能量储存单元用于储存整个装置产生的电能,同时,为微功耗负载供电。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无污染、易于实现等优点,可为微功耗设备特别是野外数据监测设备供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