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44989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290991.7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震源地震记录中脉冲噪声干扰的分析方法。首先根据可控震源的工作原理,利用可控震源的直达波信号确定基准振幅值和噪声检测阈值;然后根据检测阈值,设计自动检测记录中脉冲噪声的算法;最后,通过检测得到的脉冲噪声进行分析,评价可控震源记录受脉冲噪声的影响程度。本发明公开的分析方法能够广泛适应于可控震源线性和非线性的扫频方式,在地震数据采集现场快速有效地实现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过程的噪声分析,实时分析可控震源的脉冲噪声对记录的影响,避免由于噪声水平强或包含随机强脉冲噪声引起的可控震源相关记录质量不佳情况,从而降低成本,有效保证了可控震源的采集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879825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346894.0
申请日:2012-09-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强脉冲噪声检测及压制方法。依据数理统计的随机误差理论,计算可控震源地震记录的各采集道基准振幅,输入一道原始非相关数据,对所有峰值及谷值数据分别排序,去除峰值和谷值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定义强脉冲噪声检测的正阈值,在地震数据中检测强脉冲信号,对强脉冲噪声位置的地震数据清零或噪声振幅压缩。经试验,本发明公开的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强脉冲噪声检测及压制方法广泛适用于具有较强背景噪声,难以得到高信噪比数据的可控震源地震数据预处理过程,图1和图2展示了采用强脉冲噪声压制技术前后的地震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对改善地震数据质量改善效果明显,能有效恢复被强脉冲噪声淹没的地震波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03984025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3057.4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式可控震源并行激发采集与混合记录分离方法,首先按照常规单震源采集方法设计震源点和观测系统,通过试验确定垂直叠加次数n,作为并行激发的震源台数。然后沿测线在n个震源点布置n台电磁式可控震源,对扫描信号进行初始相位和激发延迟编码,使n台震源近同时激发n次,得到n个混合记录。最后沿测线将n台震源整体移动至随后的n个震源点处继续并行激发。与现有的常规单震源采集方法相比,若采用n台震源并行激发,完成相同数目震源点采集,完成工作时间约为常规单震源采集方法的1/n,即生产效率提高了n倍。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所获得的单震源记录中有效信号清晰,波形一致。提高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工作效率,极大地降低野外地震勘探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636807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126899.2
申请日:2012-04-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方法。在勘探区域,采用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采集时,检波器位置选择遵循以检波器接收信号不饱和为前提,通过反褶积运算,对可控震源单炮记录做互相关检测,即得到包含震源子波的地震记录。经试验,本发明适于任何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检测过程,尤其适于可控震源与地面耦合不好或地质体结构复杂,勘探条件较差的可控震源地震信号检测,本发明与现有的以震源控制信号、基板附近信号为相关参考信号的互相关检测方法相比,信噪比得到显著的提高。尤其是解决了在金属矿区用地震勘探方法找矿由于信噪比低而不能的问题;本发明使得地震勘探能够用于金属矿区的地震数据采集和金属矿藏的寻找。
-
公开(公告)号:CN103223981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75775.8
申请日:2013-05-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23/00
Abstract: 一种低地板全承载式纯电动城市公交客车车身结构涉及客车结构设计领域,车身中段是由上层框架结构、下层框架结构及一些连接它们的立柱和斜拉板组成的一个整体承载式双层桁架结构,上下层框架结构的间距为140±10mm,地板离地高度为360±10mm,实现了一级踏步;其中上层框架结构与下层框架结构的横向杆件和纵向杆件的交点在垂直方向上对齐,小截面立柱布置在交点处来连接上下层框架,这样上下层杆件及立柱构成了四边形框架,斜拉板布置在四边形框架的对角线上,布置的方向是沿着在危险工况时四边形框架对角线伸长的方向;本发明采用低地板方便了乘客上下车,地板低整车的重心降低,也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862608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70340.4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全承载客车车身结构形式。一种无龙骨全承载客车车身结构,底架中段乘员舱地板结构和行李舱地板结构都是一些不贯通杆件连接的三角形结构,没有龙骨,这些不贯通杆件主要是用来传递纵向力,而不是承载,与左右侧围相连接的杆件负责把载荷快速传向左右侧围。通过上述方法,车身的强度、刚度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同等条件下,车身结构重量可以降低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203172733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220504423.3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全承载客车车身结构形式。一种无龙骨全承载客车车身结构,底架中段乘员舱地板结构和行李舱地板结构都是一些不贯通杆件连接的结构,没有前后贯通式的龙骨结构,这些不贯通杆件主要是用来传递纵向力,而不是承载,底架中段纵向断面,从侧面看去为箱形框架无斜撑,横向断面则为若干个带斜撑的桁架结构,与左右侧围相连接的杆件负责把载荷快速传向左右侧围,并且合理的连接还减少了不必要的杆件使车身结构轻量化。利用全承载技术对其进行优化,能有效地降低结构各杆件的非轴向载荷,使得结构构件的受力更加合理、载荷分配更加均匀。通过上述方法,车身的强度、刚度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同等条件下,车身结构重量可以降低1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203142795U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20061418.4
申请日:2013-02-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安全性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客车侧翻安全性能有明显改善作用的变截面客车侧围立柱结构。由外板结构(6)和U型内板结构(7)两部分焊接而成,外板结构(6)从顶部纵梁(2)到窗腰梁(3)之间宽度相同,窗腰梁(3)到下腰梁(5)之间,其宽度从上向下逐渐增大;U型内板结构(7)截面尺寸沿立柱长度方向由上向下逐渐增大,U型内板结构(7)各个截面的尺寸宽度均小于相同截面位置处外板结构(6)的截面宽度,U型内板结构(7)与外板结构(6)连接处有等宽度的焊接搭接区域。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在客车侧翻过程中客车车身侧围立柱的碰撞力矩与立柱截面尺寸相匹配,使侧围立柱变性更加均匀,提高客车的侧翻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2656981U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20204283.8
申请日:2012-05-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R19/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客车、微型面包车以及平头卡车的伸缩式汽车保险杠,该保险杠总成由防撞横梁(1)、两根纵梁(2)和伸缩机构(3)组成,其中纵梁(2)由四段组成,包括固连在防撞横梁(1)上的前固定段(4),前折叠段(5)、后折叠段(6)和固定在车身上的后固定段(7),它们之间由铰链连接;伸缩机构(3)由左折叠臂(8)、右折叠臂(9)、上挺杆(10)、上气缸(11)、下气缸(12)和下挺杆(13)组成,左折叠臂(8)、右折叠臂(9)其中一端共同铰接于与上气缸(11)相连的上挺杆(10)上,另一端分别铰接于前折叠段(5)和后折叠段(6)之间,下气缸(12)通过下挺杆(13)与防撞横梁(1)相连。该伸缩式汽车保险杠,可更有效地保护驾驶员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3172745U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20061447.0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结构设计领域,是一种新型铰接式客车结构形式。中轮转向铰接式BRT公交车由前后两段即主车(1)和副车(2)组成,前轮(6)和中轮(7)位于主车(1),后轮(8)位于副车(2),主车(1)和副车(2)之间使用拉式铰接盘(4)和软篷(3)连接,副车(2)长度不小于主车(1)长度,将前轮(6)设置为驱动轮,中轮(7)设置为转向轮,发动机(5)前置。主车(1)前桥后端到副车(2)车尾采用低地板,所述的前桥采用普通驱动桥,转向桥和后桥采用低地板车桥。本实用新型减小了铰接式客车的转弯通道宽度,从而减少了BRT系统的专用道占地面积,节约了道路资源。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用拉式铰接盘替代推式铰接盘,前桥用普通驱动桥替代低地板车桥,从而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
-
-
-
-
-
-
-
-
-